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三节
中考作文之 构思技巧
主题解说
构思,是指作者确立文章的主题,是统率文章的“纲”。具体应做到:
(1)构思要正确。正确,就是指确立的主题健康、有意义,符合客观实际,能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
(2)构思要新颖。新颖,就是不落俗套,有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不人云亦云。
(3)构思要深刻,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这种感受和见解,是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
名师支招
一、 从内容上构思的方法
1. 对比法
就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一起,通过它们的差异来说明问题的一种写作构思技法。运用对比反衬法构思,目的是使对比中的个体得到强调与突出,它从相反的角度将两种物体进行对照比较,以形成十分鲜明的反差烘托,因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战斗力。如《奶奶的手》一文通过“我”前后态度的对比(先前讨厌,后来喜欢上了奶奶的手),突出了奶奶慈爱的形象。
构思一篇文章,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
2. 巧合法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里的“巧”,就是指巧合,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组织文章的故事情节。它要求文章情节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人的意料。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就安排过这样的巧合:大雪把草料场中林冲住的草屋压倒了,于是林冲冒着大雪去山上的山神庙借宿,而差拨、陆虞候、富安烧了草料场后此时也来到山神庙,可惜庙门被林冲从里面抵住了,所以他们仨就在门外说话。从三人的谈话中,林冲得知自己被派去看守草料场是一个阴谋,于是,林冲忍无可忍杀了三人,走上了梁山。情节中的多处巧合,无不体现作者构思的匠心。
3. 误会法
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人物形象被凸显出来。如中考佳作《第二棵梧桐树下》,记叙“我”在生日那天收到一封神秘的信,信中以一个男生的口吻叫“我”晚上在宿舍前第二棵梧桐树下等“他”,“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去约会,结果是“我”的姐妹们,她们在那儿设了生日宴。因为“误会”,文章变得生动。
4. 悬念法
就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其特点是先将疑问摆在那里,然后,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令人对其念念不忘。总之,作者并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决矛盾,而是在酝酿比较长的时间后再解开“悬念”,写出结局。例如写《我家的新鲜事》,开头先写:“最近,我家又多了一位‘网虫’,这个人不是爸爸,不是妈妈,也不是我,那究竟是谁呢?”如此设置悬念,然后再写她上网入迷,上网为小区服务。最后点出这个人就是“我”的奶奶。这样构思,让人读来饶有兴味,感觉新颖别致。
5. 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战国策》中有一段“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腾、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
6. 象征法
有些话题,如“桥”、“路”、“网”等,都既有实在含义,又有象征意义。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法构思。如“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商桥”、“信息之桥”等;“路”可指信息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网”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人生网、人情网、心网等。
二、 从形式上构思的方法
近年来,作文形式构思可谓五彩纷呈,如广告、日记、合同、报告、寓言、庭审记录,剧本等等。借鉴这几年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些经验,列出了以下作文形式构思。
1. 彩线串珠法
