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04 08:4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单选题
1.(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蓝莓中含有的花青素(化学式为 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酸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红色,碱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32个原子
C.向pH =11的草木灰水中滴加花青素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D.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5∶11∶6
2.(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2018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丙是有机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CO2 + 3H2 CH3OH + H2O
3.(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制造口罩时,常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常温下,环氧乙烷和乙烯(C2H4)按一定质量比混合的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2%。下列有关该混合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6∶1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8% D.环氧乙烷与乙烯的分子数之比是1∶2
4.(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甲醛(HCH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甲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现有HCHO和CO的混合气体20g,将其点燃,充分燃烧后,把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7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4g B.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6%
C.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 D.混合气体中HCHO和CO的质量比是3:7
5.(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相似,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 B.丙、丁均为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D.甲醚的化学式与乙醇相同
6.(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绿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N2O3)具有消脂减肥、健脑提神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B.茶氨酸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1个氮分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茶氨酸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D.茶氨酸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2
7.(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白藜芦醇(C14H12O3)广泛存在于葡萄、桑棋等植物果实中,它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6个H2分子和1个O3分子
B.1个白藜芦醇分子是由14个碳元素、12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
C.白藜芦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D.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8.(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在催化剂和受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在上述反应物和产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该反应将两种有害气体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填空题
9.(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几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标号)。
A 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7
B 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g
C 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元素名称为硫,元素符号为S
D X元素与磷、氯元素位于同周期,与氧元素位于同一族
(2)一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g,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下图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X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______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写字母标号)。
10.(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要合理搭配饮食,以保证基本营养素的均衡摄取,增强身体免疫力;要合理使用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写字母标号)。
A 水果、蔬菜 B 花生油、奶油 C 纯牛奶、蛋清 D 米饭、馒头
(2)下列物质常用于制作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标号)。
A 过氧乙酸(CH3COOOH) B 二氧化氯(ClO2)
C 苯酚(C6H6O) D 次氯酸钙[Ca(ClO)2]
(3)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常用于手和皮肤消毒。因易燃,使用时要注意远离火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适用于物体表面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的消毒。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11.(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锂是最轻的金属。锂离子电池是可充电的新型高能电池,因质量轻、电容量大,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摄像机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B.x=2,锂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
C.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
D.锂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金属,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金属
(2)下图A~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种元素。锂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____(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3)某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钴酸锂(LiCoO)和碳单质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已配平),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LiCoO中Co的化合价为____。
12.(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Rb)原子钟。如图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m=37,n=18
B.铷是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D.铷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
(2)Rb 原子第一电子层上电子的能量比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 _____(填“低”或“高”)。
(3)如图2中A~D所示粒子共表示 _____种元素,铷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如图中 _____(填标号)的化学性质相似;Rb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_____。
三、简答题
13.(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絮凝剂的名称是______,常用吸附剂的名称是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净水过程中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制备ClO2的一种方法是2NaClO3+4HCl=2NaCl+2C1O2+Cl2↑+2H2O,此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共有____种。
(3)自来水进用户前,需进行检测化验。用pH试纸测定自来水的酸碱度,其操作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_________________,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自来水的pH。
(4)在实验室里,电解水的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电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四、流程题
14.(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硅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子部件制造等领域。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以高纯硅为材料制成。工业上,用焦炭与二氧化硅反应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将粗硅提纯后可以得到高纯硅,工艺流程简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与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里,二氧化硅与镁粉混合加热发生置换反应,也可得到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5)SiH4与HCl,每个分子内所有原子的电子数总和均为_____(填数字)。
五、计算题
15.(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已知某种钾肥是K2CO3和KCl的混合物,为测定二者的质量比,在烧杯里放入一定质量的该钾肥样品,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9%的KCl溶液,并生成10g白色沉淀。
请计算:
(1)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
(2)该钾肥样品中K2CO3与KCl的质量比(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根据花青素的化学式可知,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5):(1×11):(16×6)=180:11:96。可见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个花青素分子中有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共有32个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溶液会变成红色,而pH =11的草木灰水呈碱性,故溶液不会变成红色,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花青素的化学式可知,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5∶11∶6,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D
