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3 14:48:1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堡垒(lěi) 辜负(gū) 凛冽(lǐn liè) 吞噬(shì)
B.疲惫(bèi) 钦佩(qīng) 鲁莽(mǎng) 毡鞋(zhān)
C.保佑(yòu) 厄运(è) 拯救(chéng) 恶劣(liè)
D.羸弱(yíng) 毋宁(wú) 蹒跚(pán shān) 告罄(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闷闷不乐
3.阅读课文《伟大的悲剧》“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片段,回答问题。
文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 )
A.比喻。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B.拟人。烘托出斯科特等人知道探险已被人占先机时的沮丧、懊恼心情。
C.拟人。烘托挪威人第一个到达的成功。
D.对偶。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谁也不能否认学好电脑技术是靠实践得来的。
B.遵规守纪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
C.虽然那光模模糊糊,小得像小米粒,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
D.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积极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
5.《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蒂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南极因冰山翻倒而被困 ②在锡兰岛的采珠场与鲨鱼搏斗 ③被巴布亚人围攻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二、句子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②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⑤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三、诗歌鉴赏
【甲】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
蔡洲③新草绿,幕府④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③蔡洲:江中洲名;④幕府:山名。
7.下面是小志对两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你觉得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首句运用了“互文”的写法,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
B.乙诗颈联转而抒情,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示警当世: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
C.甲诗中“犹唱”凸显诗人对统治者悲愤之切,乙诗中“不堪”表达诗人对歌者的同情之心。
D.乙诗尾联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此联即脱胎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读完乙诗后,小志问:这首诗的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你可以帮我分析分析吗?
小梦:嗯,好的!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场之,药精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说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有删减)
(乙)
极星测量
汉以前皆以北辰①居天中,故谓之“极星”。自祖亘②以机衡考验天极不动处,乃在极星之末犹一度有余。熙宁中,余受诏典领历官,杂考星历,以机衡求极星。初夜在窥管中,少时复出,以此知窥管小,不能容极星游转,乃稍稍展窥管候之。凡历三月,极星方游于窥管之内,常见不隐,然后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有余。每极星入窥管,别画为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具初夜、中夜、后夜所见各图之,凡为二百余图,极星方常循圆规之内,夜夜不差。
(选自《梦溪笔谈·象数一》卷十七,有删节)
【注】①北辰:北极星。②祖亘:即祖暅,祖冲之之子。
9.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有奇字素无备者 查阅词典法:①没有染色的绢;②朴素;③真情;④向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_____
(2)不若燔土 课内迁移法: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
(3)乃在极星之末犹一度有余 参考成语法:记忆犹新 _____
(4)极星方游于窥管之内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_____
10.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用“/”标两处)。
别 画 为 一 图 图 为 一 圆 规 乃 画 极 星 于 规 中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以前皆以北辰居天中,故谓之“极星”。
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两文,简要分析毕昇与沈括在科技研究方面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②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③在地面没人提到过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④在这个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⑤“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⑥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⑦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⑧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⑨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13.根据内容,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
14.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15.选文写了哪些突发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应是怎样的?
16.航天英雄杨利伟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①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②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③我问她想去哪里。
④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⑤“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
⑥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⑦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⑧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⑨“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⑩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节选自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17.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地点 事件
明线 ① “我”带着她的“眼睛”一起游历。
暗线 “落日六号” ②
18.伏笔是前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后文将要呈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请你找到文中的一处伏笔,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19.请举一例,具体说说选文如何体现科幻小说“科学+幻想”的特点?