就是作者在处理安排材料时,选取一个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事物作为贯穿全篇的彩线,将一组精选的材料(珍珠)连缀成篇的构思方法。作为“串珠”的“彩线”,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一种思想感情,只要能够体现题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可。如以“喜欢”为话题作文,《我喜欢这位售票员》一文就以售票员三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微笑为线索贯穿全文,把她热心服务的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喜闻乐见。
2. 画面组合法
把几个相互关联的画面按一定顺序组合成文,共同表现一个主题,使文章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例如在《我的一家》中,可把家庭分成三个画面:“教师部”,“商业部”,“学生部”,分别写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把三个部门各自的特色写得活灵活现,又将三个部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家”,这样的结构严谨又别出心裁。
3. 日记缀连法
一篇文章由几则日记连缀而成。这几则日记内容相互关联,中间无需用叙述的语言连接,情节的发展暗含于日记的内容之中。但有时前几则日记表面上没有关系,直到最后一则日记,才与前面几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日记发生了联系。另外,还可以在日记的时间、天气上做文章,如可以用表示天气的词语既表示天气,也表示人物心情,从而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
如《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一文由5则日记巧妙连缀而成,开头说自己是迫于老师的严厉才写日记,结尾说自己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先抑后扬,首尾呼应。中间3则日记,由“阳光下的父亲”紧密勾连,表现日记中的写作材料让“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我”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显得自然合理。
4. 答题法
即借用数学答题的形式结构文章。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一考生自拟题目“生命的意义”,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深刻而又巧妙。
5. 故事新编法
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对小说名著或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演绎,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和思想的一种文章。它运用历史素材,表现现代意识,既推陈出新,又幽默风趣,构成古今对比、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如《唐僧师徒的新生活》这篇作文:孙悟空成功地经营公司,唐僧涉足娱乐圈,沙僧除暴安良、行侠仗义,只有猪八戒依然好吃懒做,一事无成。这样一来,小说中的人物被赋予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故事生动有趣,自然能够获得高分。
6. 其他法
有一篇题为《病历》的文章,全文由“处方头”和三则病例组成。每则病例代表一个学习时期,均由症状、诊断、意见等部分组成。其中,第三个学段的文字最简洁,只有四个内容。病人:17岁,七年级。症状:病人回家路上,路遇车匪,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身一人奋勇擒贼,身受多处刀伤。诊断:心眼残缺症,病入膏肓。意见:为了王家的香火延续,建议娶个聪明的媳妇。正直勇敢的病号,反遭误诊,谁之过?家长?医生?社会?岂不令人深思。
作文升格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读懂其中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文题设计
◆病文展示
一盆蝴蝶兰
又是星期天了,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影的作业不多,一会儿就做完了。影的心情格外的好,推开满桌的书本,躲过妈妈的视线,影背着画夹来到后院。
影坐在修剪花草的小板凳上,对着蝴蝶兰画了起来。影爱蝴蝶兰,不仅爱它清秀的外表,还因为它象征着自由、快乐。影的纤纤玉指落在画纸上,好久没画画了,可画起蝴蝶兰还是那么得心应手。
