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人教部编版名校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课练》第四单元
第9课《古诗三首》巩固练习
【基础部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
yuè rèn mó
西华山有几千 高,像天大楼一样,不来游赏一番
yí hàn
真是太了。
二、词语积累与运用。
“穿”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破,透;②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③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在“穿花蛱蝶深深见”中,“穿”应选第 种解释;在“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应选第 种解释,表现了 。
三、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
,
。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2、“三万里河”是指 ,“五千仞岳”是指 。
3、从前两句诗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4、第三句诗中,一个“ ”字含有无限辛酸。
5、第四句诗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读诗句,完成练习。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的辽阔景象,通过青海湖、 、 、孤城、 等景物,勾勒出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典型环境。
(2)诗中开阔、萧索的景色描写,从侧面反映出将士戍边生活的 和 。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 ” 突出了战场的环境特点,“ ”“ ”表现了战士们戍边时间的漫长及战斗的频繁、激烈。但是,将士的报国之志并没有因此消磨,而是发出“ ”的豪壮誓言。这两句诗抒发了将士们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豪情。
(2)写出这两句诗的大意。
(3)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诗改写成一句话。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 ”写出了捷报到来的突然。
(2)对诗人“涕泪满衣裳”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之情。
B.有对自己数年来颠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归家园的感慨之意。
C.有对家乡中多年不见的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D.有对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之情。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激动心情,“ ”直抒胸臆,把感情推向了一个更热烈的层次。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具体描写了诗人“喜欲狂”的表现的两句诗是“ , ”。
五、补全诗句。
下马饮君酒, 。君言不得意, 。但去莫复问, 。(王维《送别》)
【阅读部分】
★ 课内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指的是 ,“五千仞岳”指的是 。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河很 ,山很 。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多选)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偶
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三万里”“五千仞”以及“入”“摩”两个动词的运用,让人感到黄河、华山不仅气势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B.诗中的两处景物代表着北方的壮丽山河。
C.“泪尽”一词表达了企盼南宋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读来令人心酸。
D.诗人根据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写出了遗民的所思所想,表达了遗民对王师北伐的企盼。
4、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写一写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场景。
第10课《军神》巩固练习
【基础部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ěn suǒ nián líng tǔ fěi bēng dài yào jì
shī xíng kēng shēng yóu zhōng cí xiáng róng xìnɡ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①一声不( ) ②汗如( )下 ③肃然起( )
1、像词语①一样以“一”字开头的词语还有 、 。
2、词语②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样的词语还有 、 。
3、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时,革命先辈的事迹让我 。(选词填空,填序号)
三、字词游艺厅。
1、“崭”是 结构的字,可以组词 、 。
2、请写出“衷”字的同音字并组词:( ) 、( ) 、( ) 。
3、“荣幸”的近义词有 、 、 。
4、“一针见血”比喻 (A.解析事物透彻、到位 B.物品的特点突出C.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一”字的四字词语: 、 。
四、选词填空。
惊疑 迟疑 怀疑
1、沃克医生看了刘伯承的严重伤势后,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 )的神情。
2、我( )他今天来不了,因为他去医院打针了。
3、他( )片刻,才接着说下去。
五、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
2、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
3、由于受感动而钦佩恭敬。( )
4、努力;尽力。( )
六、读句子,完成练习。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1、“肃然起敬”的意思是 。读沃克医生说的话时要读出 的语气。
2、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肃然起敬”的表现?写一写。
【阅读部分】
一、课内阅读。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双手却有些颤抖”是因为沃克医生 ,“一次又次”说明 ,这段话从侧面体现了刘伯承 。
2、对选文第2自然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说明刘伯承实在承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十分后悔没有打麻醉剂。