六、作文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十四年后的你将会与怎样的世界和怎样的自己相遇?请发挥想象,想象你在2035年某一天发生的故事以《我在2035年的这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认真书写,注意工整、美观。(3)不少于500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B.钦——qīn;
C.拯——zhěng;
D.羸——léi;
故选A。
2.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萎缩不前”应为“畏缩不前”,“忧心仲仲”应为“忧心忡忡”。
3.B
【详解】结合“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等词语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国旗,据此可排除AD;在痛苦万分的失败者斯科特一行人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正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由此可看出斯科特一行人内心极度的沮丧、懊恼、失落的心情。
故选B。
4.B
【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
B.一面对两面,应删去“好坏”,在“学生”前加“好”;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太平洋的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由尼摩船长建造,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海底旅行,所以他们的旅行是从太平洋出发。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托雷斯海峡中搁浅,被巴布亚人围攻,借助五天后太平洋的涨潮返回海洋。潜艇在珊瑚王国把一位因伤而死的艇员安葬在珊瑚墓园里。在印度洋穿行时,与巨鲨搏斗,救了一位采珠人。在红海上劈波斩浪,内德兰德用捕鲸叉勇敢地击杀庞大的儒艮。在地中海底穿行,看到许多遇难船只的残骸。在大西洋底三百米深处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一亚特兰蒂斯。最后开往终年积雪结冰的南极圈登陆南极大陆,观察南极特有的美景同时在南极因冰山翻倒而被困。故排序为③②①;
故选C。
6.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不问苍生问鬼神 政入万山围子里 黄梅时节家家雨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苍、政、遮、缘、淤、濯、清涟”等字词容易写错。
7.A 8.①对比。用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和跟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②情景交融。山川景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的变化,诗人看到的仍是:青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B.“乙诗颈联转而抒情”表述有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意为: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险峻的地形,所以乙诗中颈联是议论;
C.“乙诗中‘不堪’表达诗人对歌者的同情之心”表述有误,乙诗中“不堪”表达诗人对唐代的统治者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的担忧;
D.“此联即脱胎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述有误,刘禹锡是中唐诗人,杜牧是晚唐诗人,时代要比刘禹锡晚,此联即脱胎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对;
故选A。
8.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
首联提及“冶城”“征虏亭”意在写往昔吴国兴盛,它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颔联写到“新草绿”“旧烟青”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借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识见,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变异,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新草绿”、“旧烟青”六字下得醒豁鲜明,情景交融,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9. 向来 比得上/及/如 还(是),仍然(仍旧) 正/才/刚刚 10.别 画 为 一 图 /图 为 一 圆 规 /乃 画 极 星 于 规 中 11. 示例: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都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示例:汉代以前,人们都认为北辰星(北极星)处在北天的正中位置,所以称之为“极星”。 12.示例:毕昇与沈括善观察、勤思考、多实践。毕昇在印刷实践中,观察到活字印刷的便捷,想出常用字和生僻字的不同使用方法,在实践中发现用燔土刻字效果更好。沈括在观测极星过程中,勤于思考,不断改进观测方法,使极星观测的位置更精确。
【解析】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根据查阅词典法中的“向来”适合本句意思,可知应选④“向来”;
(2)句意为:不如火烧过的胶泥字。根据“未若柳絮因风起”中的“若”是“如”(或比得上/及)的意思,推知,本句也是“如”(或比得上/及)的意思;
(3)句意为:实在北极星所在天区的尽头,其视觉定位距北极星还有一度多。根据成语“记忆犹新”中的“犹”是“还(是),仍然(仍旧)”之意,推知,本句也是“还(是),仍然(仍旧)”之意;
(4)句意为:才使得北极星完全在窥管中游动。根据上文“凡历三月”和后文“然后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有余”可知,此处的“方”是“才”的意思。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别画为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意思是:就另外画一张图。图为一正圆形,于是画北极星的运动位置于圆形中。“别画为一图”动宾结构,应在“图”后停顿;“图为一圆规”主谓结构,应在“规”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别画为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
