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03 22: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稀盐酸除铁锈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因此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酸碱恰好完全中和后会得到盐溶液,因此盐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3.使用酸、碱等腐蚀性药品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有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内,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不小心打翻了燃着的酒精灯,应立即浇水来熄灭桌子上燃着的酒精
D.氢氧化钠溶液溅在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4.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某质量分数相同,质量也相同的盐酸的烧杯,此时天平平衡。先将下列物质按前后质量比为10:21的比例放入烧杯中,反应都恰好完全,天平仍平衡的是:
A.Mg和MgO B.MgO和Mg(OH)2
C.MgO和MgCO3 D.Mg和MgCO3
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排气扇 B.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可用稀盐酸除铁锈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6.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显碱性,所以碱溶液都显碱性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可燃物接触氧气就一定能燃烧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更容易锈蚀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C.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氨水处理废水中的硫酸
9.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单质中一定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只要有氧气存在物质就能燃烧
10.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H2O
11.学习化学时可用如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X 溶剂 碱 纯净物 置换反应
Y 溶液 氧化物 单质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着火点 B.车船表面喷涂油漆可防止铁生锈
C.蔗糖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分子易导电 D.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测酸碱度
二、填空题
1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合金中铝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生石灰的化学式是_______。
(2)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
(3)某种硫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个硫原子,这种硫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4)碘酒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
(1)干冰制冷的原理是 ________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 ________,可以清除油污
(3)硫酸铜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________
1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与化学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用电器着火应先_________,然后再灭火。
(2)一直以来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性。
(3)跳绳的绳体常用钢丝拉成细丝来制作,这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_性;在绳体外层包裹一层塑料防止钢丝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_。
(4)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三、简答题
16.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字母)
A.金属硬币 B.铝制导线 C.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7.为验证酸碱盐和氧化物的性质与转化,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1)试管 A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过程②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试管 C 中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
(4)上述实验中,没有体现出酸的化学性质为______。
A 与指示剂反应 B 与活泼金属反应 C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D 与碱反应 E 与盐反应
四、实验题
18.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将混合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各部分均完全反应或吸收)。已知浓硫酸可吸水干燥气体。
(1)写出装置A、C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D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___________。
(3)若A、D中澄清的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C增重0.18g,装置D增重0.22g.试推测该混合气体的组成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9.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
(1)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______。
(2)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C 6.A 7.B 8.C 9.B 10.C 11.C
12.B
13. Al CaO H+ S6 C2H5OH
14.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氢氧化钠; Cu2+、SO42﹣
15.(1)切断电源
(2)吸附
(3) 延展 隔绝空气和水
(4)
16.(1)C
(2)
(3)
17.(1)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H2SO4+2NaOH=Na2SO4+2H2O
(3)BaCl2、NaCl、NaOH
(4)AB
18. 检验并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吸收燃烧后气体中的水蒸气 不能,如果颠倒,就无法判断气体燃烧后是否有水生成(合理即可) CO2、CH4
19.(1)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2)解: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分别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0.9%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