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选择题
1.1913年,沙皇俄国的粮食产量为8600万吨,而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只有7870万吨,比1913年下降了8.5%。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人均粮食产量为540公斤,1953年只有433公斤,下降了20%。这说明( )
A.苏联粮食产量的持续下降 B.农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
C.战争严重破坏了苏联经济 D.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现
2.1952年,苏联的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然而,1952年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有时候还没有一战前的粮食产量高。这一现象可说明苏联( )
A.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B.机械化导致劳动者积极性降低
C.在美苏争霸格局中处于劣势 D.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效十分显著
3.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他还到处提倡种植玉米,但很多地区却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材料表明苏联( )
A.经济建设考虑到民生 B.领导人的科学素养低
C.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 D.注重引进国外技术
4.下表所示的内容是苏联的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其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6年 127.6
1957年 105.0
1958年 141.2
1959年 124.7
1960年 133.2
A.赫鲁晓夫改革的不彻底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弊端
C.赫鲁晓夫种植玉米运动的失败 D.美苏争霸影响农业的发展
5.1962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以生产原则改组各州和加盟国的苏共领导机构,具体原则是:以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科研院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联合起来建一个工业党组织,以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农业院所及相关农业加工企业等归属于农业体系的生产单位联合起来建一个农业党组织。这一主张客观上( )
A.扩大了基层的管理自主权 B.加剧了管理上权责不清
C.破坏了苏联共产党的团结 D.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6.1964年10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取消对集体农庄庄员、工人和职员个人副业的不合理限制的决议》。苏共中央委托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和部长会议,审议和解决关于取消最近几年实行的对集体农庄庄员、工人和职员个人副业中生产农产品的限制的问题。这一举措( )
A.有利于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D.加强了党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7.1966年10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批准了《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生产条例》,两个文件的核心是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这表明,当时苏联( )
A.正在实施经济领域的改革 B.工业生产取得巨大的成就
C.否定对经济进行集中管理 D.发生了严重社会经济危机
8.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苏联比斯大林时期要强大得多,但新国际形势下的新选择,也让其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风险,更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此时的苏联更能够理解美国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好多感受。据此可知( )
A.美国从遏制苏联中获得了更多安全 B.美国的战略收缩增加了苏联的安全
C.苏联的霸权行径影响了其国家安全 D.苏联的经济改革增大了其安全风险
9.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钢铁、石油、煤炭、水泥、化肥、拖拉机等重工业产品产量上居世界首位,在常规武器、核武器以及航天技术方面可以与美国抗衡。这主要得益于( )
A.苏联工业化实现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0.对下图漫画中的改革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 B.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使苏联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 D.导致社会主义阵营遭受沉重打击
11.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2.1990年,苏联学者波罗霍夫斯基指出:苏联的经济发展不存在道路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很多工厂,但却从来不去关注工厂的运转情况。苏联国营企业规定,企业的活动一切为了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可见,当时苏联( )
A.传统产业升级动力不足 B.存在经济运转不灵的问题
C.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显现 D.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13.1950年,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工人自治,几乎取消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南斯拉夫的改革( )
A.使其摆脱了苏联的影响 B.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C.走向“福利国家”道路 D.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
14.1966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国家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但改变了过去中央通过各部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指标的做法,计划只对政府和经济管理机关有压力。通过改革,1967~1974年国民收入比50年代增加4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7倍。由此说明,这一改革( )
A.突破了苏联模式束缚 B.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C.取得了显著经济成效 D.完善了计划经济体制
15.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责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这说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
A.努力建设福利国家 B.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C.抛弃了马克思主义 D.力图摆脱苏联强权政治控制
16.东欧民众在评价东欧剧变之前的社会时说到:“过去那种‘领袖们’向‘普通老百姓’指导应当如何生活的时代结束了,在20世纪,那些人打着‘帮助普通老百姓’的旗号,施行了最恶劣的专政。”由此可知,东欧在这一时期( )
A.民众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B.国家主权受到苏联威胁
C.封建专制制度尚未解体 D.体制僵化引发民众不满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二 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派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傣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执政生涯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2)据材料二,概括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局限性。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基于当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状况,肯定了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变革基本完成之后,斯大林肯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继续存在的必要性。斯大林在谈到这时候的商业特征时说:“苏维埃商业是没有大小资本家参加的商业,是没有大小投机分子参加的商业。这是特种商业,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而只有我们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制度发展条件下才实行的商业。”
——摘编自闻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最高也只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4,谈不上对外开放。在70年代初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苏联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虽然在70年代至80年代的前几年,它的一些重工业部门产量仍居世界首位,但电子工业等高科技部门则非常落后。由于其传统的产业部门得不到高技术的支持,1976年苏联每亿度电所消耗标准燃料比日本高46.4%,每吨钢所消耗标准燃料高140.3%,每吨铁高164.6%。
——摘编自伏广存《冷战与苏联解体关系论析》
材料三 1986年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要求以新技术装备的机械设备全面更新生产性能低下的老朽设备,然后用这些新的机械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为此,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生产资料的机械制造部门,而把消费资料的生产放在一边。这实际上仍在苏联传统经济模式里原地打转。
——摘编自赵文飞等《大国角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苏联商业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种商业模式形成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20世纪70—80年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新的经济政策”仍在苏联传统经济模式里“原地打转”。