B.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伯承在手术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C.这段话体现了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和坚毅精神。
3、你从选文中体会到了沃克医生怎样的内心活动?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中国人
1931年秋,我的父亲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
父亲来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父亲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又有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你是哪国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他:“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父亲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当我母亲和属下劝慰他的时候,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来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他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果然,他用纸板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上“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当他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但父亲总是昂首挺胸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中国人”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每一次都是吉鸿昌对别人侮辱的语言的反驳
B.“我是中国人”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只有第二次是吉鸿昌自己说出来的
C.“我是中国人”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四次都是吉鸿昌说的话,表达了他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D.“我是中国人”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第四次是吉鸿昌身上挂着的牌子上的字,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吉鸿昌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吉鸿昌 、 的品质。
3、吉鸿昌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是因为( )。
A.纽约一家邮局的工作人员奚落他“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B.吉鸿昌想让大家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
C.吉鸿昌认为这样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D.吉鸿昌怕外出时再次受辱
4、本文写了三件事: ; ; 。将三件事合并,概括出的主要内容是 。
5、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的吉鸿昌,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第11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巩固练习
【基础部分】
一、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bēn fù( )朝鲜后,因公牺牲。尽管毛主席对儿子无比juàn liàn( ),但最终,他没有搞tè shū( ),而是zūn zhòng( )朝鲜人民的意愿,在电报记录稿上qiān zì( ),把毛岸英的遗体葬在了朝鲜。
二、选字填空。
拟 似 ( )乎 模( )
赴 赶 ( )任 ( )集
瑞 端 ( )雪 ( )正
搞 稿 ( )笑 ( )子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1)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这里用省略号强调的是
(A.岸英的经历丰富 B.岸英的牺牲是意料之外的 C.主席的内心极度悲痛)。
(2)给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1)这句话是通过对主席的 描写、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主席 的心情。
(2)请你运用两至三种人物描写方法,写一句话。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了收到电报, ;第二部分写了作出抉择, 。毛主席的抉择是通过诗句“ , ”体现出来的。
2、课文中的毛泽东既有常人的情感,也有伟人博大的胸怀,他博大的胸怀是通过哪件事情体现出来的?在括号里打“√”。
(1)收到电报后,在卧室里回忆岸英的往事。( )
(2)听到秘书的话时,仰望天花板,心情悲痛。( )
(3)想见一见岸英的遗骨。( )
(4)作出批示,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
五、把下列毛泽东的诗句用线连一连。
雄关漫道真如铁 谁持彩练当空舞
赤橙黄绿青蓝紫 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夜难明赤县天 而今迈步从头越
红军不怕远征难 百年魔怪舞翩跹
六、下列哪一句是毛泽东的名言?( )
A.革命的终极目的就在于发展生产。
B.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阅读部分】
一、课内阅读。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照样子,写出表示时间过得快的词语。
例:一瞬间
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了毛主席 的心情。
3、“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从这句话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是感动爱国心
①世间最高贵的情感莫过于爱国,拥有一颗爱国之心是一种美德。
②爱国好比阳光一样,没有人可拒绝它,正是它,使一代代爱国志士投身事业之中,奋发有为,一心只为祖国能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③于是,我想起了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彭雪枫》中的一个片段。
④抗日战争的时候,敌军的飞机在我国境内( ),外面( ),一片( ),人们随时都可能有丧命的危险。他,一个跟随部队拍摄战争实况的记者,在征得首长彭雪枫的同意后,不顾个人安危,拿上照相机,在几个同志的陪同下毅然决然地冲进了枪林弹雨。敌军的飞机在高空盘旋嘶叫着,敌军的大炮在轰隆隆地炸响着,可他只顾他的拍摄。“轰……”一枚炮弹落在了他们身旁,一个同志迅速地扑倒了那个记者并压在了他身上。啊,真险,幸好没出事。记者拍完之后回到驻地见到了首长彭雪枫。彭雪枫急切地问:“没出什么事吧?”记者激动地说:“出大事了,出大事了!”说着拿出抱在怀里的照相机,“我拍下了敌军进犯我国国土的罪证,这将是指证他们侵略我们的血证!”
