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手影成的像 D.海市蜃楼
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光的色散 B.水中的倒影
C.水面“断筷” D.手影的形成
3.如图中能正确描述人看到水中A点的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4.古诗词中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经过大气发生反射而成的像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阴浓”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光”说明月亮是天然光源
5.我市的青年湖公园,是人们夏季消暑纳凉的好地方。绿树成荫,水清可鉴。时而能看到鸟儿在水面掠过,时而能看见鱼儿在白云间游曳。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水可鉴”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
B.鸟儿在水面掠过飞向高空时,它在水中的倒影将变小
C.水中的“白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D.看见水中的“鱼”比实际的鱼的位置高
6.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当入射光线由①到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 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C.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D.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7.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空水池,如下中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在向池中注水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会( )
(6题) (7题) (8题)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在原地不动 D.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8.如上右图所示,小猫没有捉到鱼感到很困惑,这是( )
A.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
B.由于光的反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深了
C.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
D.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
9.2021年7月24日,杨倩以251.8环的成绩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金牌,为中国队收获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下列词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射击时“三点一线”原理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立竿见影 B.如影随形 C.坐井观天 D.海市蜃楼
10.如上右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为AO,折射光线为OC B.入射光线是BO,入射角的大小为30°
C.入射角是∠BOM′,折射角是∠COM D.反射角的大小为60°,折射角的大小为35°
二、填空与作图题
1.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这两个像都是 (填“实”或“虚”)像。
2.一束与镜面成60°角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为 ;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
3.在池边散步,常会看到池塘中的“鱼”在“白云”中游动,看到的“鱼“是光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
4.如下左图甲所示的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为了保护眼睛,小丽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观看日食,如图乙所示,这利用了 成像原理。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 现象。
5.如上右图,渔夫大明的眼睛在A处看到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
(C/D) 处鱼的 (虚像/实像),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 (小于/等于/大于) 入射角导致的. 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 (B/C/D)处.
6.如图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发生了反射与折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反射角。
7.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向这块玻璃,并穿过玻璃进入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折射光线。(要求标出法线)
三、实验探究题
1.小辉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α 0° 30° 45° 60°
反射角γ 0° 30° 45° 60°
折射角β 0° 22° 32° 41°
(1)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 入射角,(前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水中以32°入射角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 ;
(3)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当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4)小辉同学在实验时,当他沿AO方向射入一束光,F光屏上没有反射光和折射光,可能原因是 。
2.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拌,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 。
(2)实验中,可以看到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 现象。若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 。
(3)折射现象生活中的应用很多:
①如图乙所示,钻石闪闪发光的奥秘在于控制切割钻石的角度,使入射光线不穿透下部亭部面,再折射出去。图丙为光线经钻石传播的部分光路图,请补充光传播到E处后的折射光线 。
②在锥形烧瓶里注满水,用胶塞塞紧,用墨汁将锥形烧瓶外面半边涂黑,如图丁所示。把这个烧瓶倒立在阳光下,并使窄缝斜对太阳, (“能”或“不能”)检测到温度的上升;红光以外的区域有红外线,请举出一个红外线应用的实例 。
四、综合题
1.为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小东同学将一细光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既发生了折射现象,又发生了反射现象,如图所示OB是反射光线。
(1)请你在图中画出法线和入射光线,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2)实验中可观察到: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 (填“增大”或“减小”);
(3)通过实验还可以验证,光折射时,光路是 (填“不可逆的”或“可逆的”)。
2.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下面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图甲所示是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图解。
资料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的。
资料2:一般情况,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如图乙所示。
资料3: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导致空气的密度不同。
回答以下问题:
(1)“海市蜃楼”现象中,游客看到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2)请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知识对“海市蜃楼”现象做出初步的解释。
答案
一、1.D 2.B 3.C 4.A 5.D 6.D 7.A 8.A 9.D 10.D
二、1.折射;反射;虚 2.30°;0°;0° 3.折射;虚;反射;虚
4.直线传播;平面镜;折射 5.D;虚像;大于;B
6. 7.
三、1.(1)等于;小于;增大 (2)45° (3)不可能
(4)F光屏绕直径NOM向前或者向后折转了一定角度
2.(1)便于观察光路 (2)反射;50°
(3);能;红外线加热器
四、1.(1)
(2)减小 (3)可逆的
2.(1)虚像
(2)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人的眼睛逆着入射光线看,看到的是景物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