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酸和碱、中和反应,盐和化肥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酸和碱、中和反应,盐和化肥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04 08:1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酸和碱、中和反应,盐和化肥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波尔多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待溶液澄清后,再放入一个表面光亮的铁钉,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B.铁钉表面有金属钙析出
C.有无色气泡放出
D.该实验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2.(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B.滴入适量Cu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C.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D.测得混合液中Na+与的个数比为2:1
3.(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试样X由FeO和CuO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若全部的粉末Y和全部的溶液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6.4g,则每份试样X中CuO的质量为
A.4g B.8g C.16g D.32g
4.(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是
A.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c点和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D.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5.(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 B.加热碘固体,出现紫色蒸气
C.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和腈纶线 D.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生石灰
6.(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用滴管滴加液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测定溶液的pH
A.A B.B C.C D.D
7.(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氢气 B.蒸发
C.过滤 D.测定溶液的pH
8.(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治疗贫血,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C.治疗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物
D.预防龋齿,可使用含氟牙膏
9.(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能补锌
B.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
C.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钾化肥,分别取少量,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D.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10.(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CuCl2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锌粒,过滤
C Fe2O3固体(CuO)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D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1.(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向试管中加锌粒 C.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 D.称量食盐
A.A B.B C.C D.D
12.(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区分下列物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二、简答题
13.(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絮凝剂的名称是______,常用吸附剂的名称是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净水过程中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制备ClO2的一种方法是2NaClO3+4HCl=2NaCl+2C1O2+Cl2↑+2H2O,此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共有____种。
(3)自来水进用户前,需进行检测化验。用pH试纸测定自来水的酸碱度,其操作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_________________,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自来水的pH。
(4)在实验室里,电解水的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电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
14.(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某同学欲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00g,用于制作“叶脉书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实验,除下列仪器外,还须用到的仪器(如图1)名称是 _____。
(2)该同学称量NaOH固体质量之前,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称量时,他把烧杯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和是40g,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_____g。
(3)该同学用100mL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 _____mL;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填“>”“<”或“=”)10%。(水的密度为1g/cm3)
(4)NaOH溶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生成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实验室里用于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是 _____(填“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或“带橡胶塞的细口瓶”)。
(5)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_____溶液。
四、计算题
15.(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某化工产品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钡,现取该化工产品样品20g放入锥形瓶内,向其中加适量水,振荡,然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只填空,不列式计算)。
(2)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
16.(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工产品的成分是氯化钾和氢氧化钾的固体混合物。20℃时,在实验室里,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固体样品放入锥形瓶中,然后再向锥形瓶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称量沉淀的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 乙 丙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20 20 30
加入氯化铜溶液的质量/g 100 89.8 89.8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9.8 m 9.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数值为____;_____同学所做的实验中,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2)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17.(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已知某种钾肥是K2CO3和KCl的混合物,为测定二者的质量比,在烧杯里放入一定质量的该钾肥样品,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9%的KCl溶液,并生成10g白色沉淀。
请计算:
(1)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
(2)该钾肥样品中K2CO3与KCl的质量比(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参考答案:
1.B
【分析】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再向波尔多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澄清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硫酸铜、氯化钙和盐酸。
【详解】A、因为溶液中含有硫酸铜,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故A不符合题意;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钙弱,所以铁不能与氯化钙反应,不会有钙析出,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溶液中含有稀盐酸,铁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铁能将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碱能使酚酞变红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故氢氧化钠过量,说明没有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B、加入硫酸铜不产生沉淀,说明不含氢氧化钠,但无法判断硫酸是否过量,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加入氯化钡会和生成的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氯化钡和硫酸也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一定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不能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混合溶液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为2:1,说明为硫酸钠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个数比,故说明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亚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粉末Y中含铁和铜,
