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测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基因、性状及其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B.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都表现为隐性性状
C.性状相同,基因组成可能不同
D.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都为显性性状
2.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
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
C.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
D.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可遗传
3.下表是小明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选择判断正确的是( )
组别 成员形状 父亲 母亲 小明
1 有无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2 能否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3 有无酒窝 有酒窝 无酒窝 无酒窝
A.第1组中,父母都有耳垂,儿子却无耳垂,说明父母都携带无耳垂基因
B.以第2组性状分析,如果该家庭再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概率是50%
C.以第3组性状分析,如果该家庭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无酒窝
D.根据以上所列的人体性状,可以判断出无耳垂和不能卷舌属于隐性性状
4.人类能卷舌由显性基因(R)决定,不能卷舌由隐性基因(r)决定。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下了个不能卷舌的女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该女儿的肝脏细胞中有22对rr基因
C.这对夫妇的二胎是个男孩,其能卷舌的可能性为75%
D.女儿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
5.人类能卷舌是一种显性性状成,是根据右边的遗传图解可以分析出父母的基因组成是( )
A.aa(父)、AA(母) B.Aa(父)、aa(母)
C.Aa(父)、Aa(母) D.AA(父)、Aa(母)
6.人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a)控制的。某家系三代6人的虹膜遗传情况如表,判断不正确的是( )
父亲 母亲 儿子 儿媳 孙子 孙女
褐色 褐色 褐色 褐色 蓝色 褐色
A.人的虹膜的蓝色为隐性性状
B.父亲和母亲虹膜的基因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D.如果儿子、儿媳生育第三个孩子,则该孩子虹膜褐色和蓝色的机会相等
7.下图表示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及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人的性别为女性
B.①在人的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C.②上的片段称之为基因
D.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形态相似
8.下列关于染色体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女子将X染色体上的某个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为100%
B.基因与染色体在体细胞和卵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C.一名男子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他的姥爷
D.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10对,则在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有5对
9.下图是某人染色体组成以及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此人的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
B.此人性别男性
C.①表示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D.③表示DNA,含有控制性状的基因
10.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C.子代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生男生女是由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的种类决定的
11.如图是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B.每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
C.②是DNA,一个细胞只有一个DNA分子
D.③是基因,一个DNA分子有多个基因
12.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已从性状深入到基因水平。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父方Y染色体上的疾病只能传给儿子
B.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C.男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父方或母方
D.小亮的A型血与小明的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
13.人类对生物生命现象的认识,从性状开始已深入到基因水平。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男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父方或母方
B.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
C.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显性性状可以表现出来,隐性性状也可以表现出来
14.学习了“人类染色体和人的性别遗传”后,小东同学看到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排序图,总结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X或Y
B.甲的体细胞有23条染色体
C.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基因组成
D.若甲和乙是一对夫妇,甲的卵细胞与乙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后代为男性
15.现今我国实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孩政策。现有一对夫妻已经生了两个男孩,那么第三胎生育女孩的概率及女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
A.50%、22对+XX B.50%、22对+XY
C.100%、22对+XX D.100%/22对+XY
16.黑皮花生营养价值较高,是由普通花生经辐射选育而成,可留种使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皮花生的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黑皮花生的出现说明黑皮花生是可以随时变回普通花生
C.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更适应生活环境
D.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的遗传物质已改变
17.在“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活动中,需要对大小两种花生种子进行取样,你认为取样方法正确的是( )
A.在大、小两种花生种子中分别随机取30粒
B.在大、小两种花生种子中分别随机取1粒
C.在大花生种子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种子中取1粒最小的
D.在大花生种子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花生种子中取30粒较小的
18.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遗传和变异都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但遗传是绝对的,而变异是相对的
B.蜜蜂发育过程中,成虫和幼虫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方面的差异属于变异
C.袁隆平院士利用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D.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不利变异
19.生物的变异普遍存在,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某人是单眼皮,通过整容手术变成了双眼皮
B.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发达
C.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D.西瓜在肥沃的土壤中长得更大
20.我国目前种植的太空南瓜质量可达154kg,如图所示。太空南瓜是利用宇宙射线辐射等特殊环境,改变正常南瓜种子的遗传物质,再经人工培育而成。关于太空育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以遗传
