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14 09:1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政策:外交成就:外交总原则:________________建国初三大外交基本方针:1、________2、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核心)“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毛泽东访苏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出席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1、三个阶段:
Ⅰ 20世纪50年代
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Ⅱ 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
Ⅲ 改革开放后
重大调整、日趋灵活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标: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5.2 外交关系的突破本课关键词外交关系的突破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
(关键)中日邦交正常化▲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就是联大2758号决议, 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乔的笑》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结合课文第一子目内容思考:
1、为什么使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2、我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意义?1、为什么使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当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是国民党政府。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这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的合法权利。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1945年10月24日 联合国成立 东方红一号材料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我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材料三:材料二: 毛泽东曾表示:“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的票数增长情况3、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意义?材料一: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材料二:“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这一时刻的重大意义。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被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意义?二、突破之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乒乓外交”: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了准备。尼克松总统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公报为中美建交提供了法律基础。中美正式建交,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乒乓外交” 1971年4月
“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3月,中国和美国同时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期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一天,美国球员科恩慌乱中上了中国运动员的专车,在即将到达比赛场馆时,中国运动员庄则栋将一块杭州织锦送给他,并与他热情握手。比赛的最后一天,中方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由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乒乓外交” 1971年4月
“小球转动大球”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 1979、1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2000多人失踪。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 1959年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西欧和日本崛起。在全面的太空竞赛中,苏联乌龟般缓慢而坚定的努力,至少在目前胜过了美国兔子般猛冲突进和延迟耽误。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材料二:材料三:2、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苏争霸
苏攻美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材料四: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杜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论。牵制和对付
来自苏联的威胁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材料五:材料六:改善中国
的国际地位美国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中国①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 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②美苏争霸,苏攻美守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美国 中国 苏联 2、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3、中美关系的突破有何影响?有利于世界局势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打开了中国外交困境,引发了建交高潮。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日本为什么觉得被华盛顿 “抛弃”了?
(2)那些因素促成了日本和北京的“握手言和” ?
(3)成了“孤儿”的日本是怎样实现“和北京握手言和”的?
(4)中日“握手言和”有何意义?田中角荣:不,这不可能!华盛顿抛弃了日本,日本现在变成了孤儿。(沮丧数秒,稍加思索后眼神里透露出找到希望的光芒)不行!既然华盛顿和北京开始握手,那我也只好和北京握手言和了。根据情景材料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毛泽东主席会见田中角荣。(3)成了“孤儿”的日本是怎样实现“和北京握手言和”的?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总理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邦交关系。 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并陆续签订贸易、航空、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使这些方面的交往得到很快的发展。(4)中日“握手言和”有何意义?①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②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曾经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
1979年1月28日-2月4日 邓小平访问美国
1985年7月22日-31日 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美国
2002年10月22日-25日 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
2011年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2年2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
中日领导人互访情况
2008年胡锦涛对日本进行“暖春之旅”
2009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对中国进行了“闪电式”访问。
高层领导人互访深入探究:中美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二:2011年,中美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日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14.3%,达到3449亿美元,中国仍继续保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 ——新华网经济交流深入探究:中美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奥巴马11月19日访问缅甸,美国离亚太似乎又进了一步,……确实,“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一旦进一步实施,将会对中美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如果美国坚持其在南海问题上明显有失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中美有可能由竞争走向对抗。 ——人民网竞争与对抗 材料四:2012年9月9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了中方立场。胡锦涛表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 深入探究:中美中日关系现状领土争议 国家利益
综合国力
国际环境
当局决策……影响外交的因素? 既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帕默斯顿勋爵(Lord Palmerston,1855-1865年任英国首相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1.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
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关键)
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70年代的外交突破拨云见日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