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3 13:3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综合性学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中华传统节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搜集了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灿烂的节日文化吧!
情 境 导 入
复习回顾
学习任务一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日》
春节
燃放爆竹 喝屠苏酒
换桃符
我还知道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听过关于“年”的传说。
清明节
扫墓 踏青 细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我还知道清明节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有放风筝、插柳等习俗。
重阳节
登高 插茱萸
我还知道重阳节指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有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请把下面传统节日以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重阳节 除夕 端午节 清明节 春节 中秋节 元宵节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除夕
农历初一 农历十五 公历四月五日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十二月三十
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
学习任务二
明 确 任 务
明确活动任务: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
收集资料范围: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习俗
收集资料途径:询问长辈、图书馆查阅资料、
查找音像资料、网上查阅资料
活 动 提 示
自由组成小组,确定了解哪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然后各小组分别展开活动并填写表格。
多渠道找资料
收集与节日相关的资料
风俗活动
节日由来
节日传说
……
可以利用表格形式记录,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摘抄、拍照、录音、画图、记日记、写文章等方式进行记录。
我想用表格记录了解到的信息。
节日
过节时间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节日习俗
如何记录
收集与节日相关的资料
风俗活动
节日由来
节日传说
……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节日即将来临:
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过节的过程
传说来历
吃粽子的来历
01
02
“年”的传说
03
清明寒食的由来
04
乞巧节的传说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4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清明》 杜牧
2
5
6
诗词歌赋
—— 《元日》王安石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学习任务三
活 动 提 示
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小组内交流活动成果,确定好小组准备展示的活动成果。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你了解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呢?
交 流 示 例
我了解的是中秋节。我不仅了解中秋节的传说,积累了有关中秋节的诗句,还学会了制作月饼。
我研究的是元宵节,其中最感兴趣的是猜灯谜,我还了解了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我了解的是端午节。我了解了端午节的风俗,还跟奶奶学会了包粽子。
交 流 示 例
节日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
过节时间
农历正月十五
八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
节日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赏月、吃月饼
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综合性学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二课时
中华传统节日
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一
活 动 提 示
同学们都搜集了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下面介绍给大家吧。可以从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参加过哪些节日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来说,说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如果你能配上相应的图片就更好了。
成 果 展 示
传统节日展示会
比一比,看谁的展示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新颖,同学们最感兴趣。
(鼓励多种形式展示,如文字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绘画小报等)
小报、书签
春 联
三年级
语文
包饺子
三年级
语文
端午节
个人成果展示任务
学习任务二
成 果 展 示
习作: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
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重点:过程
重点:印象深刻
收集了节日资料:
回忆一下你家是怎么过节的?画一画线路图。
和同学交流你家是怎么过节的?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

所写之事要与节日习俗等内容密切相关,要有助于了解节日特点,不能是仅仅发生在节日当天的事。
中秋节去爷爷奶奶家见证了小狗花花的出生。
端午节跟着妈妈学会了包粽子。
一、顺序分解“深刻”
按顺序写
爷爷先拔去坟墓四周的杂草,然后用清水洗干净手,拿出水果、酒、包子、鸡肉等祭拜用品,一字儿排开,摆在太爷的墓碑前,接着送上鲜花。我和爷爷双手合十,拜了拜,最后将杯子里的酒洒在墓碑前。

然后
接着
最后
连接词
这段话怎么把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
用下面的连接词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当天过节的过程。

然后
接着
最后
二、动作分解“深刻”
妈妈先拿起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折成漏斗状,再舀一勺米放在“漏斗”中,把粽叶放在左手的掌心上抖动两下,塞进去一块鲜肉和一个咸蛋黄,然后用米填满“漏斗”,接着咬住绳子的一头,手拿着绳子的另一头缠绕粽子,最后打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一连串的动词
注意动词尽量不要重复使用哟!
这段话怎么把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
用上一连串的动词把包饺子的过程说清楚。
三、习俗还原”深刻“
写节日:融入习俗
今晚的饺子中,有六个里面包着银光闪闪的钢镚儿,我们称它们为“福饺”,谁吃到就寓意着来年有福!所以,这顿饭我们都吃得格外小心。我用筷子夹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心里默默祈祷着能吃到“福饺”。
这段话怎么把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
节日文化
深刻印象
标题加入心情
如:合家欢乐的除夕夜
开头点明心情
如:过元宵节,我们一家总是会动手包汤圆,那是多么温馨的时刻呀!
结尾表达对
节日的期盼
如:我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借用古诗词
表达情感
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遥望着明月呢?
融入过节时的心情和感受
中华传统节日
直接以节日命名
如:《元宵节》《春节》……
抓节日特点命名
如:《热闹的除夕夜》
《团团圆圆中秋节》
……
拟定题目
习 作 指 导
写作提示:
1.了解节日,抓住特点。
2.观察节日,感悟氛围。
3.参与节日,写出过程、感受。
习作范文与评点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总 结 归 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