B.太空育种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
C.经太空环境处理的种子所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D.太空育种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是不利的变异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社区内对居民眼睑这一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家庭数目 父母性状 子女性状
① 50 单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② 50 双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单眼皮
③ 50 双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单眼皮
(1)眼睑这一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_片段。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以___________为“桥梁”传递给子女的。
(2)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第___________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单眼皮是隐性性状。
(4)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在第②组中,某一家庭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双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5)假如第①组中某一家庭的母亲,通过手术变成双眼皮,她的双眼皮性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22.(12分)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迎来了新的成员,小刚妈妈也计划再为小刚生一个妹妹,妈妈请小刚用所学生物知识算一算怀妹妹的概率是多少。小刚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了如下遗传图谱,请结合图谱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绘制的遗传图谱中,爸爸的性染色体组成是[①]_____,②号受精卵发育的胎儿性别为_____ 。
(2)小刚拿着图谱给妈妈解释道:人的性别是由_____性染色体决定的,染色体是由和蛋白质构成,从图谱可以知道妈妈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_____ 。
(3)小刚还发现爸爸、妈妈均是双眼皮,而自己却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_____,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_____性状。
23.(10分)甲图是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乙图是某家庭有无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_____(请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组成的。
(2)乙图中,有耳垂和无耳垂在遗传学上属于一对_____性状。
(3)乙图中,父亲与大儿子、母亲与小儿子、大儿子与小儿子之间,有无耳垂的性状不同。像这样,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_____。
(4)乙图中,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儿的概率为_____。如果这个家庭生了一个女儿,那么父亲遗传给女儿的性染色体是_____(请选填“X”或“Y”)染色体。
24.(8分)袁隆平院士在水稻育种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科研团队在研究水稻时,将甲、乙、丙、丁四株水稻进行杂交实验,并得到足够多的子代。杂交实验如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子代高秆与亲代性状相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
(2)通过实验 ____能确定高秆为 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水稻植株的高秆和矮秆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字母E表示显性基因,e表示隐性基因。理论上,实验一中子代性状表现为高秆的概率为 ____;实验二中子代高秆的基因组成为 ____。
(4)将矮秆与矮秆杂交得到的种子用紫外线辐射处理后,再将这些种子种下去,结果长成的植株中出现了极少数高秆,并且这些高秆的子代中仍然出现了高秆。像这样的变异属于 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25.(8分)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是个复杂的过程,也是母亲孕育胎儿的艰辛过程。如图
是一对夫妇孕育同卵双胞胎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示中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与分化后,最终在母体的_____内发育成两个胎儿。如果个体A是男孩,则个体B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
(2)人的双眼皮(D)和单眼皮(d)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这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
(3)人类的遗传病可以预防,一般不能根治。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的孩子患白化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若某一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_____染色体上。
(4)人的性别是在受精卵形成时确定的,并且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1.3:100,造成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6(10分).某研究机构对一些家庭进行先天性耳聋遗传调查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A、a表示),得到下表数据,请分析作答:
婚配方式 家庭数目 子女
组别 父 母 耳聋 正常
一 耳聋 耳聋 46 58 0
二 正常 耳聋 74 21 102
三 正常 正常 158 5 278
(1)在遗传学上,先天性耳聋和正常称为一对_____
(2)根据第_____
组可判断显隐性性状。第一组中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
(3)第三组中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
(4)第三组中的一对父母第一胎生了一个先天性耳聋男孩,则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影响,环境条件能影响某些性状的表现,比如同一种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里,最终结出的种子大小可能不同,A错误;
B、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Aa),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B错误;
C、性状表现相同,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为显性,基因组成为AA或Aa,C正确;
D、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分子很长,其上面有许多个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即具有许多个决定某个生物性状的基因,A不符合题意。
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但是如果控制父母耳垂的这对基因是杂合的,即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其子女中就有出现无耳垂的可能,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C不符合题意。
D.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A
解析:A.第1组性状,父母都有耳垂,儿子却无耳垂,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这说明父母都含有无耳垂基因,A正确。
B.以第2组性状分析,如果该家庭再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概率是100%,B错误。
C.以第3组性状分析,如果该家庭再生一个孩子,可能是有酒窝,也可能是无酒窝,C错误。
D.以上所列的人体性状遗传中,可以判断出无耳垂属于隐性性状,却不能判断出不能卷舌属于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因此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属于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
B、人类能卷舌由显性基因(R)决定,不能卷舌由隐性基因()决定,控制该女儿不能卷舌的基因为r,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因此肝脏细胞中有一对r基因,B错误。
