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D.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2.(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C.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54g氧化镁
3.(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海水晒盐
4.(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汁 B.木柴燃烧 C.湿衣晾干 D.酒精挥发
5.(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6.(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7.(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B.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8.(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二、填空题
10.(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1.(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2)制备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3)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填溶质名称)来止痒。
(5)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_____(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12.(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盐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阳离子 OH- Cl-
H+ 溶、挥 溶、挥
Na+ 溶 溶 溶
Cu2+ 不 溶 —
Ca2+ 微溶 溶 不
(1)如果反应①中金属为铝,选用的盐是_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③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3.(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源,硅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4)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 +2H2O=2KOH+X+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14.(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酸、碱、盐及金属的知识网络如图(图中“一”两端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利用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某运送硫酸的罐车发生侧翻,造成硫酸泄漏,为防止造成腐蚀和污染,用熟石灰进行处理。这是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某同学利用反应⑤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锌粒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5.(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话、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如图所示,a、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资源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
c.洗脸擦肥皂时不关闭水龙头
16.(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1)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要科学使用消毒剂。常用消毒剂中有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载运工具亮相北京冬奥会。氢燃料电池利用氢气和氧气在铂(Pt)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从环保角度看,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
(3)“感知宇宙奥秘,放飞航天梦想”,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太空授课,实验中用到了小苏打,其化学式为_______。
(4)铜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其反应原理:,其中X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17.(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节能减排中“减排”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三、流程题
18.(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处理黄铜渣(Cu、Zn、ZnO、CuO和杂质)废料时,通常将其转化为硫酸锌和铜等有价产品。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资料:;;
(1)物质B的化学式是___。
(2)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填仪器名称)。
(3)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19.(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芯片、光导纤维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有者十分重要的作用,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制造光导纤维要用到高纯二氧化硅,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可以分别制备高纯硅和商纯二氧化硅(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硅是地壳中元素含量居第二位的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其中SiO2发生了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反应②和反应③都属于置换反应。工艺流程Ⅰ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工艺流程Ⅱ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四、计算题
20.(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生铁样品,分四次加入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氢气质量/g 0.2 m 0.2 0.1
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m=_____。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1.(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试计算:
(1)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2)生成128 g甲醇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2.(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用该牙膏的摩擦剂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假设产生气体全部逸出)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则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不变,故A正确;
B、催化剂能加快或抑制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则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则氧气的质量相同,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减弱,pH值变小,但是不可能小于7,故C不正确;
D、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铝的金属性比铁强,反应速度快,反应的关系式为,,则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铁要多,故D不正确。故选A。
2.D
【详解】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A正确;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选项B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选项C正确;
D、镁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24g镁与16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40g,氧气有剩余,不能生成54g氧化镁,选项D错误。故选D。
3.B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B
【详解】A、水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木柴燃烧过程中有新的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湿衣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等虽然含有碳元素,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所以仍归为无机物,推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会生成铁的单质,由于反应前没有单质参加,不属于置换反应,推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由于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推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有机物、置换反应、溶液、化合物概念的理解。掌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B
【分析】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
【详解】A. 该反应的反应物有2种,不是分解反应。
B.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1种,生成物是3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
C.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2种,不是分解反应。
D.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2种,不是分解反应。
故选:B。
7.B
【详解】A.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故选项正确;
B、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溶液的质量,先增加,待溶液饱和后,质量不再增加,但是开始时溶液质量不能为零,故选项不正确;
C、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和,所以开始时固体质量增大;反应结束后,由于此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体质量就不再改变;所以整个实验过程固体质量会先增大,然后不变,故选项正确;
D、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二氧化锰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因此最终氧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由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伴有能量变化,但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阴离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中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共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C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就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B、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有沉淀生成,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和氯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气体,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H2 温室效应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1)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氢气,丙是甲醇,丁是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氢气,丙是甲醇,丁是水,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氢气,化学式为H2。
(3)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中无二氧化碳,故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1. 压强 +4 NaCl 醋酸 SO2
【分析】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1)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打开可乐瓶盖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从而大量溢出,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反应后有1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则X中含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Cl。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显碱性,可以涂抹酸性物质中和,故可涂厨房中的醋酸来止痒。
(5)煤中含有硫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则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点睛】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12. CuCl2 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生成
【详解】(1)如果反应①中金属为铝,选用的盐是CuCl2,因为铝比铜活泼,且氯化铜溶于水,铝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
(2)若反应②、③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②、③是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一定有沉淀生成,故反应实质是: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生成;
(3)反应④为酸与盐的反应,如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 Si Na+ +4 H2O2
【详解】(1)硅的元素符号为Si;
(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故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
(3)根据化学式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填+4;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后X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2
14.(1)H2SO4+Ca(OH)2=CaSO4+2H2O
(2) Cu Zn+CuSO4=ZnSO4+Cu 。
【详解】(1)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得到无色滤液说明滤液中无硫酸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化学式Cu),无法确定是否有锌剩余。化学方程式为 。
15.(1)肥皂水
(2) 2:1
(3)c
【详解】(1)鉴别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多浮渣的是硬水。
(2)水电解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不是质量比)是1:2,故a、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用淘米水浇花 ,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能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b.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能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c.洗脸擦肥皂不关上水龙头会浪费水资源。
故选c。
16.(1)+1
(2)无污染
(3)NaHCO3
(4)CO2
【解析】(1)
O元素通常显-2价,Na元素通常显+1价,而化合物整体化合价显0价,设次氯酸钠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1,故填+1;
(2)
氢气和氧气在铂金属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其反应产物仅为水,对环境无污染,故填:无污染;
(3)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
(4)
根据化学和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一致得知,反应前各原子种类及个数为:2Cu、2H、3O、X,反应后各原子种类及个数为:2Cu、2H、5O、1C,两者比较得知,反应后比反应前多1C、2O,而一个C原子和2个O原子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17.(1)CH4
(2)
(3)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详解】(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指氢气、乙是指二氧化碳、丙是指水、丁是指甲烷,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CH4;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等。
18. Zn 过滤 漏斗
【分析】黄铜渣经过过程Ⅰ去除杂质后留下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溶液加入过量B后,生成最终产品溶液E,硫酸锌,因此B为锌;固体C中存留剩下的B(锌)和铜,加入适量的D生成最终产品溶液E,因此D是硫酸,发生的反应是。
【详解】(1)B为金属锌,化学式为Zn;
(2)过程Ⅱ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因此其操作名称是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洞,因此此处填漏斗。
(3)过程Ⅲ中是D(硫酸)与金属锌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19.(1)非金属
(2)还原
(3) HCl、Cl2
【详解】(1)硅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
(2)二氧化硅在反应中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
(3)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物质可循环利用。从流程中气体A和气体B既是原料又是产物可循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粗硅与气体A反应生成SiHCl3,SiHCl3与氢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i和气体A,所以气体A是化合物,含有氢、氯元素,是HCl。气体B和硅反应生成SiCl4,SiCl4和氧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气体B,所以气体B是单质,含有氯元素,是Cl2。
工艺流程Ⅱ中反应③是SiCl4和O2反应生成SiO2和Cl2,化学方程式为。
20.(1)0.2
(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
【详解】(1)由第1次、第3次的数据分析加50g稀盐酸生成0.2g氢气,第四次生成0.1g氢气是因为铁不足,故第二次甲50g稀盐酸也生成0.2g氢气,故填:0.2。
(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
21.(1)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6=3:1:4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相同,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22.(1)4.4
(2)解: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10%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详解】(1)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反应变化,则二氧化碳的质量=15g+73g-83.6g=4.4g;
(2)见答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