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西师大版
一、选择题
1.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高和( )成反比例。
A.底面半径 B.底面积 C.底面周长
2.求做一个圆柱形烟囱至少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圆柱的( )。
A.侧面积 B.底面积 C.表面积
3.把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分割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表面积总和是( )平方厘米.
A.64 B.128 C.80 D.96
4.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36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12 B.9 C.27 D.24
5.3x+6=24的解是( )
A.x=10 B.x=6 C.x=4
二、填空题
6.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200米,小华跑( )圈,全程正好是1千米。
7.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6厘米,那么圆锥体的高是( )厘米。
8.圆柱体的侧面沿( ) 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 ,宽等于圆柱的( ) .
9.圆柱的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 ),它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
10.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这三个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1.相关联的两种量的( )一定时,这两种量成正比例;相关联的两种量的( )一定时,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12.粉笔盒里有4枝黄色粉笔,2枝白色粉笔,1枝绿色粉笔,随便从中抽出一枝,抽到( )色可能性最大,( )的可能性最小。
1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8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
14.一个圆柱的半径与高的比是4:5,将这个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小扇形,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长方体的长比宽多8.56cm,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
15.把整体“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30份的数用分数表示是( ),用百分数表示是( ).
16.小圆直径是4厘米,大圆半径是3厘米,小圆与大圆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1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 ) 立方厘米;如果圆锥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8.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12厘米,沿底面直径将它切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部分,表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19.34.7%读作:( ),百分之一百二十写作:( ).
20.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三、判断题
21.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 )
22.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3.周角是一条射线,平角是一条直线。( )
24.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
25.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四计算
26.直接写得数.
1047-998= 41+61= 3.7+1.9= 2÷14+ =
1÷100%= 0.1+99×0.1= 0.27÷0.3=
五、解答题
27.在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内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
28.一个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木桶里装有水,水中淹没着一个底面直径为18厘米、高为20厘米的铁质圆锥体。当圆锥体取出后,桶内水面将降低多少?
29.甲地到乙地的车票每张33元,甲地到丙地的车票每张52元。某单位买了这两种车票共10张,共用去406元。两种车票各买了多少张?
30.一个长方体,它的宽和高相等,若把长去掉2.5cm,就成为表面积150cm2的正方体。长方体的长是宽的多少倍?
31.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相距63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78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根据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进行选择。
【详解】
圆柱底面积×高=体积(一定),圆柱的高和底面积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圆柱体积公式。
2.A
【解析】
【分析】
因为烟囱是没有底面的,所以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烟囱需要铁皮多少,其实就是计算烟囱的侧面积,据此选择。
【详解】
求做一个圆柱形烟囱至少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故选择: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对圆柱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的认识,属于基础类题目。
3.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应明确把一个正方体,分割成两个长方体,增加两个面,增加的两个面的面积为:4×4×2=32平方厘米;然后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计算出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加上增加的面积即可.
解:42×6+4×4×2,
=96+32,
=128(平方厘米);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把一个正方体分割成2个长方体,增加两个面,进而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计算出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加上增加的面积即可.
4.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把它们的体积之和平均分成4份,则圆锥的体积就是其中1份,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36÷(3+1)=9(立方分米),
答:圆锥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倍数关系的灵活应用.
5.B
【解析】
【详解】
首先方程两边同时减去6,然后再同时除以3,即可求出方程的解是多少,根据此选择.
6.5
【解析】
【分析】
1千米=1000米,就是求1000米里面有多少个200米,属于包含除法,用除法解答。
【详解】
据分析可得:
1千米=1000米
因为200×5=1000
所以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200米,小华跑5圈,全程正好是1千米。
【点睛】
本题是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整数乘法的应用;关键是要能够熟练进行整百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口算。
7.18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知:圆柱的底面积×6=圆锥的底面积×高÷3,即高÷3=6,据此解答。
【详解】
解:假定底面积为平方厘米,设圆锥的高为厘米,则:
6=÷3
6=÷3
=3×6
=18
【点睛】
本题考查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8. 高 底面周长 高
【解析】
【详解】
略
9. 长方形 底面周长 高
【解析】
【详解】
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它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分析】圆柱的性质.
