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同步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同步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03 22:2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
B.豌豆杂交时,要对母本人工去雄
C.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D.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融合遗传”的假说
2.一对基因型都为Aa的黑毛豚鼠交配(该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生出2黑2棕四只豚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豚鼠的黑毛为显性性状
B.子代黑毛豚鼠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
C.亲本黑毛豚鼠再次交配,可能生出四只豚鼠全为棕色
D.豚鼠毛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的育性受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基因型为MM、Mm的个体可产生可育的雌雄配子,基因型为mm的个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只能产生可育的雌配子。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A.1/8 B.1/6 C.3/8 D.3/4
4.豌豆高茎(D)对矮茎(d)显性。现以杂合高茎豌豆(Dd)为亲本,连续自交5代,F5中纯合高茎豌豆所占比例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矮茎豌豆再自交后F5纯合高茎豌豆所占比例分别是( )
A.15/128,33/64 B.15/32,5/7
C.31/64,15/32 D.31/64,31/33
5.自交不亲和是指两性花植物在雌、雄配子正常时,自交不能产生后代的特性。在烟草中至少有15个自交不亲和基因S1,S2……S15构成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当花粉的Sx(x=1,2……15)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活性受到抑制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母本无需去雄
B.基因S1,S2……S15互为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若某小岛烟草只有S1,S2,S3,S4,则该烟草群体最多有6种基因型
D.基因型为S1S2和S1S4的亲本,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相同
6.某男性年轻时就已秃顶,而其父亲、母亲均不秃顶。研究表明该种遗传性秃顶是一种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女性只在显性纯合的条件下表现为秃顶,男性携带一个或两个显性基因都表现为秃顶(不考虑变异),下列关于该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年轻人秃顶基因可能来自母亲或父亲
B.该年轻人的哥哥是秃顶,姐姐不可能是秃顶
C.若该年轻人与秃顶女性婚配,则他们的儿子秃顶,女儿正常
D.若该年轻人与正常女性婚配,则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可能是秃顶
7.豚鼠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Ca(黑色)、Cb(乳白色)、Cc(银色)、Cd(白化)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这4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Ca>Cb>Cc>C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中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3种
B.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银色豚鼠
C.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
8.如图表示雌雄同花的纯合金鱼草在不同条件下的杂交实验结果图,已知A基因控制红色性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B.实验中须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且亲本都需进行套袋处理
C.在高温条件下培养出的红花和粉红花的基因型一般不同
D.高温条件下产生的自交,后代培养在低温光照充足条件下,则有2种表型
9.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用一株开红花的植株和一株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的性状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1:1.据此可作出的判断是(  )
A.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性状只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豌豆红花一定为显性性状,白花一定为隐性性状
C.红花亲本一定是杂合子,白花亲本一定是纯合子
D.杂合亲本在形成配子时,一定有等位基因的分离
10.某动物有一对等位基因A/a,已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雄性不育,其余基因型雌雄个体均正常。亲本为Aa的雌雄个体杂交产生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在甲(代表雌性)、乙(代表雄性)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适量的红球(代表A基因)和白球(代表a基因),模拟F1产生F2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取小球并组合模拟了基因自由组合
B.乙容器中红、白两种球的数量相等
C.多次重复实验后,出现aa的概率是1/4
D.甲容器中的红球比例与F1雌性的A基因频率相同
11.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不考虑基因突变)。下面对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
B.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
C.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
D.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
12.“割双眼皮”是一个非常盛行的医疗美容小手术,很多成年人选择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单眼皮变成双眼皮。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日,生物兴趣小组成员逛街时遇到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但不确定是否为“割的”),带着一双儿女(是双胞胎,且哥哥为单眼皮,妹妹带着墨镜未能观察到其眼皮性状),他们根据遗传学的相关原理做出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对夫妇及儿子的眼皮性状表现可作为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的依据
B.哥哥为单眼皮,其双胞胎妹妹一定也为单眼皮,
C.若妹妹也是单眼皮,则该对夫妇一定都是割的双眼皮
D.若母亲是割的双眼皮,则妹妹一定携带单眼皮基因
