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3 11:1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一、说教材
五、说教法与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二、说学生情况
四、说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七、说版书设计
本诗要说的七个版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五首》中的第三首诗歌,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在成都浣花溪畔时所作,以茅屋为题,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爱及天下的博大胸怀。这首诗是《诗五首》中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最能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学习本诗,能让学生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更能得到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情况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感悟”。因此,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必不可少。本诗面对的学习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历史与知识水平的限制,对这首古代诗歌的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鉴于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以当代导游的身份介绍背景,拉近和学生的时代距离。
(2)、采用“三步读诗”的方法来完成对文本知识的学习。
(3)、用拓展延伸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运用“三步读诗法”,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②提高学生朗诵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读和创设情景来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结合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所以我把教学重点定为:学习运用“三步读诗法”,了解诗歌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是教学难点。
(一)说教法
1、创设情境法
2、三步读诗法
3、迁移拓展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诗歌的主题,在朗读中获得感悟,在动手中获得创新,我将采用以下三种 教法:
围绕目标,我将以个人或小组学习活动为基本方式,引导学生运用“三步读书法”,在读中感悟。在探究中训练思维。
(二)、说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我设置了三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走近作者
(二)三步读诗,读懂内容,读出情感,品出主题
(三)拓展延伸,练笔感悟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走近作者(“导游”介绍)
扮演一名四川导游的身份来导入课堂。介绍诗歌背景,了解作者。
---------引出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媒体展示板书)
通过讲四川话的导游身份的扮演,目的在于创设学习本诗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添课堂趣味,缩短课文内容与学生间的时空距离,为深入学习、体会诗歌内涵作铺垫。
(二)三步读诗,把内容读懂,读出情感,品出主题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置了“三步读诗法”来作为教学的第二环节。
第一步:音读
读准字音,分清节奏
先让学生明确音读目标:读准字音,分清节奏。接着让学生自由读诗,理清字词读音、节奏(媒体展示)。再由班上朗读最好的学生代表朗读,鼓励学生评价和质疑。
音读环节让学生读顺诗歌,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为下面的意读、情读做铺垫。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怒 号 挂 罥 长 林梢 庇 护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 坳
飘 转 俄 顷 丧 乱 广 厦
见 此屋
zhuǎn
shà
qǐnɡ
xiàn
sānɡ
háo
juàn
chánɡ


chónɡ
qīn
ào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读节奏划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 /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第二步:意读
第二步:意读
意读目标: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给图画加小标题、重点字词含义解释、品析词句)
设计特点:强调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步:意读
学生活动:
1、给图画加小标题。
该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把枯燥的文字用形象可感的图画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学习激情
长:高。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见:同“现”, 出现
突兀:高耸的样子
2、重点词义解释。
重点字词意思的疏通是读懂文本,理解诗歌主题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3、品词句
“怒”、“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这几个词妙用。
体 会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为何而叹…… ?
品 析

“铁” “麻”二字妙用
“长夜”的双关含义?
在各诗节中进行体会字词的妙用、品析句子的含义、思考质疑这几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突出对诗歌词句重难点的突破。
第三步:情读
秋风破屋-------悲痛
群童报茅-------无奈
夜雨湿屋-------忧思
祈求广厦-------期盼
情读目标:把握情感 理解主题
情感是沟通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所以我将再次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文章主题。所以我让学生找出各诗节的朗读情感,找出全诗的主旨句。并让学生背诵下来。
第三步:情读
期盼广厦 心怀天下 忧国忧民
(三)、拓展延伸,练笔感悟
“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为能进一步感悟杜甫的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我设置了“拓展练笔”的教学环节,
以“ “我想对老杜说……”的形式让学生说想法写感受。
3分钟时间把你想说心里话写出来……让学生代表起来读自己的心声。
接下来
老师作结:在这也想对杜甫说几句:
今有广厦千万间
庇得寒士尽开颜
老杜还魂见此景
定又挥毫写新篇
老师示范作诗,增添学诗氛围。
1.能背诵这首诗
2.收集一些你知道的忧国忧民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布置课外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秋风破屋
——
群童抱茅
——
夜雨湿屋
——
祈求广厦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忧国忧民
七、说教学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新颖,独特,清晰、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文章主题。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诗文,把握诗歌主旨。
总之,我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课件适时呈现相关情景,而采用的“三步读诗法” 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结
谢谢各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