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课堂同步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堂同步练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3 10:1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形成了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此格局特点不包括( )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无禁区
2.“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邓小平的这段讲话论述了经济特区( )
A.建立的条件 B.发挥的作用
C.发展的过程 D.形成的格局
3.下图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在图中①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开放重庆等沿江城市 D.开放众多内陆城市
4.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A.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B.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C.沿海地区及毗邻港澳 D.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
5.“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这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上述材料评价的是( )
A.开发上海浦东 B.开放沿海14个城市
C.香港澳门回归 D.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6.下图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示意图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 )
A.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 B.多领域、多地域开放
C.形成多层次开放格局 D.旨在开发中部和西部
7.下图反映的史实( )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形成 B.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C.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友谊 D.改善了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8.以下是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三幅漫画由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经济特区获得快速发展 B.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现代中国农村发生巨变
9.1988年后出现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现象,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跨越琼州海峡,涌向海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闯海人”。这一现象( )
A.直接促成最大经济特区的设立 B.体现了国家政策强大的导向性
C.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受益者 D.迈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10.下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对外开放 B.推广包干到户
C.实施科教兴国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关于对外开放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作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三:过去四十年,不论是对外贸易、双向直接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其他国际经济合作项目,中国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具体地,201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10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1.5%,全球排名第一。这相当于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210亿美元外贸总额增长了198倍。
——引自《国际贸易》2018年第12期
(1)依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和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表格A、B处正确的内容,并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归纳指出四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变化与材料二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4)综上所述,请你围绕主题提出一个观点。
参考答案
1.D 2.B 3.A 4.A 5.B 6.C 7.B 8.C 9.B 10.A
11.答:(1)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目的: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2)内容:A.深圳;B.上海浦东。特点:先沿海,后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变化: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关系: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发展。
(4)对外开放是时代的要求;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