试样与过量盐酸反应,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亚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故所得溶液Z为FeCl2、CuCl2和HCl的混合液,将粉末Y与Z混合,发生反应:Fe+CuCl2=FeCl2+Cu;Fe+2HCl=FeCl2+H2↑,由生成的溶液呈酸性且溶液中不含Cu2+可知,不溶物W全部是金属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W中铜来自于2份试样X,故每份试样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故选A。
4.D
【分析】由图可知,一开始pH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至大于7,故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详解】A、b点时,pH=7,e点时,温度最高,说明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C、c点和f点所示溶液pH>7,说明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
B、加热碘固体,出现紫色蒸气,为碘受热升华,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
C、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和腈纶线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
D、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生石灰共存有新物质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
故选:B
6.C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图所示为向上排空气法,故选项错误;
B、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如图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要注意一贴即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二低即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边缘、三靠即烧杯口紧贴玻璃棒,玻璃棒抵在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如图所示,未使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未紧贴烧杯内壁,操作错误;
D、测定pH时应将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不能直接伸到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如图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贫血是由于缺铁导致的,治疗贫血,不能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故A不正确;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B正确;
C、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则治疗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物,故C正确;
D、含氟牙膏中的氟离子可与牙齿中的钙形成络合物,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则预防龋齿,可使用含氟牙膏,故D正确。故选A。
9.A
【详解】A、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说法错误;
B、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产生泡沫多,说法正确;
C、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钾化肥,分别取少量,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因为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说法正确;
D、着火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并在高处,所以室内着火被困时,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说法正确。
故选:A。
10.B
【详解】A、CuSO4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B、CuCl2能与过量的锌粒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能除杂质且没有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
C、Fe2O3和CuO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D、Ca(OH)2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除杂的原则,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1.C
【详解】A、加热液体时,管内液体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A错误;
B、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时,应注意“一横、二放、三慢竖”,B错误;
C、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无现象,氯化铵与熟石灰作用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可以鉴别,C正确;
D、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可用水区分,正确。
B.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少的是硬水。正确。
C. 氯化铵固体和硝酸铵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共热或研磨均会放出氨气,无法区分。错误。
D. 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腈纶灼烧有特殊气味,可以区分。正确。
故选:C。
13.(1) 明矾 活性炭
(2)4
(3)用玻璃棒燕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
(4) 2H2O2H2↑+O2↑ O2
【解析】(1)
净水过程中,常用明矾作絮凝剂,用于吸附沉降水中悬浮颗粒;常用活性炭作吸附剂,用于吸附去除水中色素和异味;
(2)
该反应中,氯酸钠中氯呈+5价,盐酸和氯化钠中氯呈-1价,二氧化氯中氯呈+4价,氯气中氯呈0价,氯元素的化合价共有4种;
(3)
测定pH时,应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藏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
(4)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氧气,其化学式为:O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14.(1)玻璃棒
(2)37.3
(3) 91 <
(4) 带橡胶塞的细口瓶
(5)硼酸(合理即可)
【详解】(1)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及所需仪器为: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故还需玻璃棒;
(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称量时,他把烧杯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烧杯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40g-2.7g=37.3g;
(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91mL;
该同学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10%;
(4)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且氢氧化钠属于液体,故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应使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
(5)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酸碱中和。
15.(1)40%;(2)7.4g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4.4g;三种物质中只有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a,与碳酸钙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a=10g
x=73g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与Ca(OH)2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146 g-73g = 73g
设样品中Ca(OH)2质量为y。
y=7.4g
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故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7.4g。
答:(1)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2)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7.4g。
16.(1) 9.8 乙
(2)解:设乙中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反应的氢氧化钾的质量为y
y=11.2g
x=14.9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7%。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3.7%。
【解析】(1)
甲、乙对比,甲比乙多加了氯化铜溶液:乙、丙对比,丙比乙多加了固体样品;甲、丙中生成的沉淀质量相等,说明多加的氯化铜或固体样品均未反应生成沉淀,可证明乙中固体样品与加入的氯化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可知m=9.8g;
(2)
利用乙组数据计算,过程见答案。
17.(1)解: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氯化钾的质量为y,
氯化钾的总质量是,生成的氯化钾是14.9g,所以原有的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
所以钾元素的质量为:;
(2)碳酸钾的质量是13.8g,原有的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所以质量比为:138:149。
答: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15.6g。该钾肥样品中K2CO3与KCl的质量比为138:149。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