【详解】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甲是二氧化碳,是无机化合物,丙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不是氧化物,说法错误;
B、该反应有单质参加,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氢元素由氢气转化为化合物,化合价肯定改变,说法错误;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法正确。
故选:D。
3.C
【详解】可将环氧乙烷(C2H4O)看作(C2H4)·O,则混合物中[C2H4]的质量分数为;
A、可知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固定值,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2):(1×4)=6∶1,说法正确;
B、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6∶1,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说法正确;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84%=16%,说法错误;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6%,设环氧乙烷与乙烯的分子数之比是a∶b,则,a∶b=1:2,说法正确。
故选:C。
4.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故A说法正确;
B、该混合物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m(C)=8.4g,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B说法正确;
C、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m(H)=20g-8.4g-11.2g=0.4g,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C说法错误;
D、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4g,则混合气体中甲醛的质量为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0g-6g=14g,两者质量比为6g:14g=3:7,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5.C
【详解】A、由图可得甲为乙为丙为丁为,故化学方程式为:,选项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由图得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符合氧化物定义,选项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不是分子,选项错误;
D、乙醇的化学式为,由甲醚与酒精的化学式中原子的种类及个数相同可知,甲醚的化学式与乙醇相同,选项正确;
答案为:C
6.D
【详解】A、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B、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茶氨酸这种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
D、茶氨酸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4×1):(14×2)=6:1: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由分子式C14H12O3可知,1个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和3个O原子,此选项错误;
B、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此选项错误;
C、白藜芦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12):(16×3)=14∶1∶4,此选项正确;
D、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C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不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则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
B、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则在反应物和产物中,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共三种氧化物,故B不正确;
C、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则该反应将两种有害气体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故C正确;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不正确。故选C。
9. B a g(或4a /3 g,漏写单位不得分) 3 (或三) A
【详解】(1)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叫原子序数,代表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数,等于这个元素的原子中的质子数,故可得出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以得出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A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间的文字下方的数字代表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单位为“1”,可省略,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排布顺序可以推出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元素名称为硫,元素符号为S,故C正确;
D、X元素与磷、氯元素属于同一行,故位于同周期,与氧元素属于同一列,故位于同一族,故D正确。
故选B。
(2)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g,故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元素的核电荷数不同,故C、D属于同一种元素,一共有三种元素;化学性质主要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可以推断X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和A的化学性质相似。
10. C B C2H5OH + 3O2 2CO2 + 3H2O +1(漏写“+”或“1”均不得分)
【详解】(1)A.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错误;
B.花生油、奶油中富含油脂,故错误;
C.牛奶、蛋清中富含蛋白质,故正确;
D.米饭、馒头中富含糖类,故错误。故选C。
(2)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选项知B符合题意,故选B。
(3)乙醇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2CO2+ 3H2O。
(4)NaClO中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则x=+1,故填:+1。
11.(1)A
(2) 3##三 B
(3) LixC6 +3
【解析】(1)
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故该项说法错误;
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x+1,x=2,故该项说法正确;
C、锂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2,为第2周期元素,故该项说法正确;
D、锂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金属元素,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金属,故该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
由结构图示知,A为H,B为Na,C为S,D为S2-,故共表示氢、钠、硫3种元素;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而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虽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似,锂原子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故选B。
(3)
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保持不变,对比等号两边各原子数可知,R的化学式为LixC6;LiCoO2中Li呈+1价,O呈-2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Co为+3价。
12.(1)A
(2)低
(3) 3##三 D Rb2SO4
【详解】(1)A、元素周期表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m=37,n=37-2-8-18-1=8,错误。
B、铷是“钅”字旁,是金属元素,正确。
C、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正确。
D、弧线表示电子层数,弧线上数字为该层电子数,所以铷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正确。
故选A。
(2)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所以Rb 原子第一电子层上电子的能量比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低。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量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C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的微粒,所以A~D所示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铷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如图中D的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都为。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Rb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硫酸根为-2价,所以Rb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b2SO4。
13.(1) 明矾 活性炭
(2)4
(3)用玻璃棒燕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
(4) 2H2O2H2↑+O2↑ O2
【解析】(1)
净水过程中,常用明矾作絮凝剂,用于吸附沉降水中悬浮颗粒;常用活性炭作吸附剂,用于吸附去除水中色素和异味;
(2)
该反应中,氯酸钠中氯呈+5价,盐酸和氯化钠中氯呈-1价,二氧化氯中氯呈+4价,氯气中氯呈0价,氯元素的化合价共有4种;
(3)
测定pH时,应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藏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
(4)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氧气,其化学式为:O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14.(1)SiO2
(2)化合反应
(3)
(4)
(5)18
【解析】(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与硅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氧显-2价,硅显+4价,化学式为:SiO2。
(2)
反应②为硅与氯气在高温下化合生成四氯化硅的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为化合反应。
(3)
反应③是SiCl4和H2在高温下生成Si和HCl,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防止氢气因遇到氧气发生爆炸或者防止生成的硅被空气氧化。
(4)
二氧化硅与镁粉混合加热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硅和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依据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SiH4中电子总数=14+4=18,HCl分子中电子总数=1+17=18,均为18个。
15.(1)解: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氯化钾的质量为y,
氯化钾的总质量是,生成的氯化钾是14.9g,所以原有的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
所以钾元素的质量为:;
(2)碳酸钾的质量是13.8g,原有的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所以质量比为:138:149。
答: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15.6g。该钾肥样品中K2CO3与KCl的质量比为138:149。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