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七单元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测能力)(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七单元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测能力)(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05 11:1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测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的是( )
A.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株 B.向日葵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月季可用枝条来扦插繁殖 D.桃可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2.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①试管婴儿的诞生
②克隆羊的出现
③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④生产胰岛素“工程菌”的培育
⑤水稻的种植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如图植物的常用人工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马铃薯 B.葡萄
C.玉米 D.落地生根
4.下列关于植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可以很好地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B.嫁接时将砧木和接穗的木质部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C.种到土里的蒜瓣长出蒜苗与板栗的“实生苗”繁殖原理相同
D.营养繁殖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5.下列关于植物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时,每块都能长成新个体
B.采用嫁接方式可在一株桃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桃
C.利用扦插方式可使一株白色月季开出各色花朵
D.组织培养是植物快速繁殖的有性生殖技术
6.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小康的重要方法。小李作为精准扶贫技术员,发现A地有高产优质蜜桃,而B地桃树生长健壮,但果实产量低,品质差,想用嫁接的方式改良桃树,帮助B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地蜜桃做接穗,B地蜜桃做砧木
B.嫁接过程中要注意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收获果实的口味和A地蜜桃品种一致
D.通过嫁接后可以获得新品种;提高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
7.某果农想让自家的毛桃树上结出蜜桃,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繁殖方式均为嫁接,甲图中①一定要选带芽的枝条
B.①为蜜桃品种,②为毛桃品种
C.该繁殖方式速度虽慢,但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D.该繁殖方式成功的关键在于①与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8.“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下列有关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B.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
C.蝉一生蜕皮4~5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
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
9.下列四种动物,其受精方式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A.雌雄蚕蛾交尾 B.蝗虫成虫交尾
C.雌雄蛙抱对 D.雌雄鸟交配
10.如图示两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对此描述合理的是( )
A.与甲图的发育相似的昆虫有蜜蜂、苍蝇等
B.甲图的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故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A时期
C.乙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
D.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图乙中的d时期
11.蚧壳虫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它是凤梨、柿树等多种植物的主要害虫。如图为某种蚧壳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蚧壳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
B.蚧壳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雄蚧壳虫的发育过程与果蝇相同
D.图中雌蚧壳虫为完全变态发育
12.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是因为( )
A.幼体到成体在形态结构上发生显著变化
B.幼体到成体在生活习性上发生显著变化
C.幼体到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短期内有显著变化
D.幼体到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4~5个月内有显著变化
13.下图甲为某些动物生殖、发育异同点示意图,乙为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Ⅱ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卵生
B.图甲中Ⅳ可表示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C.图乙中若D表示家蚕的受精卵,则设法延长C期可提高蚕丝产量
D.图乙中若D表示蝗虫的受精卵,则A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14.2018年9月1日央视《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见证了无壳卵孵化成小鸡“小茶缸”的过程,在被新生命的诞生震撼的同时,也对部分脊椎动物的生殖进行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 )
A.哺乳动物出生后都要断脐,所以大都有“肚脐眼”
B.青蛙和鱼将卵产于水中,只能靠自然孵化, 因此卵化率低
C.观察“小茶缸”发育时发现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了营养
D.新生儿诞生和小鸡破壳而出都是新生命的起点
15.西双版纳地区的望天树上有一只黑璞树蛙,停留高度达57米,刷新了关于蛙类栖息的最高纪录。如图是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示意图。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雌雄蛙通过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B.蝌蚪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C.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 D.青蛙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16.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说法正确的是( )
