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辩论会上,以下不能用来反驳“电脑时代不需要练字,打字比写字快多了”这一观点的是( )。
A.电脑可打印出各种字体,比人手写的字更规范
B.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练字可加深对汉字的记忆,打字会让人提笔忘字
C.汉字可陶冶人的情操。如果光用电脑打字,人的大脑会慢慢“生锈”
D.你写出来的字代表了你自己,如果用打字来签合同,别人就可以伪造你的“签名”
2.下列对句子中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哪一项?( )
A.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动作描写)
B.“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心理描写)
C.“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语言描写)
D.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动作描写)
3.下列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题目即论点,告诉我们发现真理需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B.赵孟是元代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C.《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篇科幻小说立足于未来,反观现实,充满了奇特想象,又富于生活气息
D.碰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直接上网找答案,减少自己的思考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一样?( )
A.孰为汝多知乎?
B.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C.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柔丽秀美,稳健大方。请根据这些提示,判断下面哪一幅作品是赵孟頫所书?( )
A. B. C.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31分)
6.看拼音,写字词。(6分)
魏老师给我们上科学课的时候,不仅教我们sōu jí( )资料,还引导我们对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进行观察,如到花pǔ( )观察花ruǐ( )的形态,观察紫罗兰花jiàn( )上yán( )酸后颜色的变化,观察qiū yǐn( )的组织结构……
7.课内理解。(4分)
(1)课文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 。
(2)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 、 。每个事例都按照“观察现象→ →相关的发明或发现”的顺序来叙述。
8.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8分)
司空见( ) ( )马观花 全神( )注 追根求( )
见微知( ) ( )而不舍 专心致( ) 鄙夷不( )
(1)意思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的成语是 。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这两句诗的成语是 。
(3)要学好一门语言很不容易,但只要有 的精神,就会有收获。
(4)遇到问题我们一定要有 的态度,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9.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再查查词典验证一下。(6分)
例:走马观花 “走”的意思是跑,整个词语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1)面面俱到 “俱”的意思是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2)能书善画 “善”的意思是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3)反之亦然 “然”的意思是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10.日积月累。(7分)
先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名言填空。(填序号)
A.穷则变, ,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
C.青, 而青于蓝
D.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1)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变通而图存是一种大智慧。这是《周易》中的句子“( )”告诉我们的道理。
(2)公司领导经常勉励科技人员说:“‘( )’,我们要及时反省自己和不断革新,只有自强不息,创新不已,我们的产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满分12分)
11.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围绕着“ ”而辩斗。(2分)
(2)根据文言文内容,补全思维导图。(8分)
(3)结合第(2)题思考:“孔子不能决”的原因是什么?(2分)
(4)这则文言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17分)
12.赏段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练习。(8分)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给本段取一个小标题,下面哪个合适?( )(2分)
A.儿子睡觉的启示 B.阿瑟林斯基的研究
C.睡眠中的眼珠转动 D.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
(2)对本段中心内容的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出发,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B.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D.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3)文中画“ ”的句子写出了阿瑟林斯基心中的一连串疑惑,对于他的这种求知的精神,可以用“( )”来概括。(2分)
A.百思不得其解 B.打破砂锅问到底
C.一问三不知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选段事例证明了本课的什么观点?(2分)
13.儿童与发明(9分)
①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
②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吹出声了。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③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灵感也来自儿童。一次,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家去诊病。由于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的心率,可是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雷内克医生十分为难。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圆木的一头用针刮划,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贴在另一头。出于好奇,他凑上前去,竟清楚地听到了圆木那头的声音。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不久,听诊器问世了。
④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是美国人兰德的发明,提醒他进行这项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儿。一天,兰德和女儿去公园游览。他给女儿拍了许多照片,拍完后,孩子急切地向爸爸要照片。孩子的要求促使兰德花了好多年研究一次性成像问题,兰德终于在1947年成功地研制出一次性成像照相机。
⑤非洲裔美国人毕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机械师。他的儿子是个报童,整日奔波送报,脚踏车上的链条常常脱落,儿子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毕寇用塑胶做了些齿轮,再用木工工具加工,给孩子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用踏板的力量同时带动两个轮子,这种车能畅行于郊外崎岖的小径。
⑥与前几位相似,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 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儿子打落在地。比斯特正要发火,小儿子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他灵机一动,既然碎镜片可以脱离镜架看东西,把它装在眼球上,看东西不是更方便吗 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⑦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发明并不是件高深莫测的事。我们今天的许多“文明奇迹”,最初都源自儿童的创造、发明与奇想。只要你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1)根据短文,下列发明创造都与儿童有关的是哪一项?( )(2分)
A.口琴、听诊器、隐形眼镜、照相机、脚踏车
B.木梳、听诊器、隐形眼镜、照相机、脚踏车
C.木梳、听诊器、隐形眼镜、一次性成像照相机、“两轮传动”脚踏车
D.口琴、听诊器、隐形眼镜、一次性成像照相机、“两轮传动”脚踏车
(2)第③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A.承上启下 B.照应开头 C.埋下伏笔 D.揭示中心
(3)作者运用许多具体事例,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哪个观点?( )(2分)
A.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B.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源于儿童的玩耍。
C.只要你善于发现就一定能成为发明家。 D.任何一个儿童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4)用具体事例表达观点的方法你一定学会了,请列举一个事例来说明“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3分)
五、作文(共1小题,每小题30分,满分30分)
14.习作。
请你以下面的一段话作为开头,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续写下去。题目自拟。
我踏上了时空飞船,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了2070年的未来世界。走下 飞船,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搜集;司空见惯;圃;蕊;溅;盐;蚯蚓
7.【答案】(1)只有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溯源,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提出问题
8.【答案】惯;走;贯;源;著;锲;志;屑;司空见惯;走马观花;锲而不舍;追根求源
9.【答案】(1)全,都;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遗漏。
(2)擅长;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3)这样;反过来也是这样。
10.【答案】变则通;又日新;取之于蓝;不必法古;不必循旧;A;B
11.【答案】(1)太阳何时离我们远何时离我们近
(2)视觉效果 对温度的感知 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中时近 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沧沧凉凉 远者小 远者凉
(3)两小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他们的观点都有事实和常理作为支撑,所以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说服对方,孔子也无法判断孰是孰非。
(4)示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这样会有不同的发现;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12.【答案】(1)B (2)A (3)A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3.【答案】(1)D (2)A (3)A
(4)示例:叔叔体重100多千克,他立志减肥。他每天坚持跑步,一个月下来,减掉了10千克。
【解析】(3)通过读第⑦自然段可以知道,A是正确的,这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4)解答时,要用具体的事例来回答,不要只说观点或结论。
14.【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