13.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6: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4: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
二、多选题
14.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 A+、A、a 控制(A+对 A 和 a 为显性,A 对 a 为显性),其中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 A 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 a控制黄色素的形成,含有相应色素就开相应颜色的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 6 种
B.黄色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花色的植株
D.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1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因为无尾基因变成了有尾基因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16.将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均为高茎豌豆(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矮茎为3:1。下列属于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 )
A.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D、d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必须都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不同基因型种子发芽率有差异
三、实验题
17.材料一:自花传粉是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也叫自交。自然界中自花传粉的植物比较少,如大麦、小麦、大豆、稻子、豌豆、拟南芥等。在这类植物中,有的花不待花苞张开,就已经完成了受精作用,这种现象称为闭花传粉和闭花受精现象,如豌豆花便是典型的闭花受精植物。
材料二:异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现象。自然界多数植物是异花传粉,雌雄同株常见的有玉米、南瓜、黄瓜、西瓜等,雌雄异株常见的有菠菜、大麻、银杏、猕猴桃等。
材料三:果蝇是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黑腹果蝇是双翅目昆虫,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20世纪初,摩尔根选择黑腹果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的杂交及子代表型计数的方法,建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奠定经典遗传学的基础并开创利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的先河。
(1)下列关于人工异花传粉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异花传粉
B.不同植物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
C.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所以用其做人工异花传粉实验不需要套袋
D.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去除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该过程叫作去雄
(2)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采用A、B两株玉米进行如图所示的遗传实验。图中四个实验中涉及到的传粉方式有__________
A.自花传粉 B.异花传粉
C.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D.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
(3)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若干只杂合的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得到F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统计F1果蝇的数量,发现灰身∶黑身≈1∶1,出现该比例所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
②一灰身果蝇(甲)与多只黑身果蝇杂交,每一次杂交产生的子代果蝇均表现为灰身∶黑身=5∶1,检查后发现甲多了一条染色体,则甲的基因型是______。让甲与正常的杂合的灰身果蝇杂交,理论上子代果蝇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
③果蝇增加或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都能存活,而缺失两条则不能存活。请以F1中出现的Ⅳ号染色体缺失的灰身雌雄果蝇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来确定基因B、b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及预期结果)。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18.土豆块茎颜色的黄色与白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用基因型不完全相同的几种土豆植株进行下列两组杂交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1)由实验_______可判断,块茎颜色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一的子代中黄色土豆植株与白色土豆植株的比例为1:1,说明亲本黄色土豆产生了___种配子,且比例为_______因此实验一中的亲代黄色土豆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
(3)实验二的F1中黄色土豆中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19.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显性性状是_____。黑色牛与黑色牛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棕色牛,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子代棕牛的基因型为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_。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
(4)若用甲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甲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甲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详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A正确;
B、豌豆杂交时,在花蕾期对母本人工去雄,B正确;
C、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①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②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③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④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C正确;
