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分层作业 八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分层作业 八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2 16:2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点一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唯物史观)
A.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B.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C.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
D.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
2.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众首领为洪秀全38岁的生日祝寿。这一天,在广西金田村的地主韦昌辉的家里,洪秀全宣称当日为“太平天国元年”。洪秀全发布檄文,要求拜上帝会的所有成员蓄发易服,头裹红巾,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史称口口口口。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史料实证)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推翻帝制
3.(2021年河南中考真题)学者章开沅认为:“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起义”是(历史解释)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南昌起义.
知识点二 定都天京
4.(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太平天国颁布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则材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史料实证)
A.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 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
C.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 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
5.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史料实证)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武装起义,在永安封王后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B.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与西征,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C.太平天国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地主阶级,并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太平天国建立了强大的政权,曾占据了半壁江山。
知识点三 天京陷落 【重难点】
6.“城内太平军将士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入城湘军,肆意焚掠,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湘军屠城后,‘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而十之八九为老幼妇孺。太平天国英雄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优秀人物的伟大牺牲精神。”这里的“城”当时被太平军称为(时空观念)
A.南京 B.北京 C.天京 D.东京
7.(2021年新疆、建设兵团中考真题)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时空观念)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8.(2022·陕西渭南·模拟预测)下图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史料实证)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天朝田亩制度》
9.(2021年山东青岛)“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唯物史观)
A.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
——《资政新篇》
(1)两则材料相关文献均颁布于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 这一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此文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 这两个文献的思想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 为什么
能力点一 天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影响及失败原因 【重难点】
1.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历史解释)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2.(2021年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历史解释)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3.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19世纪中期的两次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唯物史观)
A.战争使中国成了半殖民地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太平天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4.(2021年成都中考真题)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历史解释)
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 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会,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这一纲领性文件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到天京协助洪秀全总理朝政,并颁布了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件,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开拓性的探索。在洪仁玕身上,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具有科学意识与民主精神的政治家,比起魏源在军事方面“师夷长技”的主张已前进了一大步。
(2)材料二中洪仁玕颁布的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为什么说他“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开拓性的探索”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秀全领导的建立“人间天国”的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了。
能力点二 中国农民与土地政策 【易错点】
6.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唯物史观)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7.(2021年广西玉林中考真题)1853年,太平天国为了巩固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天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颁布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北京市民宣言》 D.《变法通议》
素养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唯物史观
1.(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素养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时空观念
2.(2022·江苏连云港·一模)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据下图可知反映的史实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国民革命
素养点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史料实证
3.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它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迟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该学者主要是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B.推翻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C.摆脱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的命运 D.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点一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唯物史观)
A.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B.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C.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
D.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
【答案】D
【详解】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重要将领。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事件,不属于背景。D符合题意;A、B和C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排除。故选D。
2.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众首领为洪秀全38岁的生日祝寿。这一天,在广西金田村的地主韦昌辉的家里,洪秀全宣称当日为“太平天国元年”。洪秀全发布檄文,要求拜上帝会的所有成员蓄发易服,头裹红巾,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史称口口口口。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史料实证)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推翻帝制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被称为金田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BC时间不符题干,D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是辛亥革命的内容,排除BCD,所以答案选择A。
3.(2021年河南中考真题)学者章开沅认为:“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起义”是(历史解释)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南昌起义.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B正确;AC没有反清反封建性质,故错误;南昌起义是1927年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时清王朝已灭亡,故D错误。综上故选B。
知识点二 定都天京
4.(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太平天国颁布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则材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史料实证)
A.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 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
C.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 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
【答案】C
【详解】据“太平天国颁布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可知,太平天国还是保留了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能够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故选C项;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实际上还是保留了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没有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排除D项。故选C项。
5.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史料实证)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武装起义,在永安封王后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B.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与西征,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C.太平天国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地主阶级,并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太平天国建立了强大的政权,曾占据了半壁江山。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军北伐,孤军远征,长驱六省,虽为精锐之师,但后援不继,终不免全军覆没。太平军西征役历时3年,占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部分地区及安庆、九江、武汉三大战略要地,使天京上游有了可靠屏障,为以后坚持斗争打下坚定的基础。所以ACD项表述正确,B项表述错误。故选B。
知识点三 天京陷落 【重难点】
6.“城内太平军将士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入城湘军,肆意焚掠,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湘军屠城后,‘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而十之八九为老幼妇孺。太平天国英雄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优秀人物的伟大牺牲精神。”这里的“城”当时被太平军称为(时空观念)
A.南京 B.北京 C.天京 D.东京
【答案】C
【解析】依据“城内太平军将士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入城湘军,肆意焚掠,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湘军屠城后,‘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而十之八九为老幼妇孺。”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太平军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巷战。数百名留在天京各府、衙、馆里的太平天国官员及其家属,集体自焚。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悲壮地失败了。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7.(2021年新疆、建设兵团中考真题)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时空观念)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详解】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北伐西征是太平天国军事上全胜时期。表格反映的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与表格信息不符合,排除A、C和D。故选B。
8.(2022·陕西渭南·模拟预测)下图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史料实证)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及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D项正确:《海国图志》是魏源作品,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排除A项;《资政新篇》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不符题意,排除B项;《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纲领,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1年山东青岛)“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唯物史观)
A.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打进南京”,“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B项正确;ACD项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
——《资政新篇》
(1)两则材料相关文献均颁布于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 这一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此文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 这两个文献的思想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 为什么
【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天京陷落.
