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八单元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测能力)(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八单元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测能力)(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05 10: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测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多种疾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成年时期开始
B.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速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C.吸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但不会导致肺癌
D.吸食毒品只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不会影响免疫功能
2.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位中学生因为一部手机而跳楼的极端事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这名学生的行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位同学身体没有疾病,他就是健康的
B.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D.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3.下列关于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没病,强健有力的人就是健康的人
B.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
C.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都是不健康的
D.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促进健康的一种方法
4.2017年5月18日,第三届健康中国发展论坛暨“2017《健康解码》开放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健康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
B.人的健康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有关
C.少量吸烟和饮酒有助于身体健康
D.在流感易发的季节,我们可以服用抗感冒的药物,预防感冒,维持人体健康
5.为进一步推进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动态,健全学生健康档案,为学校今后的学生健康教育、疾病防控等提供必要的依据,某校于2019年4月24日对全校学生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免费体检活动。某初二同学参加体检,体检报告显示各项指标正常,说明该同学( )
A.社会适应良好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身体健康
6.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我们应该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B.醉酒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吸烟可以增强记忆力
C.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都是容易引发冠心病的不良生活习惯
D.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7.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下列描述或想法,你认为不符合的是( )
A.我生病躺在床上时,妈妈或爸爸给我喂药,我会从心里感受到家长对我的关心
B.我口渴时,发现热水瓶中只倒出小半杯水,我想:哎!真倒霉,只倒出一点点,太少了
C.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想:困难不可怕,它能锻炼我的意志
D.当我遇到苦闷的事而无法解决时,我会向老师、 朋友、闺蜜或父母倾诉咨询
8.当遇到心情不好的情况时,应该通过哪些方式来调节( )
①有意识的转移话题
②向亲人或朋友倾诉甚至大哭一场
③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④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练书法等
⑤用甩枕头、打沙袋等方式宜泄内心的烦恼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生的第一财富,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上的良好状态。下列关于现代生活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
B.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会损坏人体的呼吸系统
C.吸毒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极度兴奋,可以少量使用毒品
D.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可以废寝忘食地连续数日去攻关
10.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行为中,需要作出调整的是( )
A.当受到学业或感情方面的挫折时,应及时向老师、家长和朋友述说,寻求帮助
B.青少年应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合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了解世界
C.吸食毒品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甚至死亡,应远离毒品
D.当身体出现炎症时,抗生素服用越多越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疗效更好
1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
B.吸毒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C.冰毒、可卡因、酒精都是毒品
D.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很容易感染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
1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因为毒品会损害人的免疫功能,所以吸毒极易导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B. 因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鼻腔进入人体的,所以佩戴口罩能阻止病原体入侵
C. 因为酗酒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所以酗酒能提高人智力水平
D. 因为香烟中含有焦油等致癌物质,所以吸烟会诱发癌症
1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时刻在我们耳边响起的警钟。下列关于吸毒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
B.乙同学:摇头丸等毒品能排解精神上的空虚,青少年可以吸食
C.丙同学:冰毒、海洛因会损害人的多种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
D.丁同学:吸毒能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易造成行为失控
14.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吸烟、不吸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约束,有些行为就可能会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痰液中含有多种病菌
B.吸烟时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诱发多种疾病
C.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管
D.吸毒能排解精神空虚,青少年不妨尝试
15.毒品的危害极大,比癌症、瘟疫更可怕。下列对毒品危害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危害:使免疫力下降,成为易感人群
B.心理危害:心理扭曲,内心痛苦,最终白暴自弃
C.经济危害:让人倾家荡产,但是有钱的人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D.社会危害:为了吸毒走上危害他人生命财产的犯罪之路
16.吸食或注射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吸毒危害和禁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且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
B.吸毒会损害人体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C.吸毒成瘾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人类遗传病
D.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严禁种植大麻、罂粟等能提取毒品的植物
17.2020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
B.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的年龄
C.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