没过多久,妈妈走进院子。看见影,还有那画夹,眉头不由地一皱,但仍用温和的语调说:“影,又在画画呀!好了,进去读会儿英语吧。”
影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变沉重了。她抬起头,盯着母亲,慢慢收起画夹。
突然听到“啪”的一声响,她扔下书,飞快地冲向院子。妈妈抬起头,看见了影,仍旧温和地说:“不小心把花盆打碎了,吓到你了吗?对不起!”说着低下头,不经意地把蝴蝶兰捡进了装垃圾的塑料袋中……
本文最大缺陷就在于平铺直叙,人物丰富的情感变化没能凸显在文章字里行间。本文要想抢人眼球,就要在文章中巧设波澜,做到尺水兴波,引人入胜。可先在标题上做文章,把它改为《未画完的蝴蝶兰》,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再在行文中,细写人物高兴、埋怨、渴望、无奈、失落等心理活动,并借景物描写作有力的侧面烘托,淋漓尽致地写活人物的情感变化,在变化之中,使得文章情节曲折多姿,跌宕有致。还可把人物的命运与这幅未画完的蝴蝶兰有机联结起来,使文章更加错落有致,扣人心弦。
◆病情诊断
未画完的蝴蝶兰
又是星期天了,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影的作业不多,一会儿就做完了。影的心情格外的好,推开满桌的书本,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那个遭到冷落的画夹。画夹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影怜爱地轻轻拍去了灰尘,换上崭新洁白的画纸。
躲过妈妈的视线,影背着画夹来到后院。院子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姹紫嫣红,交相辉映。妈妈总喜欢这些艳丽的花骨朵儿,影则不同,她喜欢比较淡雅、花骨朵儿小小的花。为什么大人的想法总与孩子的不同呢?影微微叹了口气。(写妈妈与影的不同,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忽然,角落里,一盆不起眼的蝴蝶兰跃入眼帘,影的心不由得一跳,是妈妈把它放在这儿的吗?不,不可能,这可能是昨天来的客人送的吧。(情节突转)
影坐在修剪花草的小板凳上,对着蝴蝶兰画了起来。影爱蝴蝶兰,不仅爱它清秀的外表,还因为它象征着自由、快乐。影的纤纤玉指落在画纸上,好久没画画了,可画起蝴蝶兰来还是那么得心应手。
偶尔抬起头,影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缀着几朵雪白的云。空中小鸟掠过,留下一串清脆的叫声。一阵清风拂过影的面颊,柔腻腻的,甜丝丝的。影完全沉醉了,贪婪地吮吸着……
没过多久,妈妈走进院子。看见影,还有那画夹,妈妈眉头不由得一皱,但仍用温和的语调说:“影,又在画画呀!好了,进去读会儿英语吧。”(此处写妈妈的表现,既与第二段照应,又与影构成对比。)
◆成功升格
影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变沉重了。她抬起头,盯着母亲,嘴张了张像要说些什么,但始终没有说出来。她低了头,目光黯淡下去,慢慢收起画夹,纸上是一幅未画完的蝴蝶兰。
影重新坐在书桌前,那上面堆满了书,和往常一样,她拿起一本《英语》,漫无目的地读了起来。听到影的读书声,妈妈露出满意的笑容。侍弄花草的劳累,也被这美妙的读书声驱赶得无影无踪。影机械地重复着无聊的“ABC”。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脑子昏沉沉的影,突然听到“啪”的一声响。她仿佛突然从梦中醒过来,条件反射似的跳起来,扔下书,飞快地冲向院子。影怔住了,痴痴地望着那盆被打破的蝴蝶兰,脑子里一片空白。(影的“怔住”与下文中妈妈的“仍旧温和”构成对比。)
妈妈抬起头,看见了影,仍旧温和地说:“不小心把花盆打碎了,吓到你了吗?对不起!你累了吗?休息一会儿,这儿我会收拾的……要不,去弹会儿琴吧。”说着低下头,不经意地把蝴蝶兰捡进了装垃圾的塑料袋中……
等到影回过神来,只能遥望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她像触电似的低下头,快步向琴房走去,泪珠无声地洒在琴键上,心中什么东西“啪”地碎了。
从此,那幅未画完的蝴蝶兰放在了角落里,上面又落满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照应标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经过修改后的这篇文章所蕴含的那份真挚、深沉的情感能够打动每一位读者。本文选材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作者先由人写到花,由花写到画,再由画写到与母亲的没有硝烟的冲突,层层深入,层层铺垫,巧设悬念,含而不露,运用侧面烘托与反衬的手法,有力地表现主人公那种渴望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复杂感情。在行文中,作者细写“影”情感的变化:由高兴到无奈,由无奈到失落,在变化之中,使得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另外,本文言简意丰,耐人寻味,使得文章更加情韵悠长!
