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3 10:1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主要事件
3.掌握概括文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主要事件
2. 掌握概括文意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有着不同的风采。古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现有坚定从容,带着中国红的信念回归祖国的孟晚舟女士。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少年周恩来为国读书的故事。——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题中的“崛起”是什么意思吗?
出示词典中“崛起”的解释,①(山峰等)突起②兴起。在这里应该是第2个解释“兴起”
是的,“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兴起而读书,这是我们周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的远大志向,那时的他只有12岁。是什么原因让他小小年纪,就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怎么样?读完了吗?老师可要检查你们的学习成果啦
3.这些生字,你们认识吗?
(1) “崛、范、魏、晰、效、淮、惑、惩、斥”自己试着读一读
对着拼音看,你们读对了吗? 要注意“淮、惩、斥”这三个字的读音
(2) 将这些字放进词语中,你们还会读吗?
“模范、魏校长、清晰、效仿、淮安、疑惑、惩处、训斥”注意这有两个多音字“模、处”在文中还有两个多音字不容易读准。
(3)“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学生读一遍)遇到多音字时,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读音。
第一句话中的“为”表示原因,所以读作第四声。
联系上文,我们知道伯父告诉周恩来,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不能去,所以周恩来是瞒着伯父去的,就是不让他去,所以也是读作第四声。(你们看句意定音是个好方法,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4.再来看看写字表中的生字,其中“肃”的笔顺比较特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尤其是最后四笔,让我们跟着笔画,把肃字书空下。
5.课文中藏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连一连:
“修身课”——提高品德修养的一门课
“光耀门楣”——使整个家族都显要。同时可以联系它的近义词“光宗耀祖”来理解。
“当效此生”——此生表示的是周恩来,魏校长让其他同学跟周恩来学习,做个志向远大的人
如果还有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下面,让我们将这些自此朋友送回课文中。
三、初读课文,概括事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在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课文讲了几件事,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呢?提示大家,可以从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入手。
2.我想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请同学说说——
3.课文一共讲了三件事,借助第11、15段提示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将这三件事划分出来。那每件事讲了什么呢?我们来概括第一件事的内容。请同学讲——并请同学进行评价
这件事中出现的人物较多,比较繁杂,怎样概括才能更准确、简洁呢?
我们可以抓住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的言行进行梳理,同时排除次要人物的干扰。
4.打开任务单,借助表格进行梳理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的言行
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
第三件事情
请同学根据表格说说第一、二、三件事。(抓住事情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的言行就能把握事情的主要内容。
5.接下来,该如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楚呢?有的同学说把这三件事连起来不就是了吗?请你们自己试着说一说。(学生自由说——)
6.怎么样?发现问题了吗?是不是把这三件事连在一起并不容易。
是的,要想说清楚多件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事件中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想,这三件事中,哪件事是结果?哪件事是原因?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第一件事是结果,第二、三件事是原因,课文并不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而是先写结果再写原因)
知道他们是因果关系,我们就可以借助连接词“之所以……是因为……”从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7.那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说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呢?请同学们把这三件事的时间进行排序,然后把排好的时间顺序排起来。
理清了时间顺序后,我们就可以借助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把这三件事连起来,按照事情的发展先后顺序把文章主要内容连起来了。
“十二岁那边——一个星期天——新学期开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我们梳理一下,当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情时,我们可以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然后再理顺事情之间的关系,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这个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最后,老师带来了一个小片段,我们来看看。
这篇课文发生的事情已经距离我们一百多年了,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呢?这还需要同学们课后去查阅当时的社会状况,还可以查阅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比如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并交流查阅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