2023年中考历史辨析改错专项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历史辨析改错专项复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2 11:2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历史辨析改错专项复习
说明:均有答案,比较符合安徽中考题型。
1.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流传,须辨伪存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论。
【 】改正:
(2)东晋绘画名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用笔细劲连绵,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 】改正: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 】改正:
(4)明代昆曲既有南曲的清柔婉转,又有北曲的慷慨激昂,汤显祖创作的《窦娥冤》是其中杰出代表。
【 】改正:
【答案】
1.(1)【√】
(2)【×】“阎立本”改为“顾恺之”。
(3)【×】“纪传体”改为“编年体”。
(4)【×】“《窦娥冤》”改为“《牡丹亭》”。
2.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贾思勰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著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天工开物》。【 】改正:
(2)齐白石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宏篇巨作《愚公移山》。
【 】改正:
(3)王进喜于1960年率队参加胜利油田建设大会战,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 】改正:
(4)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 】改正:
【答案】
2.【×】(1)“《天工开物》”改为“《齐民要术》”。
【×】(2)“齐白石”改为“徐悲鸿”。
【×】(3)“胜利油田”改为“大庆油田”。
【√】(4)
3.技术进步加速文化传播。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北宋时期,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 】改正:
(2)中华书局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改正:
【 】改正:
(3)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深受观众欢迎。
【 】改正: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 】改正:
【答案】
3.【×】(1)“雕版印刷术”改为“活字印刷术”。
【×】(2)“中华书局”改为“商务印书馆”。
【×】(3)“《歌女红牡丹》”改为“《定军山》”。
【√】(4)
4.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政权分立的局面。
【 】改正:
(2)1279年,鲜卑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统一,再次实现全国范围的大一统。
【 】改正:
(3)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德国分裂。
【 】改正:
(4)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结束了西班牙对澳门的殖民统治。
【 】改正:
【答案】
4.【×】(1)“宋朝”改为“陈朝”。
【×】(2)“鲜卑族”改为“蒙古族”。
【√】(3)
【×】(4)“西班牙”改为“葡萄牙”。
5.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古代希腊城邦雅典在屋大维主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改正:
【 】改正:
(2)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权利法案》宣称了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改正:
【 】改正:
(3)启蒙思想家但丁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改正:
【 】改正: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改正:
【答案】
5.【×】(1)“屋大维”改为“伯里克利”。
【×】(2)“《权利法案》”改为“《人权宣言》”。
【×】(3)“但丁”改为“伏尔泰”。
【√】(4)
6.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铸造于商朝时期的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改正:
【 】改正:
(2)元代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改正:
【 】改正:
(3)李时珍编写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改正:
【 】改正:
(4)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 】改正:
【答案】
6.(1)【×】“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
(2)【√】
(3)【×】“《伤寒杂病论》”改为“《本草纲目》”。
(4)【×】“蒸汽机”改为“内燃机”。
7.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体现。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唐玄宗时期,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学习佛法,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纪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往的珍贵文献。改正:
【 】改正:
(2)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 】改正: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建交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改正:
【 】改正:
(4)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打破了美国独霸中国的企图。
【 】改正:
【答案】
7.(1)【×】“唐玄宗”改为“唐太宗”。
(2)【√】
(3)【×】“《建交公报》”改为“《联合公报》”。
(4)【×】“美国”改为“日本”。
8.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改正:
【 】改正:
(2)唐朝先后设置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改正:
【 】改正:
(3)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泉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 】改正:
(4)1875年,清政府任命李鸿章督办新疆军务,他率军成功收复新疆。
【 】改正:
【答案】
8.(1)【√】
(2)【×】改正:“西域都护府”改为“安西都护府”。
(3)【×】改正:“泉州”改为“台州”。
(4)【×】改正:“李鸿章”改为“左宗棠”。
9.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改正:
【 】改正:
(2)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共和的洗礼。【 】改正:
(3)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 】改正:
(4)1848年,《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改正:
【答案】
9.(1)【√】
(2)【×】改正:“共和”改为“科学”
(3)【×】改正:“文艺复兴”改为“启蒙运动”。
(4)【×】改正:“《资本论》”改为“《共产党宣言》”。
10.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政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改正:
(2)《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五代的历史。
【 】改正:
【 】改正:
(3)邓小平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化领域的繁荣。
【 】改正:
(4)《寂静的春天》推动了美国民间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
【 】改正:
【答案】
10.(1)【×】“农政全书”改为“齐民要术”。术,内容十分丰富。
(2)【×】“黄帝”改为“战国”。
(3)【×】“邓小平”改为“毛泽东”。
(4)【√】
1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澎湖巡检司,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 】改正:
(2)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 】改正:
(3)1727年,清政府设伊型将军,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 】改正:
(4)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 】改正:
【答案】
11.(1)【×】“澎湖巡检司”改为“西域都护”。
(2)【√】
(3)【×】“伊犁将军”改为“驻藏大臣”。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改为“内蒙古自治区”。
12.文学作品常常折射历史事实。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号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古罗马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 】改正:
(2)《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
【 】改正:
(3)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深刻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 】改正:
(4)法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高老头》等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 】改正:
【答案】
12.(1)【×】“古罗马”改为“阿拉伯”。
(2)【√】
(3)【×】“《安娜·卡列尼娜》”改为“《哈姆雷特》”。
(4)【×】“列夫·托尔斯泰”改为“巴尔扎克”。
13.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等近代民用工业。改正:
【 】改正:
(2)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改正:
(3)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精英教育。改正:
【 】改正: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人“电气时代”。
【 】改正:
【答案】
13.(1)【×】“民用工业”改为“军事工业”。
(2)【√】
(3)【×】“精英教育”改为“大众教育”。
(4)【×】“电气时代”改为“信息时代”。
14.世界文化历久弥新,影响深远。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医圣华佗编撰的《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 】改正:
(2)清代曹雪芹所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 】改正:
(3)《天方夜谭》描绘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改正:
【 】改正:
(4)19世纪伟大作家巴尔扎克所著的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给后人留下了一部俄国社会的变迁史。
【 】改正:
【答案】
14.(1)【×】“华佗”改为“张仲景”。
(2)【×】“西游记”改为“红楼梦”。
(3)【√】
(4)【×】“俄国”改为“法国”。
15.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城邦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 】改正:
(2)宋代的开封是大运河沿岸兴起的最大的商业城市。
【 】改正:
(3)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把党的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 】改正:
(4)18世纪中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里。
【 】改正:
【答案】
15.(1)【×】“城邦”改为“庄园”。
(2)【×】“开封”改为“杭州”。
(3)【√】
(4)【×】“18世纪”改为“19世纪”。
16.科学文化的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清末状元实业家侯德榜创办了大生纱厂,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改正:
【 】改正:
(2)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 】改正:
(3)达尔文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进化论的观点,引发了生物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 】改正:
(4)法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的社会图景。
【 】改正:
【答案】
16.(1)【×】“侯德榜”改为“张謇”。
(2)【√】
(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改为“《物种起源》”。
(4)【×】“列夫·托尔斯泰”改为“巴尔扎克”。
17.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西周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 】改正:
(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改正:
(3)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 】改正:
(4)二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
【 】改正:
【答案】
17.(1)【×】“西周时期”改为“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时期)”。
(2)【×】“封建制度”改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或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等于封建制度,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封建制度在中国并未彻底结束。
(3)【√】
(4)【×】“二月革命”改为“十月革命”。
18.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春主持修建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改正:
(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
【 】改正:
(3)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共双方再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改正:
【 】改正:
(4)港澳回归是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改正:
【答案】
18.(1)【×】“李春”改为“李冰”。
(2)【√】
(3)【×】“革命统一战线”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民族区域自治”改为“一国两制”。
19.艺术从不同领域折射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东晋时书法家颜真卿精湛于楷、行、草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 】改正:
(2)唐朝时期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改正:
(3)希腊的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娜神庙是典型代表。
【 】改正:
(4)荷兰画家梵高的《蒙娜丽莎》,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 】改正:
【答案】
19.(1)【×】“颜真卿”改为“王羲之”。
(2)【×】“唐朝”改为“北宋”。
(3)【√】
(4)【×】“蒙娜丽莎”改为“向日葵”。
20.创新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灵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北宋时期,平民沈括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 】改正:
(2)中国药学家钱学森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改正:
(3)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改正:
(4)199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改正:
【答案】
20.(1)【×】“沈括”改为“毕昇”。
(2)【×】“钱学森”改为“屠呦呦”。
(3)【√】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为“中共十四大”。
2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改正:
(2)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被确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改正:
(3)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自由”两面大旗,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 】改正:
(4)中共十五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正:
【答案】
21.(1)【×】“老子”改为“庄子”。
(2)【√】
(3)【×】“自由”改为“科学”。
(4)【×】“毛泽东思想”改为“邓小平理论”。
22.治国政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秦朝开始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改正:
(2)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在各州府设置节度使,以分知州的权力。
【 】改正:
(3)明朝前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 】改正:
(4)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民用工业。
【 】改正:
【答案】
22.(1)【√】
(2)【×】“节度使”改为“通判”。
(3)【×】“明朝”改为“清朝”。
(4)【×】“民用工业”改为“重工业”。
23.变革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公元前356年,秦朝的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
【 】改正:
(2)隋文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持续了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 】改正:
(3)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 】改正:
(4)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改正:
【答案】
23.(1)【×】“秦朝”改为“秦国”。
(2)【×】“隋文帝”改为“隋炀帝”。
(3)【×】“自强”改为“求富”。
(4)【√】
24.改革与创新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优秀文化,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长安。
【 】改正:
(2)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 】改正:
(3)大化改新后,日本通过学习隋唐制度,使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建立起来。
【 】改正:
(4)1933年,为了应对法西斯侵略,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改正:
【答案】
24.【×】(1)“长安”改为“洛阳”。
【√】(2)
【×】(3)“奴隶制”改为“封建制”。
【×】(4)“法西斯侵略”改为“经济危机”。
25.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近(现)代化的不竭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中国近代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的是戊戌变法。
【 】改正:
(2)1992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改正:
(3)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 】改正:
(4)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改正:
【答案】
25.【×】(1)“戊戌变法”改为“洋务运动”。
【×】(2)“中共十三大”改为“中共十四大”。
【√】(3)
【×】(4)“彼得一世”改为“亚历山大二世”。
26.国际关系是世界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唐朝时,玄奘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 】改正:
(2)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由市舶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管理外国商人。
【 】改正:
(3)一战后,世界形成了“雅尔塔体系”,暂时调整和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 】改正:
(4)苏联解体后,随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力量的增强,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改正:
【答案】
26.(1)【×】“玄类”改为“鉴真”。
(2)【×】“市舶司”改为“广州十三行”。
清朝时,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管理外国商人;市舶司是宋朝为了管理海外贸易设立的机构。
(3)【×】“雅尔塔体系”改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4)【√】
27.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 】改正:
(2)司马迁主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改正:
(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 】改正:
(4)印度人所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 】改正:
【答案】
27.【×】(1)“夏朝”改为“商朝”。
【×】(2)“编年体”改为“纪传体”。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3)
【×】(4)“印度人”改为“阿拉伯人”。
28.法制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
【 】改正:
(2)《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 】改正:
(3)《大宪章》体现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的可贵原则,这是在资本主义时期人们用法律限制王权的第一次尝试。
【 】改正:
(4)拿破仑主持制定了《人权宣言》,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 】改正:
【答案】
28. (1)【√】
(2)【×】“罗马帝国”改为“东罗马帝国”。
(3)【×】“资本主义时代”改为“中世纪”(或“封建社会”)。
(4)【×】“《人权宣言》”改为“《法国民法典》”(或“《拿破仑法典》”)。
29.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儒家“大一统”的思想自东汉起就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起积极作用。
【 】改正:
(2)隋文帝为巩固统治,开通了大运河,也带动了运河周边城市的贸易繁荣。
【 】改正:
(3)元朝时设置西藏行省来管理西藏地区,西藏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
【 】改正:
(4)为了抗击沙俄的入侵,康熙帝率军大败俄军于雅克萨,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 】改正:
【答案】
29.(1)【×】将“东汉”改为“西汉”。
(2)【×】将“隋文帝”改为“隋炀帝”。
(3)【×】将“西藏行省”改为“宣政院”。
(4)【√】
30.辨别下列史实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 )16世纪,英国打败法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并开始进行海外扩张。
【 】改正:
(2)《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 】改正:
(3)14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 】改正:
(4)一战后,甘地领导的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政府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 】改正:
【答案】
30.(1)× 把“法国”改为“西班牙”;
(2)× 把“《权利法案》”改为“1787年美国宪法”;
(3)√
(4)× 把“甘地”改为“扎格鲁尔”;
3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古代埃及人经过长期的天文观察制定了有实用价值的天文历法。
【 】改正:
(2)古巴比伦公民蒲比把妻子抵押给债主受到处罚。
【 】改正:
(3)“武士”是古代日本的一个特殊阶层,幕府时期的武士主要效忠于天皇。
【 】改正:
(4)13、14世纪欧洲的乡村行政事务由富裕农民、资产阶级等控制。
【 】改正:
【答案】
31.(1)√(2分)
(2)× (1分)改正:“受到”改为“没有受到”(1分)
(3)× 改正:“天皇”改为“主公”
(4)× 改正:“资产阶级”改为“骑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