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
18.我国于2011年5月1日起执行“醉驾入刑”,其科学依据是( )
A.过量的酒精会使人神经中枢处于麻痹状态,易引起严重交通事故
B.过量的酒精会使人血管舒张,面红耳赤
C.过量的酒精会使人呼吸加快,记忆力下降,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D.过量的酒精会使人免疫力下降,容易使人得病
19.当前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图甲是某个人群中35岁以上死于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图乙是其中15~34岁年龄组中死于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35岁以上的人无人死于吸毒
B.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人的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多
C.酒精对老年人的伤害比对年轻人大
D.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
20.玻璃拉拉鱼是一种身体近乎透明的小鱼,生物小组利用玻璃拉拉鱼进行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见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清水
5%
10%
15%
20%
25%
全组统计数据(次/分)
204
192
168
120
84
36
A.统计数据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得出的
B.选用玻璃拉拉鱼作为实验材料有助于实验观察与心率计数
C.为了避免干扰,同一条鱼必须完成不同酒精浓度的测试
D.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吸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一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
材料二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首要死因,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2.9亿,脑卒中患者约1300万,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与肥胖、吸烟、体力活动不足、不健康的膳食等是导致心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1)吸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吸烟将直接影响_________系统的功能。
(2)吸烟可导致肺癌发病率上升,为减少肺癌的发生,我们要积极宣传吸烟的危害,请你写出一条宣传语:_________。
(3)长期酗酒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下列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动脉硬化 ②流感 ③白血病 ④脑血栓 ⑤侏儒症 ⑥色盲
(4)如果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迅速拨打_________急救电话,并立即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5)李大爷喜好饮茶,常以茶水服用降压药,这种做法正确吗?_________。
(6)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你要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2.(8分)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包括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大,在校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力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另外,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生理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也更为重要。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
(2)健康的生活不仅要做到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有______。
①愉快的心情 ②积极向上的心态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想吃就吃,想玩就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的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必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干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______。
A.肌肉发达 B.身高正常 C.无疾病 D.心情愉快
(4)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通过下列活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到缓解______(多选)。
A.摔坏课桌 B.自我安慰 C.大哭一场 D.向亲人或知心朋友诉说
23.(8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昼伏夜出,大雁秋去春来,植物春华秋实……你可曾想过,它们是如何感知自然并顺时而为的?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阐述。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昼夜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生物体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生物节律。如人的体温周期波动、果蝇的羽化(从蛹到成虫)均表现为昼夜节律,鸟类的迁徙表现为年节律。
生物体内调节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从简单的细菌到植物、动物都有生物钟。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后来,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羽化节律的研究,分离得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per基因,这项成果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对于人体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则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见,生物钟如钟表一般,可以精确地调控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等生理机能。
生物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赋予了生物预见和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了解和顺应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物钟,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1)通过对含羞草叶片开合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含羞草叶片开合__________(填“有”或“无”)内在生物节律。
(2)据图可知,18:00~19:00是人体的__________和体温最高的时间。
(3)根据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属于年节律的是__________。
a.人体体温变化 b.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c.北极黄鼠冬眠 d.猫头鹰昼伏夜出
(4)健康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对生物钟的理解,请你写出一条健康生活的建议:__________。
24.(10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已经成为了一条“老掉牙”的交通安全警示。可现实生活中,酒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给广大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近期,某市交通管理支队专门针对2018年上半年酒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进行汇总分析,以提醒广大驾驶员引以为戒,珍爱生命,拒绝酒驾。2018年上半年,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事故处理大队累计处理酒后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113起(不含县区),共造成6人死亡,117人受伤。请回答下列问题。
事故案件时间段
20时至24时
凌晨0时至5时
其他时段
49%
41%
10%
事故案件车辆类型
二轮摩托车
小汽车
其他车型
57%
28%
15%
事故案件发生人群年龄段
17~30岁
31~45岁
45岁以上
40%
46%
14%
(1)对2018年上半年的酒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进行汇总分析,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
(2)酒后驾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是因为酒精会_____。
(3)从事故案件发生的时间段来看,多数酒驾事故发生在20时至24时和凌晨0时至5时,请你分析此时间段酒驾事故高发的原因: _____。
