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灰汤粽”香气四溢,征服味蕾,深受人们欢迎。制作时先用多层纱布盖住容器口,再将草木灰放在纱布上,不断用沸水浇淋,得到浓度较大的碳酸钾溶液,即为“灰汤”,将包好的粽子放入“灰汤”浸泡数小时后再煮制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沸水中,碳酸钾的溶解度较大
B.碳酸钾属于碱
C.“灰汤粽”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
D.制作“灰汤”的过程中用到了过滤原理
2.(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进一步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节能减排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大力提倡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提供肥料
D.积极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促进达成“碳中和”目标
3.(2021·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质及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子、光子、量子属于化学物质
B.化学变化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
C.任何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获得物质和能量
4.(2021·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为探究某块状固体的成分,小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推理获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①中有气泡产生,可推断固体中肯定含有碳酸盐
B.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可推断固体中不含可溶性碱性物质
C.由实验③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推断固体中含有蛋白质
D.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实验④中试液变红色,可推断固体灼烧后生成新物质
5.(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某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
①废纸 ②铝制易拉罐 ③废口罩 ④矿泉水瓶 ⑤废电池,应投入图1所示标志垃圾箱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学习了化学,我们掌握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物质的本领。对以下物质的辨别方法及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木条辨别氧气与二氧化碳——氧分子能助燃,二氧化碳分子不支持燃烧
B.用氯化钡溶液辨别硝酸银溶液与硫酸钠溶液—一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
C.用燃烧法辨别碳纤维与蚕丝纤维一一碳纤维由碳原子构成,蚕丝纤维由蛋白质分子构成
D.用酸碱指示剂辨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一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7.(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能量、间隔、相互作用均不变
B.水的天然循环只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变化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决定的
D.研究化学变化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8.(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供能物质
B.水、空气、食物和阳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基本的化学物质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D.用氯化铅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
二、填空题
9.(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航天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胖五”)发射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胖五”两种发动机分别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和煤油、液氧做推进剂,而旧的长征火箭采用的推进剂是有毒的偏二甲肼(N2H4)和液态四氧化二氮(N2O4),其燃烧时还会因泄露和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氮的氧化物。
①“胖五”的两种推进剂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家发现,煤在一定条件下加氢制得煤油,称之为煤的液化,属于__________变化。
③写出煤油(以C12H16为例)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胖五”的两种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铝合金在火箭制造中被广泛应用。
①铝合金中的铝化学性质活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在岩石圈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工业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0.(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生活中的燃烧——“化”说烟花棒
烟花棒又称手持烟花,由支撑细铁丝和外层裹料两部分组成。
(1)如表是某品牌烟花棒裹料中的部分成分,请你完善相关信息:
成分 镁铝合金粉 铁粉 炭粉 硝酸钾
构成微粒(写符号)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物质类别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烟花棒的外层裹料比较疏松,能加速烟花棒燃烧,其原理是 _____。
(3)点燃烟花棒时,用燃着的烟花棒比用普通打火机更容易。结合你对燃烧的认识,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
(4)烟花棒燃烧时会发光,写出能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写一个即可),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碰撞的微粒是 _____(写符号),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
(5)燃放烟花棒有可能引发火灾,我们一定要提高防火防爆意识。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烟花棒燃放结束,要确认无火星后再离开
B.发现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油烟机
C.乘坐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D.地下煤矿要保持通风,降低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浓度
四、科普阅读题
1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神奇的转化——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表示其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淀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在此之前,人类通过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获取淀粉,即农作物借助光合作用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再经过复杂的变化转化为淀粉[(C6H10O5)n]。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再经过较复杂的变化将甲醇转化为淀粉。经检测,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一模一样。
(1)植物合成淀粉
光合作用中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绿色植物固定了太阳能,将其转化为 _____。
(2)人工合成淀粉
①从宏观角度看,人工合成淀粉的组成元素是 _____(填名称),其质量比为 _____。
②检验合成的物质是淀粉的实验方案是 _____。
③该过程中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④你认为该成果实现工业化生产后的现实意义是 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⑤淀粉的合成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有人认为化学变化无所不能,还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结合你对化学变化实质和元素概念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_____。
12.(2021·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探秘火星上的化学物质
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大气,但总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至-133℃,夏季最高至27℃。火星地表没有发现水,但地表下发现有水冰的痕迹,并有大量干冰。土壤及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盐跟地球相似,表层土壤主要为氧化铁。到目前为止,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生命迹象。
(1)下表是火星大气及土壤的部分成分。请你完善下表信息:
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氧气 水蒸气 碳酸钙
构成微粒(写符号)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体积分数 95.3% 2.7% 1.6% 0.15% 0.03% /
(2)已知干冰在-78.5℃升华。一年四季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波动较大,原因是______。
(3)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根据题中信息回答:跟地球相比,火星上没有或含量不足以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哪些?______。
(4)要在太空中制取氧气、水和铁,有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资料1、用铁酸镍(NiFe2O4)做催化剂,用舱外太阳能电池发电,通电分解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和碳。
资料2、氮气的沸点-196℃:氢气的沸点-253℃。肼(分子式为N2H4,读音:jing)的沸点114℃:肼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和橡胶,有剧毒。肼是航空器上常用的燃料。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探究制取氧气、水和铁的方法。
①在密闭的太空舱中,用资料1中的方法制备氧气的优点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肼在氧气中燃烧是否有可能获得水?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③已知肼在金属铂(Pt)的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产生氢气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从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氢气的依据______。分离出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可制得水。
④根据资料2中肼的性质,在使用肼制取氢气时,为保障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有______。
⑤以资料1中二氧化碳分解产生的碳、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火星土壤中的氧化铁为原料制备金属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碳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在沸水中,碳酸钾的溶解度较大,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