⑤看完这段片子之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是一颗怎样的爱国之心哪!这位记者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完全将自己的生死抛诸脑后,其行为真是感天动地。
⑥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爱国志士,我们的国家才逐渐强大起来。如今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祖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繁荣景象。祖国母亲正在微笑着向世界展示着她的风姿。
1、把下列词语选填至第④自然段中的括号里。
枪林弹雨 浓烟滚滚 狂轰滥炸
2、作者是怎样看待爱国之心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第④自然段中,“彭雪枫急切地问:‘没出什么事吧?’”这句话指的是( )。
A.彭雪枫问记者有没有受伤
B.彭雪枫问记者前线阵地的战况进行到何种程度
C.彭雪枫问记者有没有拍到有价值的内容
4、短文是通过( )的方式抒发出爱国之心是可贵的。
A.直接抒情,饱含深情地流露
B.举例子,回忆影片片段
C.作比较,通过战争年代的事情与我们现在生活现状的对比
5、简要概括第④自然段的内容。
第12课*《清贫》巩固练习
【基础部分】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镯(zhuó) 山坞(wū) 彼此(bǐ)
B.筹集(chóu) 被俘(fú) 企望(qǐ)
C.矜持(jīn) 褂裤(guà) 威吓(xià)
二、照样子,结合提示写词语。
1、写出三个形容品质高洁的成语。
例:矜持不苟
2、写出三个带有加点字的四字词语。
例:一点一滴
3、在横线上填写能形容生活的词语。
例:朴素的生活 的生活 的生活 的生活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补充关联词语,并用其造句。
另一个士兵( )说,( )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共产党员所具备的美德有 、 等。
2、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是因为革命者一直过着 、 的生活。
五、课外拓展提优
除了方志敏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革命前辈生活简朴的事迹?请写一个小片段。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有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俗语。
(1)功夫不负有心人:
(2)有眼不识泰山:
2、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外国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说?
3、徐悲鸿被激怒的原因是( )。
A.外国学生看不起达仰老师
B.外国学生嘲笑徐悲鸿不能成才
C.外国学生嘲笑中国人无能
4、下列哪些词语能体现徐悲鸿的品质?在括号里打“√”。
热爱祖国( )锲而不舍( )大公无私( )心高气傲( )
七、下列和方志敏一样具有清正廉洁品质的历史人物是( )。
A.秦桧 B.项羽 C.于谦 D.赵构
八、读一读,将下列关于清正廉洁的格言连一连。
有公德乃大 做人重在诚
官多一分廉 无私品自高
劲松立险处 民增一分福
为政重在廉 正气显人格
参考答案
第9课《古诗三首》巩固练习
【基础部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
答案:岳 仞 摩 遗憾
二、词语积累与运用。
答案:② ① 将士们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
三、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答案: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1、宋 陆游
2、黄河 华山
3、“东入海”的黄河,仿佛夹杂着愤怒之气,奔泻而来;“上摩天”的华山,昂然挺立,直到苍穹。
4、尽
5.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表达了诗人失望却不绝望的感情。诗人为遗民呼号,想引起南宋当权者的警觉,激起他们恢复中原之志。
四、读诗句,完成练习。
答案:
1、(1)长云 雪山 玉门关 (2)孤寂 艰苦
2、(1)黄沙 百战 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铠甲,但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 (3)虽然 但是
3、(1)忽传 (2)C
4、(1)漫卷 喜欲狂 (2)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五、补全诗句。
答案:问君何所之 归卧南山陲 白云无尽时
【阅读部分】
★ 课内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答案:
1、黄河 华山 长 高
2、BD
3、D 解析:“三万里河”“五千仞岳”并非此时诗人眼前的景物,“遗民泪尽胡尘里”也不是诗人亲眼所见。诗人由北方的景物联想到那些在金统治地区的遗民百姓,不禁发出一声喟叹。诗人是身在南方北望中原的,但在诗中是反过来的,以遗民的视角写他们南望。
4、示例:在一个秋日的黎明,天气已经变得很凉了。天将破晓,星星很快就要看不见了,此时,在一个围着篱笆的小院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推开院门走了出来。他望着天上的星星,想到北方的大好河山,想到北方中原地区被金人统治的遗民百姓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不禁满怀悲伤,不住地摇头叹息。
第10课《军神》巩固练习
【基础部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答案:诊所 年龄 土匪 绷带 药剂 施行 吭声 由衷 慈祥 荣幸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答案:①吭 ②雨 ③敬
1、一针见血 一鸣惊人 2、比喻 呆若木鸡 浩如烟海 3、③
三、字词游艺厅。
答案:
1、上下 示例:崭新 崭露头角
示例:终 终于 钟 时钟 忠 忠诚
示例:幸运 庆幸 光荣
4、C 示例:一无所有 一言难尽
四、选词填空。
