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4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和金属矿物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C.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2021·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红色消失——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B.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产生沉淀——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成难溶性氯化银
3.(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学习了化学,我们掌握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物质的本领。对以下物质的辨别方法及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木条辨别氧气与二氧化碳——氧分子能助燃,二氧化碳分子不支持燃烧
B.用氯化钡溶液辨别硝酸银溶液与硫酸钠溶液—一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
C.用燃烧法辨别碳纤维与蚕丝纤维一一碳纤维由碳原子构成,蚕丝纤维由蛋白质分子构成
D.用酸碱指示剂辨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一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4.(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供能物质
B.水、空气、食物和阳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基本的化学物质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D.用氯化铅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
5.(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某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
①废纸 ②铝制易拉罐 ③废口罩 ④矿泉水瓶 ⑤废电池,应投入图1所示标志垃圾箱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CuO(Cu) 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
B MnO2(NaCl) 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O(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D NaCl(Na2CO3) 将物质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7.(2021·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①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②用硫酸铜溶液和铁制取铜
③用稀盐酸除铁锈
④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8.(2021·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复合肥: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 B.合金:黄铜、青铜、氧化铜
C.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玻璃钢 D.碱:火碱、纯碱、小苏打
9.(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
B.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过量的稀硫酸
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二、填空题
10.(2021·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碳中和,中国在行动
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0.000031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发等)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正是这部分碳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是否相同?______。为什么?______。
(2)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你的证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3)碳循环中的关键物质一一二氧化碳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若每个家庭每天平均消耗甲烷0.32kg,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______kg二氧化碳(假设甲烷完全燃烧)。
②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为解决能源需求跟气候变暖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建议:用沼气替代天然气,这样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
③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填“增加”“减少”“不影响”):方法一______;方法二______。
11.(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口罩中的化学
口罩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必需品。
(1)佩戴口罩隔离新冠肺炎病毒,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_______原理相似。
(2)口罩中的鼻梁条起着将口罩固定在鼻梁上的作用,其材质常见的有:铝、塑料、镀锌铁等。
①上述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表面镀锌因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防止铁的锈蚀。
12.(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物尽其用——金属之“铝”
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生产生活中铁、铝及其合金制品随处可见。
(1)铝制易拉罐(如图1)
某品牌碳酸饮料的易拉罐是由铝合金制成的,内壁附着一层有机薄膜。该铝合金中铝的含量约为97%,还含有镁、锰、铁、铟(In)等。
①将易拉罐剪成条状,打磨后与纯铝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铝片表面有划痕,说明 _____。
②请你推测组成有机薄膜的物质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③“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制易拉罐”是当前的一个社会性科学议题。有同学认为应该停止使用铝制易拉罐,理由可能 _____(写一条即可);也有同学支持继续使用铝制易拉罐,请你结合铝的性质阐述理由 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④生活垃圾要分类投放,可与废弃易拉罐作为同一类投放的是 _____(填字母序号)。
A.废旧电池
B.废弃口罩
C.厨余垃圾
D.废旧铁锅
(2)储氢材料
储氢材料的研发是氢能源技术的关键之一。金属铝可用作储氢材料,储氢后生成氢化铝(AlH3),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释氢原理为氢化铝与水反应释放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铝,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制备铝
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4)铝合金中的铟(In)
如图2为铝、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某同学推测金属铟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理由是 _____。实验证明,铟可以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13.(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神奇的转化——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表示其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淀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在此之前,人类通过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获取淀粉,即农作物借助光合作用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再经过复杂的变化转化为淀粉[(C6H10O5)n]。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再经过较复杂的变化将甲醇转化为淀粉。经检测,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一模一样。
(1)植物合成淀粉
光合作用中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绿色植物固定了太阳能,将其转化为 _____。