(4)请你对身边经常驾车的人提出建议: _____。
(5)请将表格中事故案件发生人群三个年龄段的人数转换成柱形图绘在图乙中。
25.(10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吸烟的危害与烟草燃烧物的成分有关。烟草中的烟焦油可附着于吸烟者的支气管和肺泡表面,刺激并损害人体的呼吸功能;尼古丁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它是香烟主要的成瘾源;①苯并芘是强致癌物,香烟中的苯并芘被吸烟者直接吸入或弥漫于室内,浓度很高,对吸烟者及周围人群都会产生危害。此外,香烟中的一氧化碳气体对人体的毒害也很大。近年,市面上的“淡味”和“低焦油”是商家炒作的卖点,但也有人认为,②它们的风险和普通香烟一样高。
资料二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有研究统计了从青少年开始吸烟的男性群体肺癌发病率,如图1所示。还有数据表明,由于人类个体不同,对烟草有毒物的耐受程度也不同,日吸烟量大于5支的每4个人里,约有1位死于肺癌。人体各器官都可能受到烟草有毒物的侵害而患病。
(1)根据资料一,烟草中的有害物吸入肺部后,烟焦油会附着于图2中的_________(填“A”或“B”)点。
(2)根据资料一中画线句子①的信息,若要避免苯并芘的吸入,除了自己不要吸烟,还应当避免_________。
(3)资料一中画线句子②,表达的只是一种观点。若要说服人,我们还要做的是_________。
(4)分析图1的数据,得出肺癌发病率的规律是_________。
(5)以上资料不支持的说法是_________。
A.吸烟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
B.绝大部分烟民因肺癌致死
26.(14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回答:
(1)此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实验步骤:
①配制烟草浸出液:分别在20mL、30mL、40mL、50mL蒸馏水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烟草,浸泡1天。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从培养液里取一只水蚤放在其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1次水蚤10秒心跳次数。
③用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重复上述实验,所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该相似,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2)上述步骤中有两处错误,请改正:在滴加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之前,应该首先观察记录在_____________中的水蚤10秒心跳次数作为对照;观察记录水蚤10秒心跳次数的操作应该至少3次,然后取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正确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组别(加不同体积蒸馏水的浸出液)

对照
50mL
40mL
30mL
20mL
10秒内心跳次数

35
36
37
39
41
据实验结果计算,正常状态下水蚤心率是____________次/分钟。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对水蚤心率的___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越强。
(4)由此看出,吸烟是__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青少年应该杜绝。请你为控烟设计一条广告宣传标语: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错误。
B、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速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正确。
C、吸烟不仅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诱发肺癌,错误。
D、吸食毒品不仅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也会影响人体免疫功能。错误。
故选:B。
2.答案:A
解析:健康包括身体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这位同学因一部手机而跳楼的行为,反映了其心理的不健康,所以这位中学生是不健康的。故选A。
3.答案:A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虛弱,故A说法错误。
4.答案:B
解析:A、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错误;
B、健康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正确;
C、少量吸烟和饮酒有害于身体健康,错误;
D、是药三分毒,尽量不要服用抗感冒的药物,预防感冒,维持人体健康,错误。
5.答案:D
解析:体检报告显示各项指标正常说明该同学的身体健康。
6.答案:B
解析:A、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B、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酒精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使行为失控.而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烟中的烟碱,对气管、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缺氧等,进而影响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影响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符合题意.
C、以下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冠心病高发:1.吸烟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吸烟和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存在,还有明显的协同危害作用.
2.精神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激动、压抑和焦虑的情绪,A型性格即好斗、好胜心强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均比较高.
3.不良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酒精摄入过多,体力活动过少,对冠心病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
预防:饮食上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吸烟喝酒都可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心肌的损害程度.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可见题干的描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D、目前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而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并无很大伤害,作为中学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参与,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果你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关爱生命”活动的爱心大使,为此活动设计一个活动口号: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项挽救他人生命、造福社会、充满爱心的善举.不符合题意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7.答案:B
解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发现热水瓶中只倒出小半杯水,我想:哎!真倒霉,只倒出一点点,太少了,是消极的心理态度。
8.答案:D
解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A.当受到学业或感情方面挫折时,应及时向老师、家长和朋友述说,寻求帮助,A正确。
B.青少年不能沉迷网络,应养成正确上网习惯,合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了解世界,B正确。
C.要拒绝毒品,若吸食摇头丸、K粉、冰毒等毒品,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甚至死亡,C正确。
D.抗生素能杀死致病细菌,但对病毒和真菌引起的疾病没有治疗效果,不能滥用抗生素,要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避免一旦真的需要抗生素抗感染时出现的广泛耐药性,D错误。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正确。
B.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因此,吸毒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危害社会,正确。
C.冰毒、可卡因、都是毒品,酒精不是毒品,错误。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部分肝炎也是能通过血液传染,故共用注射器也会传染肝炎,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毒品主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可卡因等。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如杜冷丁等)被滥用时,也会成为毒品。吸毒会损害人的大脑,降低人的免疫力,所以吸毒极易导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A正确。