1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以:用。帖:用标签标出。韵:指韵部。帖:标签,名词。贮:存放。
(2)重点词语:皆:都。以:认为。北辰:北极星。居:位于:天中:北天的正中位置。故:因此,所以。谓之:称之为。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每一字皆有数印,……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常用字和生僻字的不同使用方法,是毕昇在印刷实践中实践的结果;“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说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也说明了是实验和实践得出的结论。可知,毕昇善观察、勤思考、多实践;
根据乙文“初夜在窥管中,少时复出,以此知窥管小,不能容极星游转,乃稍稍展窥管候之”“每极星入窥管,别画为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具初夜、中夜、后夜所见各图之,凡为二百余图,极星方常循圆规之内,夜夜不差”可知,从“以前皆以北辰居天中”到“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有余”到“极星方常循圆规之内,夜夜不差”是作者长期观察、记录,并不断改进观测方法,具体实践的结果,因此,沈括也与毕生一样有善观察、勤思考、多实践的特点。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如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
(乙)
汉代以前,人们都以为北辰星处在北天的正中位置,所以称之为“极星”。自从祖暅用玑衡加以观测验证,才发现北天极点不动的位置,实在北极星所在天区的尽头,其视觉定位距北极星还有一度多。熙宁年间,我受命提举司天监,掌领历法官的职事,曾杂考星象历法,用浑天仪观测考求北极星的位置。夜初时分,北极星在窥管中,不多时候就游出于窥管之外了。以此知道窥管太小,不能容纳北极星游动转行的范围,于是渐渐扩展窥管来观测它。如此历时共三个月,才使得北极星完全在窥管中游动,始终看得见而不会再隐去。然后知道北天极点不动的位置,距离北极星最远还有三度多。当时每当北极星进入窥管,就另外画一张图。图为一正圆形,于是画北极星的运动位置于圆形中。凡是初夜、中夜、后夜所见的位置都具备,分别画在图上。这样共制出二百多张图,北极星才一直在设定的圆形内循环运动,运行轨迹夜夜不差。
13.神秘的敲击声 14.简要交代本部分的写作内容,引出下文。 15.“本末倒置”的错觉和敲击声。
产生错觉时:完全靠的意志克服这种错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敲击声: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16.杨利伟是一个工作严谨的人,他对神秘的声音做猜测时,坚持“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
【解析】13.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拟写。
小标题应是对选段内容的高度概括。阅读选段,其主要写了“我”进入太空后产生的“本末倒置”的错觉,以及后来听到的神秘的敲击声,这些都是首段中所说的“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所以可拟写为“突发事件”。如果以选段详写的事件来拟写,可拟写为“神秘的敲击声”。
14.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
从内容上看,这个句子主要交代了“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从而引出下文两个突发的情况。从结构上看,是整个选段内容的总起段,引出下文。
15.本题考查文段事件的概括与人物心情的理解。
根据第②段“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可知,会产生错觉;根据第②段“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可知,这种错觉让人很难受;根据第④段“在这个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可知,当在太空中产生错觉时,要完全依靠意志力来克服;
根据第⑥段“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可知,在太空中会听见神秘的敲击声;根据第⑦段“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可知,在听见神秘的敲击声时,会紧张;根据第⑦段“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可知,每次有神秘的敲击声传来,我就会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声响所在。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第⑧段“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可知,在弄清神秘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时,他坚持不是当时的声音,不签字,由此可见,杨利伟工作的严谨认真。
17.①草原 ②小姑娘独自按研究计划进行探测地心工作 18.示例:伏笔:前文中,当“我”说“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的话时,小姑娘“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表达效果:①这个沉默的反应为后文小姑娘是地航员而不是宇航员的身份/“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她在地心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做了暗示/铺垫;②叙事上张驰有度,美丽的草原和危机的地航事故构成强烈反差;③让读者对谜底——地航飞行的想象产生深刻印象;④让读者恍然大悟之余,陷入回味和反思/让谜底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任答两点,意对、言之成理即可)。 19.示例1:对传感眼镜的想象,涉及了“超高频信息波”“脑电波”等科学知识,令人感到奇妙又真实。
示例2:根据科学理论,合理推测地心是一个失重的环境,“有一支失重的笔飘在空中”是在这个环境中的合理想象。
【解析】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故事情节交错发展。明线,即故事叙述者“我”“带上她的眼睛”游历的事件。根据第⑥段中“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第 段中“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可知地点在“草原”。暗线,是“带上她的眼睛”的“她”乘坐“落日六号”进行科学考查的事件。根据第 段中“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第 段中“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可概括事件为:小姑娘独自按研究计划进行探测地心工作。