◆亮点扫描
“文似看山不喜平”,因而在构思时,同学们一定要做到布局巧妙,尺水兴波,在平淡之中显出神奇。如何使文章形成波澜,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呢?同学们不妨借助以下形式:
1. 巧设悬念。制造悬念就是把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写到关键处后故意岔开,不作交代,或说出一个奇怪现象而不说原因。如《驿路梨花》一文,全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而构思行文,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再如升格文《未画完的蝴蝶兰》,一读标题便会产生为何未画完的疑问,让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2. 着力突转。有经验的人,往往在行文中来一个或两个突然性的大转折,以使情节陡转,上下文形成一个大的落差,让文章顿起波澜,令读者出乎意料,但细细品味,又觉在情理之中。
◆升格启示
3. 运用抑扬。主要突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展现自己对某个人、某件事由不喜欢到喜欢(或由喜欢到不喜欢)的心路历程。
4. 妙用对比。采用强烈的对比方式可以兴波助澜。如佳作《我的楼上楼下》一文,就把外出追梦的蔡叔叔与扎根本土的孙叔叔进行对比,通过他们二人命运的变化,深刻揭示出做人要脚踏实地 、勤劳肯干的道理。
除上述常见的方法外,我们还可设计巧合、铺陈误会、埋设伏笔等等。倘若同学们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去运用,其文章一定会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升格启示
小试牛刀
(2013·四川宜宾)用心咀嚼下面的名言,然后以“成长的滋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老年时才不致空虚。——达·芬奇
◆中考真题
【思路点拨 】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成长的滋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此文题可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作时,只要与“成长”有关的内容,在成长过程中的体验感悟,都可以作为此次写作的内容。但要得到高分,也并非易事。在写作本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立意要与众不同。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事可写,但我们应选择那些别人没写的材料,如果自己对乞丐、残疾人乞讨的看法,对当班干的原因等方面来写,可从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等角度来立意,这样才能做到构思新颖,引人入胜。
二、写出真情实感。因为是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因而内心体验是真实的。写作时,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他人,打动阅卷老师。成长中的滋味,无论是酸是甜,是苦是辣,都应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要注意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
三、创新结构方式。此次作文较适合写成记叙文,在安排结构时可适当创新,如可以列小标题,从“酸”、“甜”、“苦”、“辣”四个方面表达成长的感受;可以运用书信体,通过和朋友写信的方式,诉说心中的烦恼;还可以采用日记体,拟写三则日记,展示某一时期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本字典,在它的体内,你能找到“关爱”、“体贴”、“欢乐”、“温暖”;亲情是一颗明星,在漆黑的夜里,它能给迷途的心指引方向;亲情是一根绳子,用它的身躯,把心与心紧紧地连了起来……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以“亲情”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4模拟】
【写作指南】
亲情,即“亲人之间的情义”,它包括母爱、父爱、手足情、长者对幼者的疼爱,幼者对长者的体贴……它与友情、爱情、乡情、师生情、同志情、爱国情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审题时,应注意分辨。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呢?
1. 捕捉亲情细节。罗丹说:“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如此,同学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收藏的亲情瞬间:你生病时,母亲一副焦虑的神情;你犯错误时,父亲一声沉重的叹息;你取得好成绩时,父母报之以欣慰的微笑……这些事件虽然细微,但饱含着浓浓的爱意。作文时,如能抓住这样的细节,特写放大,定能博得读者的青睐。
【思路点拨】
2. 强健亲情“骨骼”。构思一篇作文,有了好的选材,接下来就要布局谋篇。如果把材料比作人的“血肉”,那么文章的结构布局正像是人的“骨骼”。没有坚实、健壮的“骨”,血肉便无所依附,所以说谋篇布局很重要,千万不能轻视。就本话题而言,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写成“日记体”,即用几则日记来描绘父爱或母爱的轨迹,以天气状况来衬托“我”的心理,以时间为线串联成篇。也可以进行几个镜头或片段的组合,只不过要以“亲人的关爱”为线索,贯穿始终。为了便于表达真情实感,把本文写成书信体,以第二人称叙述,也值得提倡。在构思上,我们可以以倒叙开头,先特写一个“爱”的镜头,然后再交代它的起因与经过,来增强吸引力;也可以采用先抑后扬之法,以“原来不懂父爱或母爱”和“现在明白了父爱或母爱”构成对比,使文章生动起伏。