B.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鼻腔进入人体的,佩戴口罩能阻止病原体入侵,减少感染机会,B正确。
C.酗酒会使人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使酒精肝、肝硬化的患病率增高,C错误。
D.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使呼吸道容易受病菌侵袭而患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害物质到达肺内后,还能诱发肺的疾病,D正确。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应该坚决杜绝毒品。故选B。
14.答案:D
解析:吸毒的危害极大,毒品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等,人们需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观念,D错误。
15.答案:C
解析:吸毒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倾家荡产,吸毒可能会使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危害社会,所以应远离毒品。
16.答案:C
解析:毒品会损害人的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从而引发多种疾病,而且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旦吸食很难戒除,A、B正确;毒瘾不是遗传病,C错误;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大麻、器粟等能提取毒品的植物,D正确。
17.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的年龄,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C正确。随年龄增长,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明显大于非吸烟者,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A正确,D错误。
18.答案:A
解析:过量的酒精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的神经中枢处于麻痹状态,易引起严重交通事故,这是执行“醉驾入刑”的科学依据,A符合题意。
19.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数据可知,35岁以上的人有死于吸毒的,但比例较小,A错误;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人的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减少,B错误;酒精对老年人的伤害比年轻人小,C错误;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D正确。
20.答案:C
解析:玻璃拉拉鱼的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的影响,不能选用同一条鱼完成不同酒精浓度的测试,C错误。
21.答案:(1)呼吸
(2)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合理即可)
(3)①④
(4)120
(5)不正确
(6)尽量少吃动物类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等
解析:(1)吸烟产生的烟雾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会直接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
(2)例如: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拒绝烟草,珍爱生命;让你的肺清亮一点等。
(3)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病变引起的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血栓等。
(4)如果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立即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5)药品要按说明书服用,用茶水服药会影响药效。
(6)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如尽量少吃动物类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等。
22.答案:(1)社会适应
(2)A
(3)D
(4)B、C、D
解析:(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健康的生活不仅要做到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有①愉快的心情、②积极向上的心态、③良好的人际关系,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4)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可概括为:转移注意力;宣泄;自我安慰。当情绪不好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
23.答案:(1)有
(2)血压
(3)c
(4)早睡早起
解析:(1)含羞草叶片开合有其内部的生物节律。
(2)分析题图可知,在18:00~19:00时,人体的血压最高、体温也最高。
(3)生物的行为都有其节律性,一到冬天,北极黄鼠就冬眠,年年如此,这是年节律行为。
(4)早睡早起有利于健康,属于良好的生活习惯。
24.答案:(1)调查法
(2)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3)这个时间段聚餐喝酒人数多,司机多存在侥幸心理(合理即可)
(4)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严禁酒后驾车(合理即可)
(5)
解析:(1)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常用的调查方法有普查法和抽样法等。对2018年上半年的酒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进行汇总分析所用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
(2)人体摄入过量酒精后,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入抑制的毒性生理反应,导致人体定向功能和判断能力下降,从而严重影响驾驶员操作的准确性,刺激大脑,麻痹小脑,使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严重减弱。
(3)多数酒驾事故发生在20时至24时和凌晨0时至5时,因为这个时间段聚餐喝酒人数多、司机多存在侥幸心理。
(4)酒后驾驶机动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要告诉身边经常驾车的人对自已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禁止酒后驾车等。
25.答案:(1)A
(2)待在有人吸烟的地方(或吸二手烟)(意思对即可)
(3)做实验收集数据,或查找资料提供数据(意思对即可)
(4)年龄越大的人群,肺癌发病率越高;烟龄越长的人群,肺癌发病率越高(意思对即可)
(5)B
解析:(1)根据题中资料一,烟草的有害物吸入肺部后,烟焦油会附着于题图2中的A肺泡的内壁上。
(2)根据题中资料一中画线句子①的信息,香烟中的苯并芘被吸烟者直接吸入或弥漫于室内时,浓度很高,若要避免苯并芘的吸入,除了自己不要吸烟,还应当避免待在有人吸烟的地方,避免吸二手烟。
(3)题中资料一中画线句子②,表达的只是一种观点。若要说服人,还要做的是做实验收集数据或查找资料提供数据来证明我们的观点。
(4)分析题图1的数据,得出肺癌发病率的规律是年龄越大的人群,肺癌发病率越高;烟龄越长的人群,肺癌发病率越高。
(5)题中资料可以得出的是吸烟导致肺癌发病率高,但没有数据支持绝大部分烟民因肺癌致死。
26.答案:(1)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控制单一变量;烟草浸出液浓度
(2)蒸馏水;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3)210;促进
(4)不健康;杜绝吸烟,爱护健康(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实验提出的问题: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有影响吗?做出的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此题的假设可以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或没有)影响。
③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烟草浸出液浓度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即在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所以实验中所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该一致,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2)④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为,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取平均值。
(3)据表中数据可见:正常情况下水蚤的心率是每分钟(60秒)6×35次=210。根据表中数据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由小增大,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有35增加到41。表明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大,则心率越高,说明促进作用越强。
(4)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设计一条广告宣传标语:“吸烟、等于慢性自杀!我们要提倡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