18.本题考查伏笔的分析。伏笔是前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后文将要呈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据此提示,找出文中相关的情节进行分析。如,第③段“我问她想去哪里”、第④段“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这处情节为后文“她”不是在太空舱而是在失去控制的地心探测器中埋下了伏笔;还为第 段“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第 段“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做了情节上的铺垫;用“我”的轻松愉悦旅行与“她”遭遇的可怕事故形成对比;让读者为“她”艰难的决定既恍然大悟,又感同身受;使故事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合情合理。再如,第⑩段中“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和第 段中”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也是伏笔;第 段中“‘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和第 段“热,热得像……地狱”同样也是伏笔。这两处伏笔的作用与上面分析的第③④段作用类似。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地心航行和传感眼镜目前还没有实现。小说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体现了科幻小说“科学+幻想”的特点。如第②段中“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在地心环境中,会产生类似太空中的失重现象,这是在科学理论的支撑下合理想象出来的;再如,第⑧段中“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对传感眼镜的原理结合超高频信息波和脑电波进行了说明,有科学依据,令人感觉非常真实可信。
20.例文
我在2035年的这一天
2035年的某一天,我已不是当初那个懵懂稚嫩的孩子,我脱下校服,换上职业装,回望着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些年,感到着实不容易。但也为祖国愈加繁荣富强而感到高兴。此时,中国梦也不仅仅是梦了,它逐渐地变为了现实。
我握起手边的茶杯,感受着从指尖传来的温度,也正如党与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各项保障,温暖人心。慢慢走到窗边,俯瞰四周的高楼大厦,这是中国,也是一个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的头衔已在多年以前就卸下了,因此,内心忍不住的激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崛起了,像高耸雄伟的泰山一样俯视着这个世界以及这方繁荣的领土。
在几十年之前的十九大上就曾提出过“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而今总算是实现了。这一目标通过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将少年梦与中国梦,个人梦与国家梦结合起来,终究完成了中华人民伟大复兴。虽然过程有血有泪,但如今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证明了努力没有白费,付出过的耕耘会得到收获,挫折与困难会变成前进道路上的东风。
下班后,沐浴着傍晚的夕阳,走在清新凉爽的绿化道上,感受着来自春天的气息。这些年,科技在不断发展,但国家却依旧会留出一大片空地来做绿植,北京阴沉沉且伸手不见五指的日子已不再有,这让人们都十分开心,从前街上随处可见的废纸塑料也都不翼而飞了。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国家为人们提供的优质教育,使公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在潜移默化中种下了优良的种子。现在,不仅城乡的孩子能接受教育,就连山区的孩子也能收到免费而优质的教育了。这都是因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兴办希望工程,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许多大学生也都愿意到山里去支教。因此,贫困儿童从大山里走了出来并为家乡创造财富,由此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人们都富起来了。
“叮铃铃”闹钟停止了我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回想起方才梦境中的2035还真是有一丝真实呢!如今是2020年,离2035年还有15年,这未来15年的奋斗,不仅需要国家的努力,更需要我们青少年怀揣着一颗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中国心。我和2035有个约,约在新征途的新起点,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起做出贡献与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首先要求写十四年后自己的故事,属于想象类作文,要求写记叙文,写2035年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相遇,所以可以写一写2035年有哪些变化,自己会面临什么新奇的事和人,可以在文中运用想象的方式,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表现对2035年的现代社会的向往。
二、选材。“在2035年”是具体的情境。十四年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社会科技水平极大提升。自己在2035年的所见、所闻、所遇、所做应是写作内容的重点。这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注意想象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根据现有的科技水平与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地发挥。自己在2035年的所感,是文章需要表现的主旨。可以是喜悦激动,可以是自豪骄傲,可以豪情满怀……还可以想象2035年自己已经步入社会后的经历,2035年的社会是现代化的社会,表达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文体应选择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表达方式,兼以抒情或议论来点明主旨、抒发真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