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 7 个生字;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 PPT 课件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有了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比如能把古诗字音读准确, 能结合生活实际、借助注释及学习资料袋理解古诗。但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把一些所学知识、各种学习方法结合起来帮助学习,理解存在单一性,所以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边学边总结学习方法,以助于以后的学习。
教学内容分析:《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 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景色。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一、导入:
1.出示课件,课前谈话,回顾古诗“四读法”:一读:读通顺 二读:知大意 三读:解诗意 四读:悟诗情
2.揭题导新: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一课的第二首诗《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苏轼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3.看古诗朗读视频,欣赏美景,跟读古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四读”古诗
(一)、一读:读通顺(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1.出示课件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指名读古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二)二读:知大意(了解诗人、写作背景,试说诗意)
1、知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ft(今属四川省眉ft 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作品。
2、知背景: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和苏轼是好朋友。《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惠崇的鸭戏图题的诗。
3、说诗意:出示课件图画,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图画以及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若有不理解的词作上记号。
(三)三读:解诗意(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1.出示课件朗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符号)
2. 思考讨论: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出示课件春江晚景图,交流汇报: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 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 的想象)。
(四)四读:悟诗情(总结诗意,体会诗情)
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成功地再现了画中江南早春时节的
,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
之情。
三、 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四、感情朗读,读出韵味,当堂背诵。播放课件音乐
五、课堂延伸描写春天的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刘方平《春怨》
六、课堂检测。
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huì chónɡ tún lú yá
豚 芦 芽 惠 崇
2、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反思: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媒体资源:漂亮的图片、规范的朗读,采用“古诗四读法”,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学习古诗,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思路,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进入诗的意境,深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四读法”思路清晰,方法简单易操作,学生易掌握,对学生以后学习古诗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