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04 07:3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硫化氢(化学式为H2S)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性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可知硫化氢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无色 B.有刺激性气味 C.可燃性 D.密度比空气大
2.(2021·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既是中和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C.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D.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3.(2021·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物质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种类④分子种类⑤原子种类⑥原子数目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4.(2020·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面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A.氧化汞由汞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生成汞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5.(2019·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鞭炮爆炸发声 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 D.电水壶通电放热
二、填空题
6.(2021·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碳排放”是目前被认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碳排放”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1)化石燃料是指煤、______、天然气。
(2)“碳捕集”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其中一种方法是用加压水洗法捕集CO2,原理是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传统的高炉炼铁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同时还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如果利用氢气替代一氧化碳,产物是水,炼铁过程绿色无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谈谈你日常生活中的做法:______(写一条即可)。
7.(2021·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古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通过化学变化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在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生活条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松花蛋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美食,其制作方法在明末戴羲的《养余月令》中就有记载。制作配方中用到纯碱、熟石灰,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强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和煤饼装入炼锌罐,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炉甘石中的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煤炭又与生成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得到锌。
8.(2020·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化学和化学工艺历史悠久、成就卓越,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1)东汉《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叙述的是用硫酸铜和铁反应制取铜,这是湿法炼铜的最早记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填反应类型)。
(2)西晋《蜀都赋》中有“火井沈荧于幽谷,高焰飞煽于天垂。”描写的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的现象,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9.(2020·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CO2是如何被发现的?化学家又是如何研究它的性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1)17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研究发现,木炭燃烧后,有灰烬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另外他还在地窖、洞穴等地发现过这种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和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2)1755年,英格兰化学家布莱克做了如下实验:煅烧白垩(石灰石),将煅烧生成的固体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与煅烧生成的气体又结合成白垩。他将这种固定在白垩中的气体叫作“固定气体”。实验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③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实验测得: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能溶解比1体积稍多的“固定气体”。1774年,德国化学家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CO2的水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微红色。当时已经发现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卡文迪许和伯格曼两位化学家的实验说明CO2不仅能溶于水,还可与水反应。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0.(2019·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根据你对“化学”这门科学的认识解答以下问题: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推断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组成。
(2)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而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物质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②氢氧化钠干燥气体 ③天然气作燃料 ④用铜制作导线
(4)以下符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O2=CO2 ②A1+HCl=AICl3+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11.(2019·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含氮元素的物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N2、NH3、HNO3等都是常见的含氮物质,其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如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制取液氮时,在氮气液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的大小 ②分子的质量 ③分子间的间隔 ④分子的数目
(3)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氮"指氮元素)。某些生物(如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就具有固氮作用。经田间试验测定,一亩大豆可固氮8kg,相当于施用____________kg(保留整数)尿素[化学式为CO(NH2)2]。
(4)下面是在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9·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依据对初中所学四种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结合下列化学方程式,比较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1)一定有变化的是_______(填反应类型.下同);(2)不一定有变化的是____;(3)一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
①CO2+H2O=H2CO3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 ④
⑤NaOH+HCl=NaCl+H2O ⑥
三、计算题
13.(2021·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很早就将草木灰用于工农业生产。工业上,在陶瓷业中有“无灰不成釉”的说法,即没有草木灰的参与,就得不到覆盖在瓷器表面晶莹剔透的釉层;农业上,把木材、秸秆燃烧后的“灰”施给田地,可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抗倒伏的能力。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K2CO3),其他成分不溶于水。常温下,将30g草木灰经过溶解、过滤,得到澄清的碳酸钾溶液,再与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2g白色沉淀。(提示:K2CO3+CaCl2=CaCO3↓+2KCl)请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4.(2020·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蛟龙号”是我国研制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供氧装置。过氧化物供氧是一种常见的供氧技术,原理是用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若用这种方法制取96g氧气,则至少需要多少克过氧化钠?
15.(2019·山东德州·中考真题)在进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前,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通过计算得知:这些氧气的总质量约是16g。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锰酸钾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硫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性气体,物质的颜色、气味和密度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
2.D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即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的中和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正确;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选项正确;
C、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选项错误,故选D。
3.C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因此②③⑤⑥正确。
故选C。
【点睛】熟练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与“六不变”、“两个一定变”和“一个可能变”,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
4.B
【详解】A、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错误,不符合题意。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不发生变化,因此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正确,符合题意。
C、由图片可知反应前是由氧化汞分子变成了氧分子和汞原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生成汞和氧气的质量比是(4×201):(4×16)=201:16,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选择B。
5.D
【分析】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鞭炮爆炸发声,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
B、蜡烛燃烧发光,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煤燃烧火力发电,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电水壶通电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D。
6.(1)石油
(2)增大
(3)
(4)步行(或乘公交车出行,纸张双面使用)
【解析】(1)
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
(2)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增大;
(3)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低碳生活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此,我们可以少开私家车,多步行,乘坐公交,纸张双面使用等等。
7.(1)Na2CO3+Ca(OH)2=CaCO3↓+2NaOH
(2)
【解析】(1)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两者混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
(2)
炉甘石中的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即碳酸锌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8. 置换反应
【详解】(1)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
(2)甲烷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9. 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该气体长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易沉到低洼处,故填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由图可知,实验②中所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分解生成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O=Ca(OH)2;
由图可知,实验③中所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到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2=CaCO3↓+H2O。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H2O=H2CO3。
10.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①②④ ③
【分析】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详解】(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推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
(2)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而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微观解释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 ①氢气填充探空气球,利用氢气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①正确;
②氢氧化钠干燥气体,利用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②正确;
③天然气作燃料,利用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③不正确;
④用铜制作导线,利用其导电性,故④正确。故选①②④。
(4) ①C+O2=CO2没有反应条件,故①不正确;
②A1+HCl=AICl3+H2↑,未配平,故②不正确;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配平正确,故③正确。故选③。
【点睛】化学方程式要标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11. (或氨气) ③ 17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1)N2、NH3、HNO3等都是常见的含氮物质,氮气中氮的化合价为0,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其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物质是(或氨气)。
(2)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如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微观角度分析:制取液氮时,在氮气液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故选③。
(3)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氮"指氮元素)。某些生物(如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就具有固氮作用。经田间试验测定,一亩大豆可固氮8kg,相当于施用

(4)在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详解】①化合价没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②有单质参加反应和有单质生成,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置换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则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1)一定有变化的是置换反应。
(2)不一定有变化的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3)一定没有变化的是复分解反应。
13.解:设30g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则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答: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2%。
【分析】碳酸钾与足量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已知生成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根据化学反应中碳酸钾和碳酸钙的质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详解】见答案。
14.468g
【详解】解:设至少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x=468g
答:至少需要468克过氧化钠。
15.158g
【分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
【详解】设反应消耗的锰酸钾的质量为x


答:至少需要准备158g高锰酸钾。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