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音乐 第1单元 春节序曲 说课课件(共32张PPT,内含音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音乐 第1单元 春节序曲 说课课件(共32张PPT,内含音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4-03 10:01:15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欣赏
《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七年级音乐下册的第一单元《春之声》。它采用我国民间秧歌的音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
地位:下册欣赏曲的第一首;“洋为中用”。
Part 1 教材分析
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Part 2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能够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传统魅力,树立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初步认识三部曲式,尝试探究、听辨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基本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法。
培养欣赏音乐的能力,能够在听赏中辨识各段主题。
Part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形象及艺术情感。
教学难点
分析曲式结构,理解三部曲式结构。
Part 4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分享你的春节”。
二、出示课题《春节序曲》。
三、简介作曲家李焕之。
设计意图: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学生谈论自己对于春节的记忆,出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一、设置疑问,初听全曲

一、设置疑问,初听全曲

1、谈谈你对乐曲的初步印象。
2、乐曲的速度、力度如何?
3、听辨乐曲共有几个部分?
设计意图:
初听音乐时,让学生谈初步印象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空间,问题的设置也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分段赏析,了解结构

A
第一部分(开始-2’20”)括了全曲欢快的情绪,展现了秧歌"过街"的场景,以乐队与锣鼓全奏开始,并用流畅的音调、明快的节奏体现出全曲的基本主题,情绪十分欢快。
一强一弱、一问一答 “对答”式手法
呈示部
二、分段赏析,了解结构

B
第二部分(2’20”-4’17”)是表现秧歌"小场"的舞蹈,采用抒情的中板,旋律舒缓悠扬、柔和亲切,将陕北秧歌元素融入其中,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质朴而深情。
与前一部分对比
强/弱
欢快/抒情
展开部
二、分段赏析,了解结构

A’
第三部分(4’17”-结尾)作为结尾,再现了引子部分和乐曲第一部分的主题,音乐把我们重新带回开场时秧歌的舞蹈场面,乐队全奏并加入打击乐,在极其热烈的高潮中结束全曲,将人们欢乐激动、喜气洋洋的心情表现得酣畅淋漓 。
再现部
二、分段赏析,了解结构

A
B
A’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复听全曲,完成合作

合作1:A乐段中的“对答式”创作手法的合作。
合作2:乐段变换时,同桌直接互相击掌完成。
设计意图:
将奥尔夫的声势融入课堂中,充分体现让学生“动起来”,快乐学习、合作学习的同时又巩固学习。
民族音乐,经久不衰

民族音乐,经久不衰

音乐无国界,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Part 5 板书设计
Part 6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完成的比较出色,但若能在感受音乐、想象音乐的基础上,创造音乐,那学生的创造力就能得到极大作用的发挥。
感谢倾听
分享你的春节
欣赏完这首乐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热闹
欢腾
载歌载舞
喜气洋洋
过年啦!!!
听赏乐曲,感受情绪
作者及作品介绍
(1919年1月12日—2000年3月19日), 出生于香港,原籍福建晋江(今泉州市晋江市),中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
分段聆听,了解结构
第一部分(开始-2’20”)括了全曲欢快的情绪,展现了秧歌"过街"的场景,以乐队与锣鼓全奏开始,并用流畅的音调、明快的节奏体现出全曲的基本主题,情绪十分欢快。
一强一弱、一问一答 “对答”式手法
分段聆听,了解结构
第二部分(2’20”-4’17”)是表现秧歌"小场"的舞蹈,采用抒情的中板,旋律舒缓悠扬、柔和亲切,将陕北秧歌元素融入其中,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质朴而深情。
与前一部分对比
强/弱
欢快/抒情
分段聆听,了解结构
第三部分(4’17”-结尾)作为结尾,再现了引子部分和乐曲第一部分的主题,音乐把我们重新带回开场时秧歌的舞蹈场面,乐队全奏并加入打击乐,在极其热烈的高潮中结束全曲,将人们欢乐激动、喜气洋洋的心情表现得酣畅淋漓 。
音乐结构图示
A
B
A'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乐器知多少
二胡
竹笛
琵琶


扬琴
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