(2)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没有实现。
(3)洪仁玕;《资政新篇》更符合时代潮流;《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摘自《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摘自“《资政新篇》”,可知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结合课本所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为了改变太平天国不利局面,洪仁玕编写了《资政新篇》;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85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系列主张,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是建立私有制的社会,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能力点一 天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影响及失败原因 【重难点】
1.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历史解释)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答案】B
【详解】从材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可以看出太平,因为天国运动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封建势力与列强勾结,所以太平天国运动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B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把封建作为革命的侧重点,A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太平天国运动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C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排除。故选择B。
2.(2021年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历史解释)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部事务”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英、法认为讹诈清政府的机会到了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所以以“安内”为主,“攘外”为辅,“攘外"与“安内”交替为重。这就决定清朝将把自己的大部分兵力放在平息太平天国运动上,把少部分兵力放在对外作战上,这就直接导致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的失败。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19世纪中期的两次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唯物史观)
A.战争使中国成了半殖民地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太平天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可知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太平天国运动严重打击了清王朝,进一步激化了清政府统治危机,故C符合题意;使中国成了半殖民地的是鸦片战争,故排除A;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D项题干未体现,故排除D。故选C。
4.(2021年成都中考真题)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历史解释)
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 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C
【详解】结合材料内容“1851年……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可知此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C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朝统治,A排除;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B排除;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排除。故选择C。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会,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这一纲领性文件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到天京协助洪秀全总理朝政,并颁布了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件,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开拓性的探索。在洪仁玕身上,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具有科学意识与民主精神的政治家,比起魏源在军事方面“师夷长技”的主张已前进了一大步。
(2)材料二中洪仁玕颁布的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为什么说他“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开拓性的探索”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秀全领导的建立“人间天国”的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了。
【答案】(1)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评价:它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文件:《资政新篇》。原因:他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主张绝对的平均主义,天下大同的思想。所以,洪秀全表达“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第二问,依据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洪仁玕到天京协助洪秀全总理朝政,并颁布了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件,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开拓性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第二问,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开拓性的探索。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领导的建立“人间天国”,提出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加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洪秀全领导的建立“人间天国”的运动最终失败了。
能力点二 中国农民与土地政策 【易错点】
6.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唯物史观)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平均社会财富。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所以不正确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7.(2021年广西玉林中考真题)1853年,太平天国为了巩固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天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颁布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北京市民宣言》 D.《变法通议》
【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1859年洪仁玕所著,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C项是五四运动时期起草的宣言,排除;D项是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1896年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故选A。
素养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唯物史观
1.(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故C正确;A、B都是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故错误;“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故D错误。综上故选C。
素养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时空观念
2.(2022·江苏连云港·一模)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据下图可知反映的史实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国民革命
【答案】C
【解析】根据“天京”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攻占南京后,建立政权,定都南京,改名天京,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活动在山东、河北、京津地区,排除A项;武昌起义地点在武昌,排除B项;国民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素养点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史料实证
3.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它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迟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该学者主要是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B.推翻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C.摆脱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的命运 D.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它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迟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故选项D符合题意;材料“迟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说明其强调的是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它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只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并不能说明其推翻了我国的封建制度,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迟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只能说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但是没能使中国摆脱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的命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