3. 彰显“亲情”主题。文章既然以“亲情”为内容,可见字里行间感情的流露必不可少。情到浓时,适当地穿插议论抒情,把内心感受到的“爱”抒发出来,或于文章结尾处,用议论抒情笔法把“爱”的题旨直接揭示出来,鲜明豁朗,都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三节:听唱新翻杨柳枝
——中考作文之构思技巧
【主题解说】
构思,是指作者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统帅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的“纲”。具体应做到:(1)构思要正确。正确,就是指确立的主题健康、有意义,符合客观实际,能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2)构思要新颖。新颖,就是不落俗套,有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不人云亦云。(3)构思要深刻,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这种感受和见解,是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 www-2-1-cnjy-com
【名师支招】
构思一篇文章,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
一、从内容上构思的方法。
1.对比法
就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一起,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们的差异来说明问题的一种写作构思技法。运用对比反衬法构思,目的是使对比中的个体得到强调与突出,它从相反的角度将两种物体进行对照比较,以形成十分鲜明的反差烘托,因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战斗力。如《奶奶的手》一文通过“我”前后态度的对比(先前讨厌,后来喜欢上了奶奶的手),突出了奶奶慈爱的形象。
2.巧合法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里的“巧”,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巧合,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组织文章的故事情节。它要求文章情节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人的意料。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就安排过这样的巧合:大雪把草料场中林冲住的草屋压倒了,于是林冲冒着大雪去山上的山神庙借宿,而差拨、陆虞候、富安烧了草料场后此时也来到山神庙,可惜庙门被林冲从里面抵住了,所以他们仨就在门外说话。从三人的谈话中,林冲得知自己被派去看守草料场是一个阴谋,于是,林冲忍无可忍杀了三人,走上了梁山。情节中的多处巧合,无不体现作者构思的匠心。
3.误会法
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人物形象被凸显出来。如中考佳作《第二棵梧桐树下》,记叙我在生日那天收到一封神秘的信,信中以一个男生的口吻叫我晚上在宿舍前第二棵梧桐树下等“他”,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去约会,结果是我的姐妹们,她们在那儿设了生日宴。 因为“误会”,文章而生动。
4.悬念法
就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摆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矛盾,或设置疑团,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其特点是先将疑问摆在那里,然后,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令人对其念念不忘。总之,作者并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决矛盾,而是在酝酿比较长的时间后再解开“悬念”,写出结局。例如写《我家的新鲜事》,开头先写:“最近,我家又多了一位‘网虫’,这个人不是爸爸,不是妈妈,也不是我,那究竟是谁呢 ”如此设置悬念,然后再写她上网入迷,上网为小区服务。最后点出这个人就是“我”的奶奶。这样构思,让人读来饶有兴味,感觉新颖别致。
5.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战国策》中有一段“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象征法
有些话题,如“桥”、“路”、“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都既有实在含义,又有象征意义。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法构思。如“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商桥”、“信息之桥”等;“路”可指信息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网”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人生网、人情网、心网等。 www.21-cn-jy.com
二、从形式上构思的方法
近年来,作文形式构思可谓五彩纷呈,如广告,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合同,报告,寓言,庭审记录,剧本等等。借鉴这几年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些经验,列出了以下作文形式构思。
1.彩线串珠法
