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极地地区课后练习(含解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5极地地区课后练习(含解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2 12:1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5极地地区
一、选择题
1.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B.降水丰富的大洲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2.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特点是酷寒、狂风、干燥 B.是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
C.冰雪覆盖,被称为“冰雪高原” D.长城站地处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3.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酷寒、狂风、干燥 B.纬度最高的大洲
C.长城站地处北温带 D.被称为“冰雪高原”
4.读下图,关于南极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太平洋
B.固体淡水资源丰富
C.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位置如左图所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410平方米;从外观来看,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似中国灯笼(如右图所示);采用拼装式模块化轻型金属材料建设;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使用寿命15年。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泰山站设计上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架空地面,可应对南极气候中的最大挑战是( )
A.干燥 B.酷寒 C.低温 D.狂风
6.泰山站提供科考人员度夏考察活动最佳时间为( )
A.1-6月 B.7-12月 C.5月到9月 D.11月到次年3月
7.科考人员在泰山站度夏考察活动时,可见的地理景观有( )
①企鹅②北极熊③极昼④极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全世界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在南极相继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但是即便如此,人们对南极的科考工作也一直是在以一种极为缓慢的速度推进的,读我国南极地区部分科考站图,回答下面8-10小题。
8.被称为“南极主人”的动物是( )
A.鲸 B.海狮 C.海豹 D.企鹅
9.下列我国的南极科考站中,位置最南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无法判断
10.下列不属于南极地区称号的是( )
A.冰雪高原 B.风库 C.三洲五海之地 D.白色荒漠
如下图是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一黄河站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11-12题。
11.关于黄河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 B.南临太平洋
C.位于北寒带 D.距北极点约为610千米
12.相对于南极地区来说,北极地区()
A.气温较高 B.平均海拔较高
C.科学考察站较多 D.居住人口较少
二、解答题
13.2021年11月,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分两批从上海出征,开启“雪龙”号及“雪龙2”号中国极地考察新常态。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材料二:据报道,南极地区东部约1200平方公里的康格冰架于2022年3月15日前后崩解,形成多个冰山在海上飘移。一旦大面积崩解会对南极地区的冰川、世界海平面及气候、海洋生物、过往船只等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南北两极藏着全球气候的“开关”,备受世界关注。
材料三:“南极地区简图”
(1)由材料一可知,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____和____。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极东部康格冰架崩解的原因及后果。
(3)由材料三可知,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开展考察的已经建成的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____。罗斯海新站将于2022年建成,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是因为____(单选)。
A.积雪少,降水多B.有极昼,较温暖C.有极夜,冰山少D.光照好,风力大
(4)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单选)
A.为了科考人员的安全,遇到海豹应予以猎杀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5)科考队员在南极可能见到的代表型动物是____。
14.读两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地区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域,其中B_____________洋。
(2)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除拉普人外,还有_________人,我国北极科考队到达A城镇时,发现该地气候温和湿暖,宛如我国的江南小镇,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该地峡湾风光迷人,其峡湾形成的主要原因
(3)2019年10月28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决定在南极罗斯海设立海洋保护区,该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保护区中约有112万平方公里设为禁渔区。请问设立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的意义是什么
(4)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域冰层减少,严重影响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哪些事情缓解这种状况 (至少回答两点)
(5)现在,每年到南极地区的观光游客多达约3.5万人。请列举例南极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
参考答案:
1.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风速最大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AC正确,答案B不正确,故选B.
2.本题考查南极洲的地理概况。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地处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南极洲的气候特征为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故A正确;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故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极科考站中,长城站地处南温带,故C错误;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被称为冰雪高原,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
4.读图可知,甲是印度洋;南极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即冰川;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南极气候酷寒、多狂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的飞雪堆积,泰山站采用架空离地的方式。可应对南极气候中的最大挑战:狂风,故D正确;南极气候的干燥、酷寒、低温不是泰山站造型设计的主要原因,故ABC错误。故选D。
6.泰山站位于南极地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气候较暖,有极昼现象,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故D正确;4——12月为南极的寒季,气候酷寒,且6——12月有极夜现象,不适合科学考察,故ABC错误。故选D。
7.科考人员在泰山站度夏考察活动时,可见的地理景观有企鹅和极昼现象,企鹅是南极的特有生物,南极夏考察时间是南极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故①③正确,故B正确;北极熊是北极的特有生物,故②错误;南极的6月至9月份为冬季,在这段时间里南极气温低至零下50℃,并且会有极夜现象,故④错误。故排除ACD,故选B。
8.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被称为南极的主人。企鹅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具备高强的御寒本领。故选D,ABC错误。
9.读图分析,我国的南极科考站中,位置最接近南极点的是昆仑站,所以位置最南的是昆仑站。故选C,ABD错误。
10.读图分析,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高原,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南极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被称为世界风库。南极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被称为白色沙漠。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故选C,ABD错误。
11.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内,位于北寒带,无太阳直射现象,夏季是黄河站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附近的海域能够可得北极熊,企鹅位于南极地区,现象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北极地区气温较高,平均海拔较低,科学考察站较少,居住人口较多,故选A.
13. (1)由所学知识联系题目材料可知,南极地区的降水量极少,年平均风速极大,故其气候特征除了严寒还有干燥、多烈风。
(2)由题意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全球气候变暖,海冰消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冰架受到海浪冲击;后果: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3)由图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建设。
(4)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洲是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仅限于科研考察及和平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迄今为止,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故D正确。
(5)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南极代表性动物为企鹅。
14.(1)读图可知,南极地区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域,其中B是大西洋。
(2)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除拉普人外,还有因纽特人,我国北极科考队到达A城镇时,发现该地气候温和湿暖,宛如我国的江南小镇,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特别是该地峡湾风光迷人,其峡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冰川侵蚀(冰川作用)。
(3)2019年10月28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决定在南极罗斯海设立海洋保护区,该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保护区中约有112万平方公里设为禁渔区。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的意义是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避免海洋资源桔竭(海洋生物和矿物).
(4)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域冰层减少,严重影响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缓解这种状况措施有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低碳出行等。
(5)南极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独特的冰原景观(独特的动物或者某-种南极的动物、冰山等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