A.蝗虫的成虫期对农业危害最大,是灭蝗的最佳时期
B.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大大提高体内受精的成功率
C.大雁是晚成雏,一般亲鸟有育雏行为
D.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特点都是雌雄异体、有性生殖、卵生
17.“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唐代诗人牛峤的《忆江南·衔泥燕》形象地描绘出春燕筑巢的场景。下列有关鸟类繁殖说法正确的是( )
A.筑巢是所有鸟类都有的繁殖行为
B.春燕的筑巢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春燕产的卵,其本质是一个完整的卵细胞
D.春燕与鸡、鸭、鹅、大雁等鸟卵的孵化期相同
18.鹌鹑的卵俗称“鹌鹑蛋”,有“卵中佳品”之称,由鹌鹑(一种鸟类)所产。下列关于鹌鹑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的卵中有胚盘,未受精的卵中没有胚盘
B.只要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鹌鹑卵都能孵化出小鹌鹑
C.一个鹌鹑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D.鹌鹑卵中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主要是卵黄
19.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鸡卵卵壳,卵壳表面是完全光滑的
B.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C.将鸡卵的尖端敲裂,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⑦是气室
D.卵黄表面的乳白色小圆点①是胎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20.小强在煮鸡蛋时,发现随着水温的升高,有许多气泡从鸡蛋里冒出,这一现象说明( )
A.蛋内有气体从卵壳上肉眼看不到的气孔渗出
B.蛋新鲜,内部在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
C.蛋已受精,可能发育成雏鸡
D.蛋已坏死,卵壳和壳膜失去了保护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枇杷(如图甲所示)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的枇杷果实,需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乙所示操作称为___________,是果农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2)图乙中①称为___________,②称为___________,①与②结合时应当注意使两者的___________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果树嫁接的成活率。
(3)如果以平头大红袍枇杷为砧木,以___________枇杷的枝条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软条白沙枇杷。
(4)枇杷也可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属于___________(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5)图丙的培育方式是在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的,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大批植株,还可以获得脱毒苗,这种培育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2.(8分)如图为某种果树嫁接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芽接方式的是_______。
(2)图中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_。
(3)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①和②的_______紧密结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C.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4)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___]_______的性状。
(5)剪取开白花的碧桃枝条嫁接到开红花的碧桃树上,新形成的植株将开_______。
A.白花 B.粉红花 C.红花 D.不能确定
23.(8分)如图为家蚕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整个发育过程来看,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_________发育。它是通过_________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
(2)为了提高家蚕的吐丝量,人们通常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这是在家蚕发育的_________时期。
(3)家蚕一般每5~6天蜕皮一次,一生需要蜕皮4次。其蜕去的“皮”实际上是_________。
(4)蛹表示家蚕正在“作茧自缚”,家蚕这种行为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5)蛹经过10余天羽化成成虫——蚕蛾,蚕蛾是鳞翅目昆虫,它的翅和足都着生在_________部。
(6)家蚕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由许多_________构成。
(7)蚕蛾产的卵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纺锤形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
24.(16分)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进行了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示生物青蛙,其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若用M表示图中三种生物生殖发育方式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则M代表的是____________。
(2)图2中若D 表示家蚕的受精卵,其中“作茧自缚”指的是[____]______时期,蜕皮现象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时期,蜕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图3中[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代试管婴儿”是专门针对那些虽有排卵功能,但卵细胞质量低、活力差而导致不孕不育的女性。具体方法是将她(甲)的卵细胞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一位年轻、身体健康女性(乙)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一个新的、优质卵细胞。然后再使这个新“造成”的卵细胞和其丈夫(丙)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体外培育成早期胚胎,再重新植入女性(甲)子宫内,这样就可以生下一个健康孩子。该过程与“多莉羊”的诞生方式类似但不相同,请简述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多莉羊”的诞生原理的是( )