D、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D错误。
故选D。
2.B
【分析】基因分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详解】A、一对基因型都为Aa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2黑2棕四只豚鼠,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出黑毛对棕毛为显性,A正确;
B、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则根据分离定律可知,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比例为,1/4AA(黑毛)、1/2Aa(黑毛)、1/4aa棕毛,可见子代黑毛豚鼠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B错误;
C、亲本黑毛豚鼠再次交配,可能生出四只豚鼠全为棕色,也可能生出四只豚鼠全为黑色,也可能是棕色和黑色均有,C正确;
D、控制豚鼠毛色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豚鼠毛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B。
3.B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MM:Mm:mm=1:2:1,其中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可产生可育的雌雄配子,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能产生可育的雌配子,故只有1/3MM和2/3Mm植株能够自交,则F2中雄性不育植株 mm 所占的比例为2/3×1/4=1/6,B正确。
故选B。
4.D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 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涉及一 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上的等位基因且他们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
【详解】杂合高茎豌豆(Dd)为亲本,连续自交5代,则F5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位1/2n=1/32(n=5),纯合高茎所占的比例为1/2×(1-1/32)=31/64,若在连续自交过程中均除去矮茎豌豆再自交则所得到的F5中纯合高茎豌豆所占比例为(2n-1)/(2n+1)=31/33(n为自交次数,为5),D正确。
故选D。
5.D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Sx(S1、S2……S15)不亲和,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说明烟草后代没有该基因的纯合个体。
【详解】A、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由于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母本无需去雄,A正确;
B、基因S1、S2…S15互为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
C、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说明烟草后代没有该基因的纯合个体,故该群体可能具有的基因型为S1S2、S1S3、S1S4、S2S3、S2S4、S3S4,共6种基因型,C正确;
D、基因型为S1S2和S1S4的亲本,由于都含S1基因,而当花粉含有与母本有相同的S1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D。
6.D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假设秃顶由 H、h这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年轻人父、母亲的基因型应为hh和 Hh,其秃顶基因一定来自母亲,A错误;
B、该年轻人父、母亲的基因型应为 hh和 Hh,所生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Hh 和 hh,姐姐一定正常,哥哥可能秃顶,可能正常,B错误;
C、该年轻人的基因型是Hh,与秃顶女性婚配(HH),则所生子女基因型是HH、Hh,女儿可能正常,可能秃顶,儿子一定秃顶,C错误;
D、该年轻人(Hh)与正常女性(Hh、hh)婚配,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是HH、Hh、hh,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可能秃顶,也可能正常,D正确。
故选D。
7.B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由题意可知,种群中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有:CbCb、CbCc、CbCd3种,A正确;
B、当黑色豚鼠基因型为CaCc时,即CaCc×CaCc杂交,后代可以出现银色豚鼠(CcCc),B错误;
C、白化的豚鼠基因型为CcCc,CcCc×CcCc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C正确;
D、由于豚鼠毛色由常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决定,所以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如CaCd×CbCd杂交,后代出现三种毛色,CcCc×CcCc杂交,后代出现一种毛色,D正确。
故选B。
8.B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红花×白花→粉红花,属于不完全显性,红花×白花→红花,属于完全显性,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
B、金鱼草是雌雄同花,自然状态下会进行自花传粉(相当于自交),所以金鱼草的杂交实验中,需要对母本去雄,以防止自花传粉,母本去雄后需进行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但是父本不需要套袋处理,B错误;
C、高温条件下培养出的红花的基因型是AA,粉红花的基因型是Aa,C正确:
D、高温条件下产生的F1基因型是Aa(粉红花),其自交后代培养在低温条件下,会得到1/4AA(红花)、1/2Aa(红花)和1/4aa(白花),F2共有2种表型,D正确。
故选B。
9.D
【分析】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
①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题意分析,红花×白花→红花:白花=1:1,这属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红花和白花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详解】A、根据题中的实验结果无法判断显隐关系,也不能判断该性状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例如若豌豆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时,两植株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A错误;
BC、若豌豆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时,两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白花=1:1,所以根据本实验无法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也无法判断亲本的基因型,BC错误;