就是作者在处理安排材料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取一个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事物作为贯穿全篇的彩线,将一组精选的材料(珍珠)连缀成篇的构思方法。作为“串珠”的“彩线”,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一种思想感情,只要能够体现题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可。如以“喜欢”为话题作文,《我喜欢这位售票员》一文就以售票员三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微笑为线索贯穿全文,把她热心服务的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喜闻乐见。 2-1-c-n-j-y
2.画面组合法
把几个相互关联的画面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顺序组合成文,共同表现一个主题,使文章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例如在《我的一家》中,可把家庭分成三个画面:“教师部”,“商业部”,“学生部”,分别写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把三个部门各自的特色写得火灵活现,又将三个部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家”,这样的结构严谨又别出心裁。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日记缀连法
一篇文章由几则日记连缀而成。这几则日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相互关联,中间无需用叙述的语言连接,情节的发展暗含于日记的内容之中。但有时前几则日记表面上没有关系,直到最后一则日记,才与前面几则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日记发生了联系。另外,还可以在日记的时间、天气上,做文章,如可以用表示天气的词语既表示天气,也表人物心情,从而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
如《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一文由5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记巧妙连缀而成,开头说自己是迫于老师的严厉才写日记,结尾说自己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先抑后扬,首尾呼应。中间3则日记,由“阳光下的父亲”紧密勾连,表现日记中的写作材料让“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我”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显得自然合理。
4.答题法
即借用数学答题的形式结构文章。如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为话题作文,一考生自拟题目“生命的意义”,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求证”、“证明”、“解答”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深刻而又巧妙。
5.故事新编法
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作者以全新的视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小说名著或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演绎,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和思想的一种文章。它运用历史素材,表现现代意识,既推陈出新,又幽默风趣,造成古今对比、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如《唐僧师徒的新生活》这篇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孙悟空成功地经营公司,唐僧涉足娱乐圈,沙僧除暴安梁、行侠仗义,只有猪八戒依然好吃懒做,一事无成。这样以来,小说中的人物被赋予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故事生动有趣,自然能够获得高分。
6.病历法
有一篇题为《病历》的文章,全文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方头”和三则病例组成。每则病例代表一个学习时期,均由症状、诊断、意见等部分组成。其中,第三个学段的文字最简洁,只有四个内容。病人:17岁,初中二年级。症状:病人回家路上,路遇车匪,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身一人奋勇擒贼,身受多处刀伤。诊断:心眼残缺症,病入膏肓。意见:为了王家的香火延续,建议娶个聪明的媳妇。正直勇敢的病号,反遭误诊,谁之过?家长?医生?社会?岂不令人深思。
【作文升格】
◆文题设计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读懂其中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病文展示
一盆蝴蝶兰
又是星期天了,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影的作业不多,一会儿就做完了。影的心情格外地好,推开满桌的书本,躲过妈妈的视线,影背着画夹来到后院。
影坐在修剪花草的小板凳上,对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蝴蝶兰画了起来。影爱蝴蝶兰,不仅爱它清秀的外表,还因为它象征着自由、快乐。影的纤纤玉指落在画纸上,好久没画画了,可画起蝴蝶兰还是那么得心应手。 21*cnjy*com