(5)图4表示鸟类胚胎发育的结构示意图,胚胎发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构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青蛙相比,写出两条鸟类具有更高成活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5.(10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自然界生机盎然,使生命得到延续和发展。
(1)图1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为_____发育。
(2)图2、图3中的A和B表示的发育阶段分别是_____和_____。
(3)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图_____所示的类型,蜜蜂的发育过程属于图_____所示的类型。
(4)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而在_____阶段灭蝗的效果较好。
(5)如果图4是一个受精的鸡卵,那么将来发育成雏鸡的部位是_____(填名称),里面含有细胞核。
(6)图4中的_____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的_____也含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填名称)
26.(8分)北京的老建筑物是北京雨燕(图1)的重要的繁殖地。它每窝产卵2 4枚。雌燕和雄燕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1 23天。雏鸟需亲鸟喂养,一对20日龄的雏鸟一天可吃3000多只昆虫。近20年来,老建筑物的减少导致雨燕栖息地缩小,使北京雨燕数量明显减少。黑斑蛙(图3)在我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其蝌蚪期为杂食性,成体期以昆虫为食。黑斑蛙4 7月繁殖,每次产卵3000粒左右(图4是池塘中黑斑蛙的卵块),栖息于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由于数量锐减,目前黑斑蛙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1)图2北京雨燕的卵中[___]_____________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与黑斑蛙相比,北京雨燕的产卵量极少,但是这样少的产卵量足以保证其种群的繁衍。其原因有:鸟卵结构复杂,鸟类进行___________受精,使受精过程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亲鸟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等繁殖行为,保证了鸟卵的孵化率和雏鸟的成活率。
(2)与北京雨燕相比,黑斑蛙除了产卵数量多以外,其在生殖和发育方面还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你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雨燕和黑斑蛙的数量都在减少甚至面临灭绝的境地。请你分析导致黑斑蛙濒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保护北京雨燕,请你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燕飞行时,通过___________的呼吸方式获得充足的氧气。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株、月季可用枝条来扦插繁殖、桃可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这三种植物的繁殖方式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因此A、C、D均错误。
向日葵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向日类通过种子繁殖后代是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因此B正确。故选B。
2.答案:A
解析:通过分析,我们了解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可知,②“克隆羊”的出现、③胡萝卜的组织培养、④生产胰岛素“工程菌”的培育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而①“试管婴儿”的诞生,⑤水稻的种植都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都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选A。
3.答案:C
解析:A.“马铃薯块茎发芽”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用扦插的方法培育葡萄幼苗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C.玉米通过种子繁殖新个体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
D.落地生根利用叶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C。
4.答案:A
解析:A、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属于无性生殖,可以很好地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正确。
B、嫁接时将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成活率,错误。
C、种到土里的蒜瓣长出蒜苗属于无性生殖,板栗的“实生苗”繁殖属于有性生殖,错误。
D、营养繁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块都要有芽眼,才能长成新个体,A错误。
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如果让一棵桃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桃,可用不同品种桃作接穗,果农常采用的无性生殖技术是嫁接的方式,B正确; C、扦插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不能使一株白色菊花开出各色花朵,C错误; D、组织培养的繁殖速度很快,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因此组织培养是植物快速增殖的无性生殖技术,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A.A地有高产优质蜜桃,而B地桃树生长健壮,但果实产量低,品质差,想用嫁接的方式改良桃树,则可以让A地蜜桃做接穗,B地蜜桃做砧木,可得到A地的高产优质蜜桃,A正确。
B.嫁接成活的关键是嫁接过程中要注意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正确。
C.嫁接之后收获的果实和接穗相同,因此收获果实的口味和A地蜜桃品种一致,C正确。
D.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D。
7.答案:C
解析:A项,图中所示繁殖方式均为嫁接,甲图中①一定要选带芽的枝条,故A项正确。B项,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某果农想让自家的毛桃树上结出蜜桃,①为接穗,是蜜桃品种,②为砧木,为毛桃品种,故B项正确。C项,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该繁殖方式速度快,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故C项错误。D项,嫁接成功的关键在于①接穗与②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8.答案:A
解析:蝉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9.答案:C
解析:ABD、雌雄蚕蛾交尾、蝗虫成虫交尾、雌雄鸟交配都属于体内受精; C、雌雄蛙抱对的实质就是排精和排卵,当精子和卵细胞同时排出时,二者在水中相遇的几率就大大增加,所以这一过程意义就是提高受精率。青蛙两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因此,四种动物中,其受精方式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雌雄蛙抱对。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蜜蜂、苍蝇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与图乙相似,错误。