(2)人工合成淀粉
①从宏观角度看,人工合成淀粉的组成元素是 _____(填名称),其质量比为 _____。
②检验合成的物质是淀粉的实验方案是 _____。
③该过程中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④你认为该成果实现工业化生产后的现实意义是 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⑤淀粉的合成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有人认为化学变化无所不能,还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结合你对化学变化实质和元素概念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_____。
14.(2021·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探秘火星上的化学物质
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大气,但总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至-133℃,夏季最高至27℃。火星地表没有发现水,但地表下发现有水冰的痕迹,并有大量干冰。土壤及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盐跟地球相似,表层土壤主要为氧化铁。到目前为止,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生命迹象。
(1)下表是火星大气及土壤的部分成分。请你完善下表信息:
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氧气 水蒸气 碳酸钙
构成微粒(写符号)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体积分数 95.3% 2.7% 1.6% 0.15% 0.03% /
(2)已知干冰在-78.5℃升华。一年四季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波动较大,原因是______。
(3)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根据题中信息回答:跟地球相比,火星上没有或含量不足以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哪些?______。
(4)要在太空中制取氧气、水和铁,有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资料1、用铁酸镍(NiFe2O4)做催化剂,用舱外太阳能电池发电,通电分解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和碳。
资料2、氮气的沸点-196℃:氢气的沸点-253℃。肼(分子式为N2H4,读音:jing)的沸点114℃:肼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和橡胶,有剧毒。肼是航空器上常用的燃料。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探究制取氧气、水和铁的方法。
①在密闭的太空舱中,用资料1中的方法制备氧气的优点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肼在氧气中燃烧是否有可能获得水?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③已知肼在金属铂(Pt)的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产生氢气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从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氢气的依据______。分离出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可制得水。
④根据资料2中肼的性质,在使用肼制取氢气时,为保障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有______。
⑤以资料1中二氧化碳分解产生的碳、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火星土壤中的氧化铁为原料制备金属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有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选项错误;
B、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显酸性,故都能使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选项正确;
C、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混合时分子运动到互相的分子间隔中,宏观上物质的总体积偏小,选项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两种物质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A。
2.B
【详解】A、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红色消失,是因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B、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是因为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原子体积不变,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产生沉淀,是因为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成难溶性氯化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辨别氧气与二氧化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B、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均能产生白色沉淀,故无法用氯化钡辨别硝酸银与硫酸钠溶液,符合题意;
C、碳纤维由碳原子构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物逐渐减少至消失,蚕丝纤维由蛋白质分子构成,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燃烧法鉴别碳纤维与蚕丝纤维,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可以用酸碱指示剂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不符合题意;
B、阳光不属于化学物质,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故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符合题意;
D、铅属于有害元素,对人体健康不利,不可以用氯化铅代替氯化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废纸、铝制易拉罐、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
6.D
【详解】A、铜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氧化铜,去除氧化铜中杂质通可以加热,故A正确。
B、氯化钠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去除二氧化锰中氯化钠可以加水溶解,过滤,对滤渣,洗涤,干燥,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去除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故C正确。
D、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将物质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结晶,氯化钠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D。
7.C
【详解】①铝比铁活泼,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不符合题意;
②用硫酸铜溶液和铁制取铜,是因为铁比铜活泼,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符合题意;
③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因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符合题意;
④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氢后金属与酸不反应,符合题意。
故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②④。
故选C。
8.A
【详解】A、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含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含K、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黄铜和青铜是铜的合金,氧化铜是由Cu、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合金,不符合题意;
C、陶瓷和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D、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
【详解】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少,然后不变,故图像正确;
B、根据,可知,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时,锌比铁活泼,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较多,故图像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图像错误;