C、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下了个不能卷舌的女儿,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Rr,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可知,这对夫妇的二胎是个男孩,能卷舌的可能性为75%,C正确。
D、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5.答案:C
解析:子代的基因型有AA,这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母,故父母都含一个A基因。子代还出现了基因型aa个体,这对基因同样分别来自父母,因此父母各含一个a基因。父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Aa。故选C。
6.答案:D
解析:A.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根据信息人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a)控制的,表明褐色眼睛是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
B.儿子基因型为Aa,父母均表现出褐色虹膜,则父母基因型可能均为Aa,也可能一人为Aa另一人为AA,所以父亲和母亲虹膜的基因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不符合题意。
C.蓝色的基因型是aa,儿子、儿媳遗传给孙子蓝色(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儿子和儿媳褐色的基因型均为Aa。父亲和母亲虹膜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还可能是AA、Aa或Aa、Aa,C不符合题意。
D.从图1看出,“如果儿子、儿媳生育第三个孩子”,则该孩子虹膜褐色和蓝色的机会是3:1,而不是相等,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C
解析:A、图中共有23对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大小相同,为X染色体,故此图表示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A正确。
B、①表示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人的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B正确。
C、②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C错误。
D、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D正确。
故选:C。
8.答案:C
解析:A.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染色体为XX。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妈妈,而妈妈的染色体组成为XX,两条都有机会遗传给儿子,因此一女子将X染色体上的某个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为50%,A错误。
B.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B错误。
C.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妈妈,而妈妈的染色体组成为XX,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男孩的姥姥,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男孩的姥爷,C正确。
D.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10对,则在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有10条,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解析:A.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A错误。
B.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每对都是不同的,第23对是性染色体:XY或XX,图中的第23对是XX,此人性别女性,B错误。
C.①表示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C错误。
D.③表示DNA,在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着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C.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亲代的染色体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包括性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AC不符合题意。
B.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B符合题意。
D.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生男生女是由精子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结合分析,染色体是①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题意。
B.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3对,B不符合题意。
C.染色体是由②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如果一个细胞中有多个染色体,就有多个DNA分子,C符合题意。
D.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③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Y性染色体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A正确; B、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由基因控制的,B正确; C、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Y,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方,来自父方的是染色体Y,C错误; D、小亮的A型血与小明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A.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Y,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方,来自父方的是染色体Y,A错误。
B.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B正确。
C.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的,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性状可以表现出来,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有单眼皮aa,D正确。
故选A。
14.答案:D
解析:A、男性的性染色体是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题XX;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区别: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从染色体图中可以看出甲人的第23对性染色体是X,因此图示中甲为女性的染色体。乙人的第23对性染色体是XY,图示中乙为男性的染色体,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22+X或22+Y,A错误。
B、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甲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B错误。
C、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C错误。
D、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如果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男孩。因此“若甲、乙是一对夫妇”,则甲产生的卵细胞与乙产生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所生后代的性别表现为男性,D正确。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如果再生一胎,是女孩的可能性为50%,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XX,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答案:D
解析:AD.黑皮花生是普通花生经过辐射选育而成,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的遗传物质已发生改变,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D正确。
B.黑皮花生是普通花生经过辐射选育而成,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的遗传物质已发生改变,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随时变回普通花生,B错误。
C.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的营养价值较高,但不一定更适应生活环境,C错误。
