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 学校:
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PEP(三年级起点)
话题:人与自然(谈论天气)
核心词汇: rainy, sunny, cloudy, windy,snowy
核心句型: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 It’s... Is it cold/... Yes, it is./ No, it isn’t.
文本分析
What:本节课的故事情境为来自不同国家的Mark与陈杰在打电话谈论各自城市的天气。由于所用的温度单位不同,因此对于26度的理解产生了歧义。电话中陈杰认为26度的天气很温度,而Mark误以为26度为华氏度,天气很寒冷。 Why: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谈论不同国家天气的话题,本课涉及到了不同国家城市及相对应的天气。国家类单词在三年下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本课以国家城市名称为依托,重点学习对具体城市天气的询问和形容。天气的话题在五年级下册Unit 2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中会再一次出现,是依托天气学习季节的话题。因此本节课教材将国家、天气、温度等多种元素相结合,创设Mark与Chen Jie打电话谈论不同国家、城市天气的话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询问天气,描述天气,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感知不同国家对天气度数的计量单位也是不同的,这也可以培养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文化核心素养能力。 How:本节课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共出现3组话轮。分别为询问天气、描述天气及温度、并对天气状况进行问答和陈述。学生能够根据对话内容获取天气及关键信息,并通过所学内容描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天气。
学情分析
1.认知特点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乐于模仿表达观点。形象思维发达,乐于合作探究学习。 2.知识储备 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掌握描述天气感觉的词汇,如: warm , hot , cool , cold ,并在 A 部分的对话中学习了核心句型 Can I ... Yes , you can ./ No , you can ' t .征求他人以及 It ' s ... in ...描述天气。 3.进一步学习需求 了解气温描述中的文化差异,了解华氏及摄氏温度的概念。 了解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差异和谈论天气所具有的寒暄功能。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 1.能够在视频和老师的帮助下,理解并读懂对话大意,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2.能够在创设的情景中运用句型 What ' 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 /... Is it cold / warm /...?对天气进行询问;同时在语境中理解 rainy , sunny , windy ,cloudy 和 snowy 五个描述天气的词汇和生词 degree 。 文化意识 1.关心日常天气变化,能够对气候特点和天气情况进行描述并能根据天气情况提前安排出行计划。 2.文化意识能够了解气温描述中的文化差异,了解华氏及摄氏温度的概念。 学习能力 1.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了解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差异和谈论天气所具有的寒暄功能。 2.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学习如何询问不同地方的天气,并且在实际情景和生活中自然运用。 3.能用所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天气和他人进行对话,并能认读所学单词及主干句型,正确朗读对话。 思维品质 1.能对图片、文本进行预测,通过分析、推理、选择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能够了解中西方对气温描述时的差异,以及了解世界各地天气不同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听懂并会说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 … It’s rainy/… Is it cold / warm /...? It’s 26 degrees.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rainy, degree, sunny, cloudy, windy。 3. 能够在本课故事语境中熟练扮演两个人物角色对话时的语气变化。 难点 1. 理解对话人物对于气温描述中的文化差异,理解、区分华氏、摄氏温度的概念。 2. 能够掌握degrees一词的重音发音方式。
教学用具
教材、PPT、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Step1 Warm-u& Brainstorm 播放有关天气的歌曲热身学生并能跟着视频做动作。 2.Brainstorm:学生集思广益说出所知道的天气单词。 上课伊始,通过游戏热身,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词汇复习和输入。以简短欢快的小视频为引导,唤醒学生关于天气的已知词汇。在热身导入环节,通过问题激活学生原有认知并对本节课发生的情境进行思考。
Step 2 Lead-in 1.创设情景:五一节即将来临,小猪佩奇Peppa pig一家想去环球旅游,但是她不知道天气情况怎么样?需要同学们的帮忙。 2.询问了解伦敦,多伦多和悉尼的天气情况之后,佩奇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气,看看是否Mark 和Chen jie能给与帮助,由此引入本节课学习故事内容。 根据儿童的特征,借助他们感兴趣的动画片小猪佩奇为人物主线贯穿全文,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了解多地城市天气情况,为下文天气的学习作铺垫。
Step 3 Presentation & Practice 1 .看视频猜测故事,思考Where are Chen Jie and Mark?看视频内容回答问题。They’re in Beijing and New York. 在对话中出现“This is Mark...”引申打电话用语用“This is ...”而不能让用“I am...” 2.继续引导学生看视频思考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and New York 教师设疑:Why does Mark say “That’s cold in Beijing” 并提出文化意识相关问题Is it warm in Beijing 通过学生思考,老师引出答案解决问题。 3.回顾故事内容,通过鱼骨架导图形式帮助学生总结故事大意。 4.Listen and repeat. ①播放录音,学生逐句跟读,并强调发音以及语音语调。 ②Fill in the blanks. 播放录音,听出句子中所缺的单词并补全对话,再完整读一遍。 ③Dub the cartoon 分角色给短文配音。 关注每段、每句话的内容及细节,借助故事发展脉络图引导学生听音跟读,语义与语音进行组合学习。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发音难点等不同词汇内容。(学习理解) 通过听音解决鱼骨图架中的问题,学生思考以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中美衡量温度的单位不同,直接突破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逐层突破“意”难点。 再次听音后,学生能够完整地回答出鱼骨架导图中的内容。 通过思维导图理解本节课故事的大意, 听音跟读部分突破音难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逐步能够会模仿并表达所学的语言内容,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生活能力。00
Step 4 Consolidation&Extension 1.Show time故事表演,学生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给出语言支架供学生参考(应用践).Read---act---create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两人一组选择适合自己小组的难度并进行故事的表演或创编。 Chat with peppa pig. 出示教师与Peppa 的微信聊天,学生根据所给语言支架,两人一组完成对话,并表演对话。(迁移创新) 根据多个国家天气的了解,五一节小猪佩奇选择去了我们中国首都北京去游览。 Travel Tips(出行小提示):Please check the weather before traveling.出行前应提前了解天气状况 帮助学生巩固课本重点词汇和句型,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课题展示能力。 通过了解多国天气情况,小猪佩奇决定选择去中国,由此无意中给学生渗透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渗透情感教育出行前要关注天气状况,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具体活动。
Step 5 Summary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同教师一起复述和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系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作业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各设计了一项作业,作业难度逐步增加,学生通过选择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作业,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且能体验到完成作业带来的快乐,增加学习英语的趣味性。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自评达到了教—学—练—评一体化,贯穿本课的教学目标。
板书
Unit 3 Weather
反思
本节课是PEP四年级下册Unit3 Weather Part B Let’s talk 部分。 优点: 1.核心句型练习充分,方式多样。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读对话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本课核心问题。 2.拓展活动具有梯度性。从课文改编对话到具体生活的语言运用,由易到难,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3.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自主学习意识较强,注重小组合作,课堂效率比较高。 4.情感教育比较到位。通过佩奇旅游出行告诫我们出行前要了解天气状况,以便安排具体活动。 缺点: 安排需改进,学生在拓展部分比较长,可适当增加对话练习时间。 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或不够到位的发音,如:weather中th的发音,需要在课堂上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