答案:1、惊疑 2、怀疑 3、迟疑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惊疑”指“惊讶疑惑”;“迟疑”指“拿不定主意;犹豫”;“怀疑”指“疑惑;不很相信”“猜测”。根据具体语境,我们不难判断出答案依次是惊疑、怀疑、迟疑。
五、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答案:1、从容 2、一针见血 3、肃然起敬 4、勉力
六、读句子,完成练习。
答案:
1、产生严肃敬仰的心情 敬佩
2、示例: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我肃然起敬。
【阅读部分】
一、课内阅读。
答案:1、被病人的行为震撼了,内心很紧张 手术难度大 钢铁般的意志
2、A
解析:这段话是对刘伯承的正面描写,从“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抓破”等词语可以看出刘伯承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依然“一声不吭”,他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痛苦。因此选项A错误。
3、沃克医生被病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深深地震撼了,同时他又非常心疼和担忧病人。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中国人
答案:
1、D 2、自信自强 热爱祖国 3、B
4、 吉鸿昌在街上受辱 吉鸿昌在邮局受辱 吉鸿昌挂着自制的“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走在街上 吉鸿昌接受不了别人对祖国的侮辱,决定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示例:您真了不起,我支持您的做法,要让大家知道,中国人不会被打倒,中国会繁荣昌盛起来的!
第11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巩固练习
【基础部分】
一、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答案:奔赴 眷恋 特殊 尊重 签字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奔赴”的“赴”是走字旁。
二、选字填空。
答案:似 拟 赴 赶 瑞 端 搞 稿
解析:本题考查对形近字的辨析。作答时,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判断并选择相关的字即可。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答案:
1、(1)岸英这次回不来了 C (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了自己的身边来了。
2、(1)动作 心理 神态 悲痛 (2)示例:听到要春游的消息,我高兴地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心想:真是太好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答案:1、极度悲痛 葬在朝鲜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2、(4)√
五、把下列毛泽东的诗句用线连一连。
答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六、下列哪一句是毛泽东的名言?( )
答案:C
【阅读部分】
一、课内阅读。
答案:1、示例:一转眼 一刹那
2、动作、神态 悲伤却又不能表露出来的复杂
3、从这句话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里,他因为失去儿子而悲痛欲绝的样子。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是感动爱国心
答案:1、狂轰滥炸 枪林弹雨 浓烟滚滚
2、这位记者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完全将自己的生死抛诸脑后,其行为真是感天动地。
3、A 4、B
5、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拍摄战争实况的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照片。
第12课*《清贫》巩固练习
【基础部分】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B
二、照样子,结合提示写词语。
答案:
示例:1、高风亮节 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2、一分一秒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3、艰苦 快乐 幸福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答案:
1、一面……一面…… 示例:爸爸和叔叔一面喝咖啡,一面交谈。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答案:1、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2、清贫 洁白朴素
五、课外拓展提优
答案:示例: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等。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徐悲鸿励志学画
答案:
1、(1)只要勤奋、认真地对待所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好这件事情。 (2)比喻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
2、因为当时处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一小部分外国人眼中,中国是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家,因此,这个国家的人也会被别人看不起。
3、C
4、热爱祖国√ 锲而不舍√
七、下列和方志敏一样具有清正廉洁品质的历史人物是( )。
答案:C
八、读一读,将下列关于清正廉洁的格言连一连。
答案: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