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2 19:0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的对峙分裂后再-次完
成南北统一的是( )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2.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唐朝前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友好而密切的联
系,与唐朝的关系被喻为“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吐蕃 B.天竺 C.匈奴 D.回纥
4.唐代有位诗人,其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该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5.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最典型的国家是(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6.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
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7.下面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 B.日本唐招提寺鉴真像
C.大昭寺唐蕃会盟碑 D.敦煌莫高窟
8.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最能准确地慨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句话(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走向统一
C.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D.繁荣与开放
9.小明对《都江堰示意图》和筒车的图片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的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0.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 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 密切相关的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5分)
(1)他灭掉陈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开启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3)他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使唐朝进人了鼎盛时期——
(4) 她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5) 他北上灵武,临危即位,受援反击安史之乱叛军——
12.列举唐朝历史上被重用的著名大臣四位。(4分)
13. 列举唐朝的陶瓷器精品三例。(3分)
14. 列举秦朝至唐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三例。(3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们从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中“从我们中国过去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于哪一朝代?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分)
(2)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完善这项考试制度促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局面出现的举措。(1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科举制度的作用。(1分)
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根据所学写出材料二中“河”的三个点名称。(4分)
(2)两则材料中的“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根据所学指出他开通“ 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对隋朝的影响。(2分)
17.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史实是什么?这一史实有什么影响? (2分)
(2)材料二人物反映的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隋唐时期我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材料二中两个人物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分)
(3)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发? (1)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统治者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曾经创造了哪两个盛世局面? (2分)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写出唐朝农民发明和推广的两种新农具。(2分)
(3) 唐朝完善和创新了科举考试制度。写出武则天对科举制度进行创新的举措是什么? (1分)
(4)唐朝时历尽磨难,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僧人是谁?他为后世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什么? (2分)
(5)谈一谈你对创新的看法。(1分)
19.“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重用人才、与民休息、励精图治,推动了盛世局面的出现。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 (2分)
(2) 唐太宗吸取了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他重用的敢于直言的大臣
是谁?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2 分)
(3)唐朝国力最鼎盛时期在位的唐朝皇帝是谁?举出一位他重用的贤相。(2分)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的感受。(1 分)
参考答案
一、1.C 2.D 3.A 4.A 5.D 6.C 7.C 8.D 9.D 10.C
二、11.(1)隋文帝(2)唐太宗(3)唐玄宗(4)武则天(5)唐肃宗
12.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任四人)
13.青瓷、白瓷、唐三彩。
14.秦朝: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东汉:黄巾起义;唐朝:黄巢起义。
三、15.(1)科举制度。隋朝。进士科的创立。(2)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3)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16.(1)隋朝大运河。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2)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3)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17.(1)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唐朝的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坚持不懈、不辱使命、一往无前、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强中外交往与合作。(符合题意即可)
四、18.(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曲辕犁、筒车。(3)创立了殿试制度。(4)玄奘;《大唐西域记》。(5)创新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 符合题意即可)
19.(1)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2)魏征。“贞观之治”。(3)唐玄宗。姚崇(宋璟)。(4)为政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减轻人民负担;要善于吸取教训,重用人才等。(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