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3 09: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库ww.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
听雨声。
百家诗意栖居私享庭院
powwcom
秋风萧瑟,残苻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谈,北雁南飞,秋有形。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资他
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14.故都的秋
郁达夫
学习目标

一、了解散文基本知识,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
二、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
来写故都的秋的。
三、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5~1945)
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氵
浙江富阳
人。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
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
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
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
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
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
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
大同盟成立,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
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
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
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
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
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
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
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
郁达夫(右)、郭沫若
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
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
(中)、斯诺在一起
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
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
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一《故都的
秋》。
郁达夫代表作

短篇小说:
《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
中篇小说:
《迷羊》《她是一个
弱女子》
《出奔》
散文:
《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
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
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
交融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