B.甲图蝗虫的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幼虫时期,成虫运动能力太强,不易消灭,错误。
C.乙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甲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正确。
D.若图乙表示家蚕的发育,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则b为卵期,c为幼虫期,d为蛹期,a为成虫期,幼虫吐丝做茧,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幼虫期,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结合题图可知:蚧壳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
B.蚧壳虫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都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外骨骼外骨骼限制其生长,蜕掉旧的再由表皮细胞分泌形成新的,幼虫的身体就长大一些,B正确。
C.结合题图和分析可知:雄蚧壳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受精卵→幼虫→雄蛹→雄成虫”是完全变态发育,果蝇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
D.由图可知雌蚧壳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为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的幼体叫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是青蛙用肺呼吸,用四肢游泳或跳跃,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从受精卵到成蛙,大约需要一个半月(45天左右)的时间,结合分析可知这种发育叫变态发育,C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A.据分析可知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因此三者共同点为变态发育,蝗虫、家蚕和青蛙都是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都为卵生,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因此图甲中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卵生,A正确。B.蝗虫、家蚕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错误。C.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则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是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时期,C错误。D.图乙中若D表示蝗虫的受精卵,则蝗虫的发育过程是D受精卵→A幼虫→C成虫,C成虫对农作物危害最大,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有性生殖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所以新生儿的诞生和小鸡破壳不是新生命的起点。
15.答案:A
解析:青蛙属于体外受精,雌雄蛙抱对可刺激雌蛙排卵,提高受精率,而不是完成体内受精。
16.答案:D
解析:A、蝗虫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所以运动方式是跳跃和飞翔。在3龄幼虫之前,蝗虫的翅还没有发育好,不能飞行,只能跳跃,所以,灭蝗的最佳时期就是3龄幼虫之前,不是成虫时期,错误。
B、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体外受精,B错误。
C、雏鸟分为早成雏和晚成雏,晚成雏的亲鸟一般具有育雏行为,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大雁的雏鸟,孵出时已充分发育,属于早成雏, C错误。
D、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特点都是雌雄异体、有性生殖、卵生,D正确。
故选:D。
17.答案:B
解析:A、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不一定具有的行为是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错误。
B、鸟类筑巢,亲鸟育雏的这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由遗传因素决定,正确。
C、鸟卵的胚盘相当于细胞核,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三者构成卵细胞,错误。
D、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卵的大小成正比,一般来说,鸡卵体积越小,孵化期越短,鸟卵越大,孵化期越长,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未受精的鸟卵也有胚盘,A错误。若鹌鹑卵没有受精,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孵化出小鹌鹑,B错误。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组成鸟卵的卵细胞,因此一个鹌鹑卵不是一个卵细胞,C错误。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D正确。
19.答案:B
解析:用放大镜观察卵壳的表面,发现卵壳表面粗糙不平,在卵壳上面有气孔,可以使气体进出;所以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A错误,B正确;将鸡卵的顿端敲裂,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⑦是气室,C错误;卵黄表面的乳白色小圆点①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D错误。
20.答案:A
解析:卵壳上面有许多小孔,可以使氧气进入,二氧化碳排出,有利于呼吸。煮鸡蛋时,随着水温的升高,鸡蛋逐渐变熟,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水除外),蛋黄和蛋白体积变大,把蛋壳内原有的空气挤出来,所以会有气泡从鸡蛋里冒出。这说明了鸡蛋壳上有许多小孔,即气孔。
21.答案:(1)嫁接;无性
(2)砧木;接穗;形成层
(3)软条白沙
(4)有性;受精卵
(5)无菌;植物的组织培养
解析:(1)由图乙可知,此操作是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2)图乙中①称为砧木,②称为接穗。①与②结合时应当注意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3)如果以平头大红袍枇杷为砧木,以一种枇杷的枝条为接穗进行嫁接,嫁接成功后的接穗上所结的枇杷的性状与原枝条上所结的枇杷的性状一致,已知此枝条上长出的是软条白沙枇杷,则接穗是软条白沙枇杷的枝条。
(4)枇杷也可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5)图丙是植物的组织培养,该培育方式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大批植株,还可以获得脱毒苗。
22.答案:(1)B
(2)接穗;砧木
(3)形成层;D
(4)①;接穗
(5)A
解析:(1)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题图中A属于枝接,B属于芽接。
(2)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图中①是接穗,②是砧木。
