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片段教学)
教学目标
1.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英英,抓住变成树的有趣情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2.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愿望,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写出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借助支架,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写出自己会变成什么,初步学习如何表达有趣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了解“变因”,源于愿望
1、成长,就像一棵挂满了奇思妙想的小树。瞧!英英在树下开始了自己的奇思妙想。
PPT展示课文1-4:
请一位同学读读英英所想。其他同学一起读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进入到英英的想象世界。ppt文本的视觉呈现过程中,通过字体大小的变化和凸显,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音量大小和语气变化。
师采访:英英,你为什么想变?
生回答。
师:英英因为不想吃饭,有了变成一棵树的愿望。生活中,什么时候,你也想变?
学生交流分享,指名学生回答,老师相机点拨。
师: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想法可真有意思!其实,这篇课文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播放微课:“顾鹰创作背景”
生交流:顾鹰从生活中的小愿望出发,创作了这个故事。
师:原来,想象不是凭空而来,可以从“内心愿望”开始。
(打开愿望的开关,关于变得想象就可以源源不断。)
板书:内心愿望
【设计意图】联系作家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想象源于孩子们内在的生命体验和真实的生活经验,愿望可以源于生活中的烦恼,可以源于内心的梦想,可以源于对世界的好奇。
二、品读“变化”,感受神奇。
师:英英的愿望实现了吗?哇!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PPT示“变的过程”文段
(变成树)“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师:“我”变成树的过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为什么?
师:自由读一读,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预设1:人身上能长出树枝。
预设2:我居然能变成一棵树。
预设3:我从“冒”字看出树枝生长的速度很快。
预设4:老师觉得英英身上冒出树枝的感觉也很有意思。来,读!
师:你们有过痒痒的感觉吗?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个词(生读)
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作者把人的感觉和树枝生长的特点融合到一起,把变的过程写得很神奇。(生齐读)
PPT展示句式对比(去掉变的过程):
师:瞧!老师把什么藏起来了?读!这样有什么不同?
预设1:这样就没有神奇的感觉了。
预设2:把“我”是怎么变的过程给去掉了。
师:是呀,我们的想象不仅要大胆、丰富,而且要清楚。你发现了课文中想象的秘诀。
是呀,把想象过程写具体,这样很有画面感,这样读起来好像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师:大胆想象,如果你也会变,会怎么变呢?和同桌说一说变的过程吧.
(生交流,师随机点评。)
三、课堂练笔,放飞想象
师:你们就像小作家,把变的过程说具体了,让人觉得神奇极了!
现在就把你的奇思妙想变到习作纸上吧,完成“为什么变”和“怎么变”的过程。
(播放轻音乐、希沃展示倒计时功能。)
学生完成习作后,用希沃视频展台功能,教师展示学生优秀习作,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前面的交流分享和习作纸的设计,是为孩子从“想写”到“会写”搭设支架。学生当堂练笔,将方法进行实践,当堂发现优秀范例分享,发现问题修改,实现课堂生成。轻柔舒缓的轻音乐播放,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倒计时的运用,引导学生写作时把握和安排好时间。利用实物展台功能展示学生习作,引导学生规范习作,在评价中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提出修改意见,以帮助学生发掘写作潜能,形成习作能力,更好地发展自己。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