D、杂合亲本的基因型中一定存在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一定有等位基因的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正确。
故选D。
10.D
【分析】某动物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此过程模拟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A、本题只涉及1对等位基因,所以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取小球并组合模拟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受精作用,A错误;
B、F1个体基因型为AA、Aa、aa比例1:2:1,由于AA的个体雄性不育,所以雄性个体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甲容器)为A:a=1:2,雌性个体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乙容器)为A:a=1:1,乙容器中红、白两种球的数量不相等,B错误;
C、多次重复实验后,出现aa的概率是1/2*2/3=1/3,C错误;
D、乙容器为A:a=1:1,F1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Aa、aa比例1:2:1,A基因频率1/2,甲容器中的红球比例与F1雌性的A基因频率相同,D正确。
故选D。
11.D
【分析】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观察F1Ww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即含2个红色荧光点WW的染色体与含2个蓝色荧光点ww的同源染色体在分离,因此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A正确;
B、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W和1个蓝色荧光点w分别移向两极,可能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导致一条染色体上既有W又有w基因存在,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可发生1个红色荧光点W和1个蓝色荧光点w分别移向两极的现象,B正确;
C、F1成熟花粉中非糯性和糯性的花粉的比例为1:1,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花粉的比例为1:1,C正确;
D、F2的基因型有1/4WW、1/2Ww、1/4ww,F2所有植株产生的成熟花粉w:W的比例是1:1,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D错误。
故选D。
12.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该对夫妇是双眼皮,但不确定是否为“割的”,无法判断性状是否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可作为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的依据,儿子的眼皮性状是单眼皮,可作为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的依据,A错误;
B、哥哥为单眼皮,但双胞胎性别不同,是异卵双胎,哥哥和妹妹的遗传物质不同,其双胞胎妹妹不一定为单眼皮,B错误;
C、若妹妹也是单眼皮,则该对夫妇可能是自然的双眼皮,基因型都是显性杂合子,C错误;
D、若母亲是割的双眼皮,则母亲的基因型是隐性纯合子,一定会传给妹妹一个隐性的单眼皮基因,则妹妹一定携带单眼皮基因,D正确。
故选D。
13.A
【分析】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都是A:a=1:1,因此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
【详解】A、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则Aa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2:1,Aa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2:1,故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Aa:aa=4:4:1,A错误;
B、Aa植株自交,正确情况下,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若隐性个体(aa)有50%的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2:4:1,B正确;
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Aa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1:1,Aa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2:1,故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Aa:aa=2:3:1,C正确;
D、若花粉有50%的死亡,则Aa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仍然是A:a=1:1,Aa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1:1,故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Aa:aa=1:2:1,D正确。
故选A。
14.ABC
【分析】根据题意: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形成,所以红花植物的基因型有A+A+、A+A、A+a,蓝花植物的基因型有AA、Aa,黄花植物的基因型有aa。
【详解】A、该雌雄同株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3种纯合的,3种杂合的,共有6种,A正确;
B、黄色植株是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正确;
C、基因型为A+a的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Aa的蓝花植物杂交,后代有三种花色,C正确;
D、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A+a,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Aa,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Aa,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D错误。
故选ABC。
15.ABC
【分析】依题意可知,无尾是显性性状(A),有尾是隐性性状(a),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无尾猫自交后代总是出现无尾猫与有尾猫且比例总是接近2:1,这说明无尾猫是杂合(Aa)的且纯合(AA)致死。
【详解】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A错误;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
C、A纯合致死,所以自交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C错误;
D、无尾猫(Aa)与有尾猫(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无尾):aa(有尾)=1:1,其中无尾猫约占1/2,D正确。
故选ABC。
16.ABC
【分析】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有:①等位基因分离,形成D、d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②受精时若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必须都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④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基因,⑤有性生殖。