(3)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4)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特性产生影响,即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①接穗的性状。
(5)剪取开白花的碧桃枝条嫁接到开红花的碧桃树上,新形成的植株将开白花。
23.答案:(1)完全变态;有性
(2)幼虫
(3)外骨骼
(4)遗传物质
(5)胸
(6)体节
(7)变异
解析:(1)家蚕的生殖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中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2)家蚕的吐丝阶段是在幼虫时期,因此,为了提高家蚕的吐丝量,人们通常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
(3)家蚕的体外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撑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而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由幼虫到成虫一共蜕5~6次皮才发育成成虫。
(4)蛹表示家蚕正在“作茧自缚”,是蚕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5)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前足、中足适于爬行,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
(6)家蚕属于节肢动物,因此,其身体应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
(7)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图中亲代蚕蛾产生的后代中,有的蚕蛾产的卵是圆形的,有的是纺锤形的,这是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4.答案:(1)肺和(湿润的)皮肤;变态发育
(2)B 蛹;A 幼虫期;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发育而长大
(3)①睾丸;分泌性激素,产生生殖细胞
(4)“第四代试管婴儿”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C
(5)⑤ 胚盘;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鸟卵外有卵壳保护;亲鸟有孵卵、育雏的行为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解析:(1)图1中所示生物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家蚕和蝗虫都属于昆虫,为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方式也是变态发育,所以M代表的是变态发育。
(2)家蚕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2中若D表示家蚕的受精卵,其中“作茧自缚”指的是【B】蛹期,蜕皮现象主要发生在【A】幼虫时期,蜕皮的原因是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发育而长大,限制了身体的生长。
(3)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图3中【①】睾丸,其主要功能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4)“第四代试管婴儿”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多莉羊”的诞生原理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外一个体细胞的去核细胞内,重新形成一个体细胞继续发育,A是精卵结合,B是精子的遗传物质移入体细胞,D是两个体细胞的融合,故选C。
(5)鸟类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⑤】胚盘,胚盘含有细胞核,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结构⑦是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与青蛙相比,鸟卵外有卵壳保护;亲鸟有孵卵、育雏的行为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25.答案:(1)变态
(2)卵;蛹
(3)2;3
(4)成虫;幼虫
(5)胚盘
(6)卵黄;卵白
解析:(1)蝗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明显,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因此图1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2)图2的发育经过A卵、幼虫和成虫,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图3的发育经过A卵、幼虫、B蛹、成虫四个阶段,为完全变态发育;因此,A和B表示的发育阶段分别是卵和蛹。
(3)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属于图2所示的类型;蜜蜂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属于图3所示的类型。
(4)蝗虫为植食性动物,在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蝗虫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成虫。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具有外骨骼,但外骨骼不能随着幼虫的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蝗虫的幼虫要经过5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蝗虫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所以运动方式是跳跃和飞翔,在3龄幼虫之前,蝗虫的翅还没有发育好,不能飞行,只能跳跃,所以,灭蝗的最佳时期就是3龄幼虫之前。
(5)图4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6胚盘,内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将来发育成雏鸟。
(6)5是卵黄,其内含营养物质,是鸟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是7卵白,保护卵细胞,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3卵壳和4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散失,这都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26.答案:(1)④;胚盘;体内;孵卵、育雏
(2)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3)人类的捕捉、环境污染等;要保护它们的栖息环境
(4)双重呼吸
解析:(1)在鸟卵结构中,图2中④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鸟类的生殖过程经历了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过程,鸟类是体内受精,鸟类的受精过程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鸟类具有的孵卵和育雏行为,保证率鸟卵的孵化率和雏鸟的成活率。
(2)与北京雨燕相比,黑斑蛙除了产卵数量多以外,还具有体外受精,变态发育等特有的特征。
(3)由题干可知:导致黑斑蛙濒危的原因则可能有人类的捕捉、环境污染、栖息地减少、气候变化等等。保护鸟类要保护它们的栖息环境,不要打鸟,要爱护鸟类。
(4)鸟类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的呼吸方,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