故选D。
17.答案:A
解析:A、在大、小两种花生种子中分别随机取30粒,A正确; B、取1粒种子具有偶然性,B错误; C、要随机取样,不能挑只取最大或最小的种子,更不能只取1粒种子,C错误; D、要随机取样,不能只取较大或较小的种子,D错误故选:A。
18.答案:C
解析:A.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是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有利变异)生存与不适者(不利变异)被淘汰的结果。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和变异都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A错误
B.蜜蜂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这种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并不属于变异,B错误。
C.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袁隆平院士利用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C正确。
D.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有利变异,D错误。
故选C。
19.答案:C
解析:A.B.D.某人是单眼皮,通过整容手术变成了双眼皮;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发达;西瓜在肥沃的土壤中长得更大,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ABD不符合题意。
C.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种子在太空条件下产生了基因突变,使得太空辣椒性状更优良,这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C符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B
解析:太空南瓜是利用宇宙射线辐射等特殊环境,改变正常南瓜种子的遗传物质,再经人工培育而成,这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选B。
21.答案:(1)DNA;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或卵细胞和精子
(2)相对性状
(3)③
(4)D
(5)不能
解析:(1)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由③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子女出现单眼皮。单眼皮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4)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在②组中,子女出现单眼皮,基因组成是dd,基因型dd分别来自父母,故父母的双眼皮的基因型是Dd,单眼皮的基因型是dd,则双亲的基因型:Dd×dd→子女基因型:1Dd、1dd,D符合题意。
故选D。
(5)假如第①组中某一家庭的母亲,通过手术变成双眼皮,她的遗传物质没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22.答案:(1)XY;男
(2)DNA;50%
(3)变异;相对
解析:(1)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爸爸的性染色体组成是[①]XY,②号受精卵发育的胎儿性别为男。
(2)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所以,从图谱可以知道妈妈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50%。
(3)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所以,小刚还发现爸爸、妈妈均是双眼皮,而自己却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变异。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所以,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23.答案:(1)②;DNA
(2)相对
(3)变异
(4)①. 50%
②. X
解析:(1)染色体主要是由②DNA分子和①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2)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为了描述方便,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24.答案:(1)遗传
(2)一;显性
(3)75%;Ee
(4)可遗传
解析:(1)实验一子代高秆与亲代性状相同,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
(2)通过实验一中亲代都是高秆,子一代新出现了矮杆性状,表明高秆是显性性状,矮杆是隐性性状。
(3)高秆是显性性状,矮杆是隐性性状。若用字母E表示显性基因,e表示隐性基因,则控制实验一中子代矮茎水稻的基因组成为ee,其基因分别来自亲代高茎水稻,因此控制亲代高茎水稻的基因组成均为Ee,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理论上,实验一中子代性状表现为高秆的概率为75%。同理,实验二中控制子代矮基水稻的基因组成为ee,其基因分别来自亲代高茎水稻和矮茎水稻,因此控制亲代高茎和矮茎水稻的基因组成分别为Ee、ee遗传图解如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可知:
基因子代高秆的基因组成为Ee。
(4)将矮秆与矮秆杂交得到的种子用紫外线辐射处理后,再将这些种子种下去,结果长成的植株中出现了极少数高秆,并且这些高秆的子代中仍然出现了高秆,像这样的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变异。
25.答案:(1)子宫 XY
(2)Dd
(3)变异 Y
(4)部分家庭受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进行了产前人为性别干预
解析: (1)图示中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与分化后,最终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两个胎儿。如图是一对夫妇孕育同卵双胞胎的过程,如果个体A是男孩,则个体B的性染色体与A相同,即为XY
(2)人的双眼皮(D)和单眼皮(d)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这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dd,控制单眼皮孩子的基因一定有一个来自父亲,而父亲是双眼皮,因此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母亲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dd。
(3)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的孩子患白化病,这是亲子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变异。若某一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Y染色体上,此染色体通过精子向下传递。
(4)人的性别是在受精卵形成时确定的,并且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1.3:100,造成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可能是部分家庭受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进行了产前人为性别干预。
26.答案:(1)相对性状
(2)三;aa、aa
(3)Aa或AA
(4)37.5%
解析:(1)在遗传学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先天性耳管和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
(2)第一组数据,父亲和母亲都耳聋,子女也都耳聋,如果耳聋为显性性状,父母的基因可能为AA或Aa,若父母基因为AA时,那么子女也都表现为耳聋;如果正常为显性性状,则父母的基因都为aa,子女都表现为耳聋,所以第一组无法判断哪一性状为显性性状,哪一性状为隐性性状。
第二组数据,父亲正常,母亲耳聋,子女有正常的也有耳聋的,若正常为显性性状,父亲的基因为AA或Aa,母亲的基因为aa,若父亲的基因为Aa,母亲的基因为aa,子女的性状表现既有耳查也有正常的;若耳聋为显性性状,父亲的基因为aa,母亲的基因为Aa或AA,当父亲的基因为aa,母亲的基因为Aa时,则子女的性状表现有耳聋也有正常的,所以第二组无法判断哪一性状为显性性状,哪一性状为隐性性状。
第三组数据,父母都正常,子女有耳聋也有正常,若正常为显性性状,则父母的基因组成AA或Aa,若父母的基因为Aa时,子女的性状表现有耳聋也有正常的,如果耳聋为显性性状,父母的基因组成都为aa,子女都表现为正常,所以耳聋只能是隐性性状,所以根据第三组数据可以判断正常为显性性状,耳聋为隐性性状。
(3)通过以上判断,表现正常为显性性状,所以父亲的基因类型为AA或Aa,母亲的基因类型也为AA或Aa,只有父母的基因组成都为Aa时子女的性状表现既有耳聋的也有正常的,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但是,不是一对父母,在这158对父母中,也有基因类型为AA的,所以第三组数据中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或Aa。
(4)第三组中的一对父母第一胎生了一个先天性耳聋男孩,所以这对父母的基因组成为Aa,所生子女正常的占75%,而生女孩的概率是50%,所以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75%×50%=37.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