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农业1953年比1913年还下降了,结合所学知识,这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之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发展所导致的,苏联模式在苏联长期存在日益僵化,所以出现了材料的现象,D项正确;苏联粮食产量不是持续下降,而是波动性变化,排除A项;农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战争破坏了经济,1950年恢复到战前水平了,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说明生产关系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A项正确;制约劳动者积极性的是生产关系,排除B项;美苏争霸格局形成于50年代中期,而不是1952年,排除C项;苏联机械化水平较是工业化的结果,但粮食的产量效果不佳,与工业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盲目提出赶超美国的口号,到处提倡种植玉米,严重忽略了苏联的国情和经济规律,导致改革失败,表明其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C项正确;经济建设考虑到民生与玉米运动的失败不符,排除A项;领导人的科学素养低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苏联注重引进国外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从材料数据看出,苏联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赫鲁晓夫改革不彻底,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A项正确;斯大林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种植玉米运动的失败,排除C项;美苏争霸与苏联粮食总产量变化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62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以生产原则改组各州和加盟国的苏共领导机构”,可知赫鲁晓夫的主张是对工农业进行分类管理,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工农业是有部分重叠环节的,这一主张会加剧管理上的权责不清,B项正确;材料中的调整,是对苏共领导机构的调整而不是基层管理权的调整,排除A项;“破坏团结”,表述夸大,排除C项;材料中的改革措施,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于取消对集体农庄庄员、工人和职员个人副业的不合理限制的决议》”、“取消最近几年实行的对集体农庄庄员、工人和职员个人副业中生产农产品的限制的问题”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计划经济有哪些束缚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不同行业之间的结构调整,材料重点强调农业,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集中领导,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66年是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共中央通过两个文件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这是苏联在经济领域的改革,说明正在实施经济领域的改革,A项正确;材料中的两份文件表明苏联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与工业生产取得的成就无关,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排除C项;当时苏联并未发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军事工业尤其突出,综合国力增强。在当时美苏争霸中,苏联采取攻势,但苏联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行径遭到不少国家的反感和反对,因而苏联“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风险”,C项正确;在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遏制苏联,苏联采取反制措施,并非获得更多的安全,排除A项;针对美国的战略收缩,苏联实行对外扩张,加重经济负担,使苏联陷入困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苏联的经济改革增大安全风险的信息,排除B项。故选C项。
9.【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的很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这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放在了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上,C项正确;苏联实现工业化是前面两个五年计划,时间不对,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农业,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漫画中的“多党制、苏联、改革、私有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缓解危机,排除A项;苏联没有形成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导致苏联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可知,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这使得原来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雪上加霜,忽略了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苏联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只是一个诱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我们建立了很多工厂,但却从来不去关注工厂的运转情况。苏联国营企业规定,企业的活动一切为了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可得出苏联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棍 ,因此存在经济运转不灵的问题,B项正确;材料与传统产业升级无关,排除A项;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显现在之前就已经有,排除C项;材料与全球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南斯拉夫改革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整,这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东欧国家一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排除A项;南斯拉夫改革意图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并未放弃社会主义方向,排除B项;福利国家也就是国家实施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但是材料未涉及分配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改革,1967~1974年国民收入比50年代增加4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7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的改革,给了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国民收入提高,取得了显著经济成效,C项正确;匈牙利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没有突破苏联模式束缚,排除A项;匈牙利并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认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有害而需要改变。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东欧国家实行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恢复经济后,该体制的弊端也阻碍东欧国家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各国开始对体制进行改革,捷克斯洛伐克也进行了改革。B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福利国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抛弃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材料提到经济方面,未涉及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在20世纪,那些人打着‘帮助普通老百姓’的旗号,施行了最恶劣的专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前,民众对于国家体制的不满,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东欧民众生活水平,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封建专制制度早已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大面积推广玉米种植。
(2)态度: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虽然都开展了改革,但是都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解析】(1)如何:根据“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得出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和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根据“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得出大面积推广玉米种植。
(2)态度:根据“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傣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可以看出是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根据所学可得出虽然都开展了改革,但是都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18.【答案】(1)特点:排除私人经营。
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业的思考;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及苏维埃制度的确立。
(2)问题: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传统产业物耗高浪费严重。
原因:冷战的影响;没有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苏联改革问题重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对外交往少,不利于吸收先进成果。
(3)说明: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即消费资料的生产,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投资重点是机械制造业,仍旧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是没有大小资本家参加的商业,是没有大小投机分子参加的商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排除私人经营。历史原因:根据材料“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变革基本完成之后”,联系所学可得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根据材料“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基于当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斯大林在谈到这时商业的特征时说”等,可得出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业的思考;根据材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而只有我们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制度发展条件下才实行的商业”,可得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及苏维埃制度的确立,联系所学,这一历史原因还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有关。
(2)问题:紧扣产业发展回答,根据材料“电子工业等高科技部门则非常落后”,可得出高新技术产业落后;根据材料“1976年苏联每亿度电所消耗标准燃料比日本高46.4%,每吨钢所消耗标准燃料高140.3%,每吨铁高164.6%”,可得出传统产业物耗高浪费严重。原因:根据材料“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苏联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可得出没有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根据材料“勃列日涅夫时期”联系苏联改革的历史,可知苏联改革问题重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根据材料“苏联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最高也只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4,谈不上对外开放”,可得出对外交往少,不利于吸收先进成果;联系所学,可得出冷战的影响。
(3)根据材料“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生产资料的机械制造部门,而把消费资料的生产放在一边”,可知,戈尔巴乔夫没摆脱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为农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是消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