10. 2 720
【解析】
【分析】
根据三个连续偶数之和是54,求出这三个数,用54除以3得到中间的数是18,比18小2是16,比18大2是20;然后求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共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对于三个数来说:三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三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
54÷3=18,
18﹣2=16,
18+2=20,
所以这三个数是16、18、20,
16=2×2×2×2,
18=2×3×3,
20=2×2×5,
所以16、18、20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2×2×2×5×3×3=72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三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三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解答。
11. 比值 乘积
【解析】
【详解】
略
12. 黄 绿
【解析】
【分析】
看摸出哪种笔的可能性最大的判断依据是看这种笔的数量,只要数量最大出现的可能性就最大,数量最小自然出现的可能性就最小。
【详解】
因为4枝黄色粉笔,2枝白色粉笔,1枝绿色粉笔,黄色粉笔的数量远远大于绿色粉笔的数量,所以,黄色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绿色出现的可能性最小。
故答案为黄,绿。
【点睛】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就是比较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可以得出要找的答案。
13.9
【解析】
【详解】
略
14.251.2
【解析】
【详解】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8.56÷(3.14-1)=8.56÷2.14=4(厘米);圆柱的高为:4×=5(厘米);圆柱的体积:3.14×4 2 ×5=3.14×80=251.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251.2立方厘米.
15. 30%
【解析】
【详解】
略
16. 2:3 4:9
【解析】
【详解】
略
17. 9 81
【解析】
【详解】
略
18.96
【解析】
【详解】
略
19. 百分之三十四点七 120%
【解析】
【详解】
略
20. 折线 扇形 条形
【解析】
略
21.×
【解析】
【详解】
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等于180°的角是平角,等于360°的是周角,所以判断错误。
22.×
【解析】
【分析】
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状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而得出答案。
23.×
【解析】
【分析】
角和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混淆,并结合周角、平角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即可。
【详解】
平角的特点是两条边成一条直线,不能说直线是平角;周角的特点是两条射线重合成一条射线,但不能说成周角是一条射线;
周角是一条射线,平角是一条直线,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的概念,熟练各种角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
【解析】
【分析】
当假分数的分数值等于1时,1的倒数还是1,此时假分数的倒数等于1。
【详解】
假分数的分数值大于等于1,当假分数大于1时,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当假分数的分数值等于1时,假分数的倒数等于1。
故答案为:×
【点睛】
掌握倒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5.√
【解析】
【分析】
等式是指用“=”号连接的式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的范围大,而方程的范围小,也即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
【详解】
由分析可知: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本题说法正确。
【点睛】
此题考查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的范围大,而方程的范围小。
26.49 102 5.6 1 1 10 5 0.9
【解析】
【详解】
略
27.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最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正好是圆内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这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4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
正方形的面积是:(20÷2)×(20÷2)÷2×4=200(平方厘米);
这个圆的面积是:3.14×(20÷2)2=314(平方厘米);
所以正方形面积占圆的面积:200÷314==。
答:正方形的面积占圆面积的。
【点睛】
根据题意,先求出最大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出圆的面积进一步求解即可。
28.5.4厘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当圆锥体取出后,桶内水面将降低的高度等于圆锥的体积÷水桶的底面积;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sh,由此列式解答。
【详解】
×3.14×(18÷2)2×20÷[3.14×(20÷2)2]
=×3.14×81×20÷[3.14×100]
=1695.6÷314
=5.4(厘米)
答:桶内水面将降低5.4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根据圆锥的体积就是方法和圆柱体的底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9.甲地到丙地的票4张,甲地到乙地的票6张
【解析】
【分析】
假设买的全是甲地到乙地的车票,则需要花33×10=330元,这就比实际少用了406﹣330=76元,这是因每张甲地到乙地的票比每张甲地到丙地的票少52﹣33=19元,根据除法的意义可求出甲地到丙地的票数,用10减去,就是甲地到乙地的票数。据此解答。
【详解】
假设买的全是甲地到乙地的车票,甲地到丙地的票:
(406﹣33×10)÷(52﹣33),
=(406﹣330)÷19,
=76÷19,
=4(张),
甲地到乙地的票:10﹣4=6(张)。
答:甲地到丙地的票4张,甲地到乙地的票6张。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30.1.5倍
【解析】
【分析】
已知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把长去掉2.5cm,就成为表面积150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据此可以求出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进而求出正方体的棱长(长方体的宽和高),用正方体的棱长加上2.5厘米就是长方体的长,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详解】
正方体的一个的面积是:150÷6=25(平方厘米),
正方体的棱长是:因为5的平方是25,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
长方体的长是:5+2.5=7.5(厘米),
长是宽的:7.5÷5=1.5倍;
答:长方体的长是宽的1.5倍。
【点睛】
此题解答关键是求出正方体的棱长,进而求出长方体的长,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31.62千米
【解析】
【详解】
数量关系是速度和×时间=路程
解:设慢车每小时行x千米.
(78+x)×4.5=630
78+x=140
X=62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1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