没过多久,妈妈走进院子。看见影,还有那画夹,眉头不由地一皱,但仍用温和的语调说:“影,又在画画呀!好了,进去读会儿英语吧。”
影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变沉重了。她抬起头,盯着母亲,慢慢收起画夹。
突然听到“啪”的一声响,她扔下书,飞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冲向院子。妈妈抬起头,看见了影,仍旧温和地说:“不小心把花盆打碎了,吓到你了吗?对不起!”说着低下头,不经意地把蝴蝶兰捡进了装垃圾的塑料袋中…… 21·世纪*教育网
【病情诊断】
本文最大缺陷就在于平铺直叙,人物丰富的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没能凸显在文章字里行间。本文要想抢人眼球,就要在文章中巧设波澜,做到尺水兴波,引人入胜。可先在标题上做文章,把它改为《未画完的蝴蝶兰》,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再在行文中,细写人物高兴、埋怨、渴望、无奈、失落等心理活动,并借景物描写作有力的侧面烘托,淋漓尽致地写活人物的情感变化,在变化之中,使得文章情节曲折多姿,跌宕有致。还可把人物的命运与这幅未画完的蝴蝶兰有机链接起来,使文章更加错落有致,扣人心弦。
◆成功升格
未画完的蝴蝶兰
又是星期天了,阳光明媚的好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影的作业不多,一会儿就做完了。影的心情格外地好,推开满桌的书本,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那个遭到冷落的画夹。画夹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影怜爱地轻轻拍去了灰尘,换上崭新洁白的画纸。
躲过妈妈的视线,影背着画夹来到后院。院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姹紫嫣红,交相辉映。妈妈总喜欢这些艳丽的花骨朵儿,影则不同,她喜欢比较淡雅、花骨朵儿小小的花。为什么大人的想法总与孩子的不同呢?影微微叹了口气。(写妈妈与影的不同,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忽然,角落里,一盆不起眼的蝴蝶兰跃入眼帘,影的心不由得一跳,是妈妈把它放在这儿的吗?不,不可能,这可能是昨天来的客人送的吧。(情节突转)
影坐在修剪花草的小板凳上,对着蝴蝶兰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起来。影爱蝴蝶兰,不仅爱它清秀的外表,还因为它象征着自由、快乐。影的纤纤玉指落在画纸上,好久没画画了,可画起蝴蝶兰来还是那么得心应手。 21cnjy.com
偶尔抬起头,影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缀着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朵雪白的云。空中小鸟掠过,留下一串清脆的叫声。一阵清风拂过影的面颊,柔腻腻的,甜丝丝的。影完全沉醉了,贪婪地吮吸着……
没过多久,妈妈走进院子。看见影,还有那画夹, ( http: / / www.21cnjy.com )妈妈眉头不由得一皱,但仍用温和的语调说:“影,又在画画呀!好了,进去读会儿英语吧。”(此处写妈妈的表现,既与第二段照应,又与影构成对比。)
影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变沉重了。她抬起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盯着母亲,嘴张了张像要说些什么,但始终没有说出来。她低了头,目光黯淡下去,慢慢收起画夹,纸上是一幅未画完的蝴蝶兰。
影重新坐在书桌前,那上面堆满了书,和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一样,她拿起一本《英语》,漫无目的地读了起来。听到影的读书声,妈妈露出满意的笑容。侍弄花草的劳累,也被这美妙的读书声驱赶得无影无踪。影机械地重复着无聊的“ABC”。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脑子昏沉沉的影,突然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啪”的一声响。她仿佛突然从梦中醒过来,条件反射似的跳起来,扔下书,飞快地冲向院子。影怔住了,痴痴地望着那盆被打破的蝴蝶兰,脑子里一片空白。(影的“怔住”与下文中妈妈的“仍旧温和”构成对比)
妈妈抬起头,看见了影,仍旧温和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小心把花盆打碎了,吓到你了吗?对不起!你累了吗 休息一会儿,这儿我会收拾的……要不,去弹会儿琴吧。”说着低下头,不经意地把蝴蝶兰捡进了装垃圾的塑料袋中……
等到影回过神来,只能遥望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她像触电似地低下头,快步向琴房走去,泪珠无声地洒在琴键上,心中什么东西“啪”地碎了。 2·1·c·n·j·y
从此,那幅未画完的蝴蝶兰放在了角落里,上面又落满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照应标题)
◆亮点扫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修改后的这篇文章所蕴含的那份真挚、深沉的情感能够打动每一位读者。本文选材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作者先由人写到花,由花写到画,再由画写到与母亲的没有硝烟的冲突,层层深入,层层铺垫,巧设悬念,含而不露,运用侧面烘托与反衬的手法,有力地表现主人公那种渴望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复杂感情。在行文中,作者细写“影”情感的变化:由高兴到无奈,由无奈到失落,在变化之中,使得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另外,本文言简意丰,耐人寻味,使得文章更加情韵悠长!