D、根据可知,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减少,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再改变,为一定值,故图像错误。
故选A。
10. 否(或不相同) 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 否(或不正确) 解:设每个家庭消耗甲烷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0.88kg
故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0.88kg×300000000=2.64×108kg二氧化碳
沼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环,不会额外增加碳排放量 减少 不影响
【详解】(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不相同,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
(2)不正确,如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见答案;
②沼气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植物又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环,不会额外增加碳排放量;
③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且没有二氧化碳生成,能减小二氧化碳含量;
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甲醇燃烧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甲醇中碳元素完全来自于二氧化碳,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故填:不影响。
11. 过滤 铝、镀锌铁 隔绝水和氧气(或隔绝水和空气)
【详解】(1)佩戴口罩隔离新冠肺炎病毒,是将病毒隔离在外,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原理相似;
(2)①铝、镀锌铁等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②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直接接触,铁表面镀锌能隔绝氧气和水,起到防锈的目的。
12.(1) 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大 无毒(合理即可) 耐腐蚀(合理即可) 铝制易拉罐提炼会产生污染(合理即可) 不易破(合理即可) 携带方便(合理即可) D
(2) -1 AlH3+3H2O=3H2↑+Al(OH)3
(3)
(4)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详解】(1)①易拉罐是由铝合金制成的,将易拉罐剪成条状,打磨后与纯铝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铝片表面有划痕,说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更大;
②某品牌碳酸饮料的易拉罐是由铝合金制成的,内壁附着一层有机薄膜,由此可推测组成有机薄膜的物质无毒、耐腐蚀、不能与酸反应等;
③有同学认为应该停止使用铝制易拉罐,理由可能铝制易拉罐提炼会产生污染;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含有的铝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有同学支持继续使用铝制易拉罐,可能是因为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不易破碎,便于携带等优点;
④废弃易拉罐含有金属,属于可回收垃圾,故可与废旧铁锅作为同一类投放。
故选D;
(2)氢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氢化铝与水反应释放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H3+3H2O=3H2↑+Al(OH)3。
(3)氧化铝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图2可知铝、铟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3,所以可推测金属铟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
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铟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1) 6CO2+6H2OC6H12O6+6O 化学能
(2) 碳、氢、氧 36:5:40 取物质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碘水,若变蓝,说明含有淀粉 CO2+3H2CH3OH+H2O 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合理即可) 不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详解】(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能量转化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①经检测,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一模一样,所以人工合成淀粉的组成元素是 碳氢氧,淀粉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n):(1×10n):(16×5n)=36:5:40;
②淀粉遇碘变蓝色,检验物质中含有淀粉,可采用滴加碘水的方法;
③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
④实验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非常接近,该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可以节约耕地资源等;
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都不变,所以利用化学变化不可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故此说法错误。
14. CO2 N2 Ar O2 H2O Ca2+、 火星上一年四季温差很大,温度高于-78.5℃时,干冰转化为气态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变为干冰 水、氧气、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不仅能获得氧气,还能消除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 是(或有可能) 反应物为肼和氧气,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可能有水 氢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防止肼泄漏;反应容器不能用玻璃、橡胶制品 、
【详解】(1)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CO2;
氮气由氮分子构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N2;
氩气由氩原子构成,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故填:Ar;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O2;
水蒸气由水分子构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H2O;
碳酸钙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填:Ca2+、;
(2)火星上一年四季温差很大,温度高于-78.5℃时,干冰转化为气态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变为干冰;
(3)由资料可知,火星上有大气,但总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缺少供给呼吸的氧气,且火星地表没有发现水,土壤及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盐跟地球相似,表层土壤主要为氧化铁,但是缺少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故填:水、氧气、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4)①用铁酸镍(NiFe2O4)做催化剂,用舱外太阳能电池发电,通电分解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和碳,该方法不仅能获得氧气,还能消除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铁酸镍催化作用下通电分解生成碳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物为肼和氧气,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可能有水,故有可能获得水;
③肼在金属铂(Pt)的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产生氢气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可从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氢气;
④肼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和橡胶,有剧毒。故在使用肼制取氢气时,为保障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防止肼泄漏;反应容器不能用玻璃、橡胶制品等;
⑤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