C、“灰汤粽”中主要含糯米,糯米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D、“灰汤”制作时先用多层纱布盖住容器口,再将草木灰放在纱布上,不断用沸水浇淋,得到浓度较大的碳酸钾溶液,实现了固液分离,故制作“灰汤”的过程中用到了过滤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A、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节能减排,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大力提倡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提供肥料,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D、积极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促进达成“碳中和”目标,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光子不属于化学物质,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能生成新物质,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物理变化也能获得能量,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实验①中有气泡产生,不能推断固体中肯定含有碳酸盐,因为活泼金属也能与醋酸反应生成气体,符合题意;
B、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故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可推断固体中不含可溶性碱性物质,不符合题意;
C、实验③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推断固体中含有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实验④中试液变红色,可推断固体灼烧后生成了能使酚酞变色的物质,生成了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废纸、铝制易拉罐、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
6.B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辨别氧气与二氧化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B、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均能产生白色沉淀,故无法用氯化钡辨别硝酸银与硫酸钠溶液,符合题意;
C、碳纤维由碳原子构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物逐渐减少至消失,蚕丝纤维由蛋白质分子构成,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燃烧法鉴别碳纤维与蚕丝纤维,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可以用酸碱指示剂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A、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无新物质生成,但是分子的能量、间隔、相互作用可能发生改变,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但是分子间隔变小,符合题意;
B、水的天然循环,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故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微粒一定发生了改变,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变化,要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否改变,不符合题意;
D、研究化学变化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用于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详解】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不符合题意;
B、阳光不属于化学物质,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故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符合题意;
D、铅属于有害元素,对人体健康不利,不可以用氯化铅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液氢、煤油 化学 原料无毒,产物无污染 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电子
【详解】(1)①“胖五”的两种推进剂中液氧是助燃剂,属于可燃物的是液氢、煤油;
②科学家发现,煤在一定条件下加氢制得煤油,称之为煤的液化,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煤油,属于化学变化;
③煤油(以C12H16为例)完全燃烧,反应物是煤油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④因为旧的长征火箭采用的燃料偏二甲肼(N2H4)有毒,燃烧时还会因泄露和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而“胖五”采用的燃料液氢、煤油本身无毒,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所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胖五”的两种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优点是:原料无毒,产物无污染;
(2)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铝化学性质活泼,原因是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电子;
②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1) Al、Mg Fe C 、 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 纯净物##单质 纯净物##盐
(2)与氧气充分接触,能使其充分燃烧
(3)比普通打火机火焰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更容易达到烟花的着火点
(4) Mg、O 化合反应
(5)ACD
【详解】(1)镁铝合金粉是由镁和铝组成的,是由镁原子和铝原子构成的,符号分别为Al、Mg,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铁粉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符号为Fe,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
炭粉由碳原子构成的,符号为C,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种的单质;
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号分别为、,属于纯净物中的盐;
(2)烟花棒的外层裹料比较疏松,能加速烟花棒燃烧,是因为与氧气充分接触,能使其充分燃烧;
(3)烟花棒中含有大量的金属,一经燃烧后,比普通打火机火焰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更容易达到烟花的着火点;
(4)镁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镁和氧气反应的微粒是镁原子和氧气中的氧原子反应,符号分别为:Mg、O。
(5)A、烟花棒燃放结束,要确认无火星后再离开,可以防止已发火灾,故正确;
B、燃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以免发生爆炸,故错误;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能携带酒精、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发生火灾,甚至发生爆炸,故正确;
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提高矿井中通风能力,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并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正确;
故选ACD。
11.(1) 6CO2+6H2OC6H12O6+6O 化学能
(2) 碳、氢、氧 36:5:40 取物质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碘水,若变蓝,说明含有淀粉 CO2+3H2CH3OH+H2O 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合理即可) 不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详解】(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能量转化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①经检测,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一模一样,所以人工合成淀粉的组成元素是 碳氢氧,淀粉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n):(1×10n):(16×5n)=36:5:40;
②淀粉遇碘变蓝色,检验物质中含有淀粉,可采用滴加碘水的方法;
③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
④实验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非常接近,该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可以节约耕地资源等;
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都不变,所以利用化学变化不可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故此说法错误。
12. CO2 N2 Ar O2 H2O Ca2+、 火星上一年四季温差很大,温度高于-78.5℃时,干冰转化为气态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变为干冰 水、氧气、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不仅能获得氧气,还能消除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 是(或有可能) 反应物为肼和氧气,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可能有水 氢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防止肼泄漏;反应容器不能用玻璃、橡胶制品 、
【详解】(1)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CO2;
氮气由氮分子构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N2;
氩气由氩原子构成,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故填:Ar;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O2;
水蒸气由水分子构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H2O;
碳酸钙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填:Ca2+、;
(2)火星上一年四季温差很大,温度高于-78.5℃时,干冰转化为气态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变为干冰;
(3)由资料可知,火星上有大气,但总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缺少供给呼吸的氧气,且火星地表没有发现水,土壤及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盐跟地球相似,表层土壤主要为氧化铁,但是缺少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故填:水、氧气、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4)①用铁酸镍(NiFe2O4)做催化剂,用舱外太阳能电池发电,通电分解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和碳,该方法不仅能获得氧气,还能消除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铁酸镍催化作用下通电分解生成碳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物为肼和氧气,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可能有水,故有可能获得水;
③肼在金属铂(Pt)的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产生氢气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可从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氢气;
④肼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和橡胶,有剧毒。故在使用肼制取氢气时,为保障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防止肼泄漏;反应容器不能用玻璃、橡胶制品等;
⑤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