【升格启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因而在构思时,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一定要做到布局巧妙,尺水兴波,在平淡之中显出神奇。如何使文章形成波澜,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呢?同学们不妨借助以下形式:
1.巧设悬念。制造悬念就是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写到关键处后故意岔开,不作交待,或说出一个奇怪现象而不说原因。如《驿路梨花》一文,全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而构思行文,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再如升格文《未画完的蝴蝶兰》,一读标题便会产生为何未画完的疑问,让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21教育网
2.着力突转。有经验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往在行文中来一个或两个突然性的大转折,以使情节陡转,上下文形成一个大的落差,让文章顿起波澜,令读者出乎意料,但细细品味,又觉在情理之中。
3.运用抑扬。主要突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展现自己对某个人、某件事由不喜欢到喜欢(或由喜欢到不喜欢)的心路历程。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妙用对比。采用强烈的对比方式可以兴波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澜。如佳作《我的楼上楼下》一文,就把外出追梦的蔡叔叔与扎根本土的孙叔叔进行对比,通过他们二人命运的变化,深刻揭示出做人要脚踏实地 、勤劳肯干的道理。
除上述常见的方法外,我们还可设计巧合、铺陈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埋设伏笔等等。倘若同学们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去运用,其文章一定会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小试牛刀】
中考真题
(2013.四川宜宾)用心咀嚼下面的名言,然后以“成长的滋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来源:21cnj*y.co*m】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21*cnjy*com
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老年时才不致空虚。 ——达·芬奇21·cn·jy·com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话题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题“成长的滋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此文题可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作时,只要与“成长”有关的内容,在成长过程中的体验感悟,都可以作为此次写作的内容。但要得到高分,也并非易事。在写作本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立意要与众不同。成长过程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多事可写,但我们应选择那些别人没写的材料,如果自己对乞丐、残疾人乞讨的看法,对当班干的原因等方面来写,可从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等角度来立意,这样才能做到构思新颖,引人入胜。【出处:21教育名师】
二、写出真情实感。因为是写自己的成长经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而内心体验是真实的。写作时,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他人,打动阅卷老师。成长中的滋味,无论是酸是甜,是苦是辣,都应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要注意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
三、创新结构方式。此次作文较适合写成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文,在安排结构时可适当创新,如可以列小标题,从“酸”“甜”“苦”“辣”四个方面表达成长的感受;可以运用书信体,通过和朋友写信的方式,诉说心中的烦恼;还可以采用日记体,拟写三则日记,展示某一时期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
2014模拟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本字典,在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内,你能找到“关爱”“体贴”“欢乐”“温暖”;亲情是一颗明星, 在漆黑的夜里,它能给迷途的心指引方向;亲情是一根绳子,用它的身躯,把心与心紧紧地连了起来……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以“亲情”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版权所有:21教育】
【写作指南】
亲情,即“亲人之间的情义”,它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括母爱、父爱、手足情、长者对幼者的疼爱,幼者对长者的体贴……它与友情、爱情、乡情、师生情、同志情、爱国情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审题时,应注意分辨。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呢?
一、捕捉亲情细节。罗丹说:“世界上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如此,同学门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收藏的亲情瞬间:你生病时,母亲一副焦虑的神情;你犯错误时,父亲一声沉重的叹息;你取得好成绩时,父母报之以欣慰的微笑……这些事件虽然细微,但饱含着浓浓的爱意。作文时,如能抓住这样的细节,特写放大,定能博得读者的青睐。
2、强健亲情“骨骼”。构思一篇作文,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好的选材,接下来就要布局谋篇。如果把材料比作人的“血肉”,那么文章的结构布局正像是人的“骨骼”。没有坚实、健壮的“骨”,血肉便无所依附,所以说谋篇布局很重要,千万不能轻视。就本话题而言,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写成“日记体”,即用几则日记来描绘父爱或母爱的轨迹,以天气状况来衬托“我”的心理,以时间为线串联成篇。也可以进行几个镜头或片段的组合,只不过要以“亲人的关爱”为线索,贯穿始终。为了便于表达真情实感,把本文写成书信体,以第二人称叙述,也值得提倡。在构思上,我们可以以倒叙开头,先特写一个“爱”的镜头,然后再交代它的起因与经过,来增强吸引力;也可以采用先抑后扬之法,以“原来不懂父爱或母爱”和“现在明白了父爱或母爱”构成对比,使文章生动起伏。
三、彰显“亲情”主题。文章既然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情”为内容,可见字里行间感情的流露必不可少。情到浓时,适当地穿插议论抒情,把内心感受到的“爱”抒发出来,或于文章结尾处,用议论抒情笔法把“爱”的题旨直接揭示出来,鲜明豁朗,都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