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陈情表》课件(共39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陈情表》课件(共39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3 17:0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01
泰和中学
《陈情表》李密
陈:陈述、禀报
情:衷情、隐情
表:文体,古代奏章的一种, 古代臣属
给帝王所上的陈述己见的文书。
解题
题意: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文体知识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请求、抒发己志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苏轼
李密(224—287)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晋犍为武阳(今四川)人。晋初散文家。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李密“以孝谨闻”,《晋书.孝友传》将他列为首位。为人正直,颇有才干。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因口才出众,能言善辩,多次出使东吴,受到吴国国君的称赞。
写作背景
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90年在位), 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之子),为人阴险多疑。靠野蛮逼宫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建立了西晋王朝。
当时东吴尚踞江左,建国伊始,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笼络人心,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所以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以示恩宠。
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果是什么
收到李密的奏表,晋武帝赞叹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感动之际,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
《陈情表》:
看李密如何说“NO”
如何陈情?
险衅(   )   夙遭闵凶(    )
终鲜兄弟( ) 门衰祚薄(  )
期功强近( ) 茕茕孑立(    )
床蓐(  )   逮奉圣朝( )
供养( ) 太子洗马(   )
猥以微贱(  ) 陨首(   )
逋慢(   ) 日笃(   )
矜育(   )   过蒙拔擢(  )
优渥(  ) 日薄西山( )
气息奄奄( ) 更相为命( )
 
xìn


jīn
xiǎn
zuò
sù mǐn
qióng jié
yǔn
wěi
méng zhuó


jī qiǎng
dài
yǎn
gōng /gòng
xiǎn

gēng
第一段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因为
艰难祸患
早年
通“悯”
代词,我
悲痛、怜惜
亲自
不能走路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古:成人自立;今:机构等存在、理论有依据

又、也
福分
勉强
名作状,在外、在内
安慰
缠绕
被动句
停止
通“褥”,垫子
读音jiàn zuò,汉语词语
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
2、即位;登基。
《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后汉书·顺帝纪》:"陛下践祚,奉遵鸿绪,为郊庙主,承续祖宗无穷之列。"
第一段写了什么?哪句话奠定文章悲凉的基调?
合作探究
叙述李密的悲惨身世。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身世悲惨,以情动人
小结
一、陈苦情
家庭不幸
祖孙相依
父丧母嫁
多病孤苦
祖母抚养
人丁衰微
祖母卧病
身世悲惨
以情动人
第二段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及、至
承奉
蒙受
清明的教化
考察推举
推举
古:优秀人才;今: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
因为
任命
不久
任命
自谦,“鄙”
形作名,卑微低贱之人
担当
头落地
详尽
使...闻
急切严峻
怠慢
古:奔走效力;今:奔跑
申诉
名作状,一天天地
病重
助词,取独
状后
被动句
报答
古:进退两难;今:窘迫的样子
这一段突出情感的是哪一句?
合作探究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结
二、陈难情
叙写朝廷征召之殷,退很难。
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养祖母无主,进也难。
作者明确提出忠孝难以两全的难题,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第二段中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表征召:察(孝廉)、举(秀才)、拜(郎中)、除(洗马)、当(东宫);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
(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为何陈情?
辞任太子洗马
洗(xiǎn)马,一作先马。“先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秦汉始置,太子出行时为先导。汉时亦作“先马”“前马”。负责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
文化常识
一、表示任职
任、征、授、拜、举、起、简、进、拔、辟、赐、选、复、仕、迁、除(左除表降级)
二、表示升官
升、陟[zhì]、擢、徙、加、提、晋、右迁(升级、降级、平调三种情况)
三、表示降职、免职
贬、谪、出、罢、黜、放、夺、免、窜、左迁
四、表示调动
调、转、徙、改、补、累迁(多次)、出、放、入
五、表示兼职
领、判(高位兼低职)、摄、权、假(暂时代理)、行、署(代理官职)兼(同时掌管)、知、主(无官职变动,表掌管执掌)。
六、表示退休辞官
告老、请老、乞骸骨、致仕、解官、乞身、移病、谢病
第三段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想到
形作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怜悯
官职显达
看重
提拔、提升
优厚
古:犹豫不决的样子;今:徘徊
只是
迫近
不长
古:拳拳;今:数量少、不重要
交互
形作动,远离
使...终
没有…的办法
所以

宾前,“以是”
名作动,做官
名作动,任职
伏惟: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尚:希望的意思。
飨: ①以盛宴款待宾客。如:《鸿门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祭祀。曹植〈精微篇〉:「备礼飨神祇,为君求福先。」
③通「享」,受用、享用。《史记·河渠书》:「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这是旧时写奠草的格式,在结尾部分。祭文中结尾经常用这个词,意思是:伏在地上恭敬的请被祭者享用供品。
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合作探究
伏惟(找依据):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朝廷)
且(释误会):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个人)
但(述苦衷):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祖母)
时代背景
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 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周树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作者为什么要提及自己在蜀汉任官的经历?
一臣不事二主
他担心晋武帝怀疑自己心系蜀汉,忠于故主,因此极力贬低自己,以打消武帝的疑虑。
第三层有关祖母疾病的描写有什么动人之处?用了什么手法?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比喻人命,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
“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祖母刘病重垂危的真实;
叠词,“气息奄奄”浮现了刘氏在床上苟延残喘的样子,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小结
三、释疑虑
治国之本(朝廷):孝治天下
明述苦衷(祖母):祖母病笃不能远离
解释误会,
求得体恤
从政追求(个人):图宦达,不矜名节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四段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通“又”
古:辛酸悲苦;今:身心劳苦、客套话
照察
怜恤
准许、成全
使...结束
使...闻
状后
连词,表目的
名作状,像犬马一样
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合作探究
愿乞终养
李密为祖母养老送终意味着不能对朝廷尽忠,他找到了一个什么两全的办法?理由是什么?
先尽孝后尽忠
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小结
四、陈忠情
先尽孝:愿乞终养(报养日短)
后尽忠: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尽节日长)
折中解决,
赌咒发誓
脉络
梳理
先陈苦情
博得同情
后陈难情
打动真情
再释疑虑
消除隔阂
后复忠情
折中示好
示之以忠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精心布局,环环相扣,出于情,归于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以情动人。
内容总结
作者详尽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庭境况的困顿多舛以及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艰难处境,恳切地表达了为祖母尽孝的拳拳衷情和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委婉地申诉了不能奉诏赴命的理由,恳切而又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后尽忠的肺腑之情。
1、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 。
2、 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
3、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
形容非常孤单, 没有伴侣。
4、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 比喻人已经衰老或
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5、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 死亡的样子。
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即将灭亡。
成语:
6、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
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
7、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8、结草街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报恩的故事。
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9、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 。
10、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成语:
《陈情表》
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 。
2.《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4.《陈情表》用“ ,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5.《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6.《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
7.《陈情表》中作者用“ , 。 ,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8.《陈情表》用“ ,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9.《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 , 。”
10.《陈情表》中李密用 “ ,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11.《陈情表》中李密用 “ ,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12.《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 。”
13.《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 , 。”
14.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1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 “ , 。”
16.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6.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7.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8.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9.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10.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1.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1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4.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15.臣生当限首,死当结草。
16.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陈情表》默写答案
作业来啦:
背诵《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