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47张PPT)——视频素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47张PPT)——视频素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2 11: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 历史(八上)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导入新课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书中提到在近代中国和日本,处于同一时代的洪秀全与西乡隆盛的成败得失,如一曲悲歌,余音难尽。他们都出生寒微却胸怀大志,以霹雳雷霆之手段,开创震古烁今之伟业﹔他们掀起惊天狂涛、几乎倒旋乾坤,却又都在辉煌的巅峰忽如大厦之倾,功败垂成,死于非命。该书揭秘洪秀全死后,与之交锋了11年的曾国藩对从未谋面的他采取了一种极为残酷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
“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性的苗头。
批评指责
高度赞扬
导入新课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2年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核心素养: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知道金田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利用图文史料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
2.知道《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影响,了解《资政新篇》的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感受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家国情怀)
2022课标要求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作用;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自学识记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自学反馈
自学反馈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有史学家评价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就是鸦片战争引起的?
唯物史观

目标导学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视频播放: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马克思曾指出:“推动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业破产,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自然灾害严重
直接原因
史料实证
外因: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目标导学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材料四 洪秀全几次参加科举,都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会”。为了宣传拜上帝会,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拜上帝教组织不断壮大,起义一触即发。
受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推动起义发展。
史料实证
青年洪秀全
14岁
22岁
23岁
29岁
四次
科举梦
目标导学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人物扫描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他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玎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矛 盾
列强入侵
加剧
自然灾害
激化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和思想准备)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一)兴起:1.金田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政权名称: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洪秀全
太平天国
起义军:
“太平军”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时空观念

太平天国起义提出的目标是什么?
(一)兴起:1.金田起义
公等苦满洲之祸久矣!……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洪秀全
(一)兴起:2.永安封王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51.9永安建制封王
杨秀清
天王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北王
南王
西王
东王
翼王
节制诸王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说明了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其封建意识浓厚→个体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注意:这里的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六千岁、五千岁。从太平天国分封各王所采取的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所具有的的封建性。
第二步 探究释疑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
太平军纪律严明,清军丧失斗志。
太平军的政策赢得民众支持。
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发展迅猛?
材料1 “彼方纪律严明,而我军毫无纪律,退易进难”。
——(时任广西巡抚)周天爵《致粤督书》
材料2 太平军在进军途中,坚决镇压官僚地主,焚烧衙门、田契,而对于人民群众则爱护备至,把衣物给贫民,谓将来免租赋三年。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3: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禁山而来,如虎兕出柙。……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说明了清军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建都时间:
建都地点:
影响:
天王府大殿
太平天国王宫—天王府
洪秀全领导太平军进入南京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1853.3
天京(南京)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二)壮大:1.定都天京
时空观念
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1853.1攻克武昌
1853.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时空观念
(二)壮大:1.定都天京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未实施
材料二:……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二)壮大: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
内容
目的
评价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二)壮大: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史料实证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1.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
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天朝田亩制度》能实现吗?为什么?
它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当时的环境下无法真正实施。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唯物史观
(1)目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
(3)结果:
① _____军全军覆没;
② _____战场取得重大胜利,使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为了推翻清朝
1853—1856
北伐
西征
统治和巩固政权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三)全盛:北伐和西征
时空观念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意义
结果
北伐:
以失败告终,但牵制了大量清兵
西征:取得重大胜利,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三)全盛:北伐和西征
史料实证
阶段小结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1851.1
1851.12
1853.3
太平天国的军事征战
(2)目 的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①北 伐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②西 征
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4)影 响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1)时 间
(3)经 过
1853-1856年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①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
②反映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①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②显示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史料实证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材料一: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筋长近尺浴盆亦以金。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
—潘旭澜《太平杂说》
材料二:天王府不设太监,妃嫔与女官共有2300人之多,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洪秀全一生共有88个后妃,都没有封号,统称为妻。在召见时以数字化依次编号,如“第25妻”、“第73妻”之称谓。
材料三:洪秀全去探视东王杨秀清的病情时,坐的是64人抬的大轿。
从追求平等到享乐腐化
争权夺利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转折:1.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时空观念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时间
影响
1856年
太平军损失十二万多人,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四)转折:1.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天王
洪秀全
军事指挥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四)转折:2.重建领导核心
史料实证
《资政新篇》提出了哪些新主张?其核心是什么?
①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②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③……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
以法治国
与外国通商
新式教育
发展工商业
核心:发展资本主义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洪仁?骸蹲收?卤唷?
提出向西方学习,但未能付诸实践。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积极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局限
1、缺乏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实施。
2、没有涉及农民土地问题得不到农民支持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陈玉成
李秀成
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60年
(1)安庆陷落
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共同镇压
(2)李秀成东征失败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3)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时空观念
(五)失败:天京陷落
曾国藩从湖南同乡农民中招募组建湘军,治军赏罚分明;李鸿章在安徽同乡中编练淮军,采用先进的洋枪、洋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决定“借师助剿”,同侵略者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1860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样枪队。
视频播放:天京陷落
史料实证
天京陷落
1864.7
重建核心
天京事变
由盛转衰
太平天国运动 的发展过程
最终失败
1856
金田起义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1851.1
1853.3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1851.12
1853.3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时空观念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发展:永安建制
全盛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1856
1859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资政新篇》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根据课上所学内容,尝试动手画一画太平天国的过程图(标注重要事件即可)
目标导学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时空观念
积极: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
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影响: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消极: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最终失败。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目标导学三、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唯物史观

失败的原因
启示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的空想性、狂热性、分散性)
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
天王府天王宝座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唯物史观
目标导学三、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
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对内:
极大地扰动了封建社会旧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
对外: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起了阻碍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
目标导学三、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唯物史观
1、起义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
目标导学三、天京陷落
历史解释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建立政权
天平天国运动失败
(年)
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51
1853
1856
1860
金田起义
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时间事件轴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62
1864
慈溪战斗击毙华尔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
时空观念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阶级矛盾
太平天国起义
过程
影响
自然灾害
开始:金田起义
发展:永安建制
壮大: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北伐西征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颁布:《资政新篇》
结束:《天京陷落》
结果
性质
板书设计
请你解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
——高路:《论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激发》,
载《江汉论坛》,(1992年)
私有的武力是太平天国内乱的意外副品。……在太平天国以前,我国并没有私有的军队,有之从湘军起。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史观
唯物史观
1.(2022年黑龙江)“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A.陈胜、吴广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
2.(2021年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B
B
中考链接
3.(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4.(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A
C
中考链接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