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程标准】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课标解读】
1、说出中国主体功能区地理背景;
2、说出中国主体功能区的分类及其概况;
3、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
建设主体功能区
0 1
0 2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CONTENTS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0 3
0 4
维护海洋权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
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浙江各地特别重视区域规划问题,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把它作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谋划与前提条件。
一分钟了解主体功能区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1.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自然资源的丰富度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生态环境的脆弱度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水平
图 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
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划分主体功能区目的
3.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
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优化开发区域
图5.20 中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
主要特点:
综合实力较强;经济规模较大;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内在经济联系紧密,科学技术创新实力较强。
分布区域:
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东陇海地区。
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
图5.20 中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
主要特点:
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开发潜力较大。
分布区域:
主要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发展方向: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限制开发区域
图5.20 中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
分布区域:
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发展方向:农产品主产区
限制开发区域
图5.20 中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
主要特点:
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限制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分布区域: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发展方向:保护和修复环境
禁止开发区域
图5.20 中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
主要特点:
生态环境良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或地质、地貌。
分布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发展方向:禁止开发
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
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
面积占全国的21%;
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
1.长江经济带概况
长江水运发达,完善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
长江经济带
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
交通
(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也是生物基因宝库。
长江经济带
资源
(2)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综合性工业地带,形成“工业走廊”
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活力十足。
长江经济带
工业基础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区域内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人口众多,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长江经济带
市场
(4)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建设沿江绿
色生态廊道
3.长江经济带的积极成效
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建设综合立
体交通走廊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増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推进新型城镇化
优化产业布局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500多个,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
1.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广阔
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气候类型复杂多变,二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对海洋的影响
海洋中有各种各样的资源。
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还有可转化为动力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
(3)海洋资源丰富
主要有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
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干旱和风沙等灾害。海洋灾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4)海洋灾害种类多
海洋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即海洋生命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所有三大支柱(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息息相关,支持着地球的健康运转,并提供促进人类健康、福祉和繁荣的各种服务。
(5)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6)海洋环境状态恶化
”一带九区多点“
2.我国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一带”:是指海岸带
“九区”:是指辽东半岛海域、渤海湾海域、山东半岛海域、苏北海域、长江口及其两翼海域、海峡西部海域、珠江口及其两翼海域、北部湾海域、海南岛海域共9个近岸海域。
“多点":是重点城市、重点产业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
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如围填海造陆、现代化口岸、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更多资源:例如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升级海洋产业结构。改造和升级传统海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严格控制海洋污染。
四、维护海洋权益
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1.概念
海洋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保障,也是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与合作的平台
2.范围
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内水
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领海
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毗连区
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
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在海南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
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钓鱼岛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特别感谢:
百度
科普中国
亲爱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