【详解】A、等位基因分离,形成D、d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后代才能出现3:1,若D或d不相等,将会表现不同的比例,A正确;
B、受精时若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才能出现3:1,B正确;
C、种子生活力相同也是出现3:1的条件之一,C正确;
D、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发芽率相同才能出现3:1,D错误。
故选ABC。
17.(1)C
(2)B
(3) 杂合灰身果蝇产生含有基因B、b的配子的比例为1∶1;含有基因B、b的配子的存活概率相等;含有基因B、b的配子参与受精的机会是相等的;受精卵的存活概率是相等的 BBb 灰身∶黑身=11∶1 让Ⅳ号染色体缺失的灰身雌、雄果蝇随机杂交 若子代果蝇均表现为灰身,则基因B、b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若子代果蝇表现为灰身∶黑身=3∶1,则基因B、b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分析】1、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为:去雄、套上纸袋(在花蕾期去掉雄蕊)、人工异花传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自花传粉是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也叫自交;异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现象。
3、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正常情况下,黑身果蝇的基因型是bb,灰身果蝇的基因型是BB或Bb。
【详解】(1)A、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异花传粉,同一朵花内的传粉受精过程叫自花传粉,A正确;
B、不同植物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B正确;
C、人工异花传粉的实验过程中需要在去雄后和受粉后进行两次套袋处理,C错误;
D、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株,所以要在花粉未成熟时去除全部雄蕊,该过程叫作去雄,D正确。
故选C。
(2)玉米属于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实验一是植株A的雄花给自身雌花受粉,实验二是植株B的雄花给自身雌花受粉,实验三是植株A的雄花给植株B的雌花受粉,实验四是植株B的雄花给植株A的雌花受粉,它们均是异花传粉。故选B。
(3)①杂合的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进行测交,F1中灰身∶黑身≈1∶1,出现该比例所需要的条件:杂合灰身果蝇产生含有基因B、b的配子的比例为1∶1;含有基因B、b的配子的存活概率相等;含有基因B、b的配子参与受精的机会是相等的;受精卵的存活概率是相等的。
②一灰身果蝇(甲)与多只黑身果蝇(bb)杂交所产生的子代中,灰身∶黑身=5∶1,说明甲产生的基因型为b配子的概率为1/6,进而推知甲的基因型是BBb。甲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为BB∶b∶Bb∶B=1∶1∶2∶2,正常的杂合的灰身果蝇(Bb)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为B∶b=1∶1,二者杂交,理论上子代果蝇的表型及比例是灰身∶黑身=(1—1/6b×1/2b)∶(1/6b×1/2b)=11∶1。
③欲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基因B、b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可让F1中Ⅳ号染色体缺失的灰身雌、雄果蝇随机杂交,观察并统计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如果基因B、b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F1中Ⅳ号染色体缺失的灰身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均为B,均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一种含有基因B所在的Ⅳ号染色体,另一种不含Ⅳ号染色体,因此子代存活的果蝇都含有基因B,均表现为灰身。如果基因B、b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F1中Ⅳ号染色体缺失的灰身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bb=1∶2∶1,表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黑身=3∶1。
18.(1) 二 黄色
(2) 2 1:1 Dd
(3)1/3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1)由实验二黄色土豆自交出现白色土豆可知,白色为隐性性状,黄色为显性性状,且双亲杂合(Dd)。
(2)实验一的子代中黄色土豆植株与白色土豆植株的比例为1:1,说明亲本黄色土豆为Dd,产生了D和d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实验一中的亲代黄色土豆植株的基因型是Dd。
(3)实验二的F1中黄色土豆为1/3DD、2/3Dd,其中稳定遗传的即纯合子(DD)占1/3。
19.(1) 黑色 性状分离 黑色牛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即雌雄黑色牛均可形成含有棕色遗传因子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棕色牛。
(2) Bb、Bb bb
(3) 3/4 C
(4) BB Bb
【分析】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详解】(1)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推断,黑色相对于棕色为显性;黑色牛与黑色牛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棕色牛,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黑色牛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即雌雄黑色牛均可形成含有棕色遗传因子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棕色牛。
(2)若用(B/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则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产生的棕色子牛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bb。
(3)亲代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中BB(黑色):Bb(黑色):bb(棕色)=1:2:1,由此可见,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3/4;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对于动物最好的方法是测交,即让该牛与隐性纯合子棕色牛杂交,故选C。
(4)雄牛甲与多头杂种雌牛(Bb)相交配,产生的20头子牛,若全为黑色,则说明雄牛甲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其基因型最可能是BB;若子牛中14头为黑牛,6头为棕色(bb),即黑色:棕色≈3:1,则甲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B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