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六单元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六单元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3 13:1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古代太学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选择性必修3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单元目标导航: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
及其发展
早期:
口头传说、史诗
后期:
学校、书籍、图书馆、博物馆
第15课 文化遗产:
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保护和利用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
传承民族文化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1.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2.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
课标要求:
单元主线:
本课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1.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发展;
2.认识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认识到从古至今不同的文化传承载体,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文化传承方式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时空观念】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与图片,能够总结学校教育的作用、印刷术发展对文化延续的意义、博物馆和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
【历史解释】叙述学校教育发展过程,解释新时代下如何进行文化传承。
【家国情怀】通过对文化传承方式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教育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教学难点:文化传承过程中各文明的成长与发展。
学校教育的发展
目录
1
印刷书的诞生
2
图书馆的成长
3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4
课堂导入
情景导入:
人类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存在多种方式和途径。上图展示的就是人类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四个重要载体,它们分别是什么?学校、书籍、图书馆和博物馆。
你们知道学校教育是如何产生的吗?书籍又呈现了怎样的发展程?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是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学校、书籍、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1)形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随着时代变迁在曲折中发展。主要形式有官学和私学。
①官学:
A.先秦:学在官府,夏称东序,殷称右学,周称东胶;
B.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C.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②私学:(学在民间)
A.春秋时期:私学产生;
太学
国子监
材料二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问题思考: 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战国私学兴起背景及其影响?
提示:
(1)背景:
经济:铁犁牛耕农业生产力提高;
政治:宗法分封破坏 战争兼并争霸不断各国需要人才满足争霸战争需要;
文化:学术下移和士阶层崛起。
(2)影响:
促进百家争鸣。
材料一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B.唐朝以后:私学得到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C.书院制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②私学:(学在民间)
材料一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及进步作用。
材料二 两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书院,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除了学者之间的辩论,学生也可以质疑问难。通过辩论,既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又促进了不同思想的活跃和交流,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对两宋时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代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范围,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提示:
(1)原因:
①宋明理学兴起向基层渗透促进书院发展;
②宋朝重文轻武、大兴科举推动书院的发展;
③宋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书院提供物质基础。
(2)作用:
①提高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②不同思想相互辩驳推动学术繁荣;
③扩大教育的范围推动教育和学术的发展。
1.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1)形式:
①起源早(发展时间长);
②政府主导、官学私学并存;
③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
④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2)特点: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太学教育为适应封建社会治国者的需要,对太学课程的设置做了严格的 规范。西汉时期太学的主要教材是经史,以儒家经典“五经”和“三传”作为基本教材。“五经” 具体指《诗经》、《尚书》、《礼记》 、《易经》 、《春 秋》这五部经典。“三传”即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 传》的合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周丽霞《传统太学私塾》
材料三 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 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
——孟东宪《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史料》
(3)意义:
①有利于保存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
②有利于传承古代典籍;
③有利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
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
材料二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2.古代西方的学校教育
①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②中世纪欧洲大学: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大学之母”
材料 14世纪初,欧洲各国大学先后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以大学课程的演变为例,新的学科,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等,逐渐与旧的经院主义的课程一起在大学里有了自己的位置。由于教会和大学几个世纪以来的紧密关系,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纯世俗的大学,研究发现教会的改革不可避免地也会引起大学相应的变化。“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
——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问题思考:
中世纪大学向近代大学过渡的原因?
提示:
(1)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2)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开展
(2)民族国家的兴起
“大学”一词源自拉丁语,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的学校教育
1.西方
(1)历程: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2)影响:
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时,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学计算知识和商业经营技能,但以宗教为主的教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一些商人集中的城镇逐渐打破宗教垄断教育的局面。13世纪,西欧出现了很多新创建的大学,既有规模较小的专业学校,如法学学校、医学学校,也有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学校。大学教授也逐步摆脱宗教束缚,可以讲授希腊、罗马古典名著或是物理学、天文学等课程。
———摘编自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大学区制的生命力。即使是两百多年前的旧制度,依然在今天闪耀着光辉。当然在这两百年的时间里,大学区制也经历了许多,不再是初时的样子。但是大学区制的基本框架还是沿用拿破仑时代设置的。尽管帝国大学后来逐渐被架空,由教育部取代,但作为地方一级的大学区制还是顺利沿用下来的。直到今天还是法国区域式教育管理的特色。
——摘编自章佳梅《法国大学区制历史沿革研究》
提示:
①大学能积极应对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②大学中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
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
③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家科研能力,增强“软实力”。
④综上,大学在传承文化、发扬科学、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作探究: 近代的大学学校教育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的学校教育
2.中国
(1)学校教育
①北京大学:戊戌维新运动中创建的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②清华大学: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此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肆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材的“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及对教育思想的影响。
提示:
(1)观点:
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是力图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
(2)影响:
①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②促进思想解放;
③有利于学术研究,促进近代大学成长。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的学校教育
2.中国
(2)留学教育: 教材“历史纵横”
留学教育
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吸引了来自异域的学生,这是留学教育的发端。近代以后,留学教育更得到大力发展。1872—1875年,由容闳提议,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A.历程:
①古代:日本向中国 派遣唐使, 如吉备真备;
②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派留学生赴英美,如詹天佑、严复;
③甲午战后:出现留学日本热潮,如鲁迅;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如邓小平;
⑤20世纪20年代以后:十月革命后出现留苏热潮,如邓小平年离法赴苏留学。
C.作用:
①有利于华夏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
②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与中坚力量;
③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
④促进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B.特点:
①留学生数量由少到多;
②留学地区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
③产生众多杰出人才;
④受政治因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较大。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独立自主)
2.历程:
①建国初期: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为国家建设 服务,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决定(扫盲教育);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年代:提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③“文化大革命”使教育事业受到破坏;
④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⑤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⑥20世纪90年代: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扫盲教育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为封建官僚统治集团和地主阶级的子弟设置的……因为封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各级官吏,以便统治广大人民。
——熊明安《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材料三 清华大学初期的办学思想史料: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
——《清华大学校史》
阅读材料 比较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教育有何不同?
能力提升:
提示:
(1)教育目的:古代是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近代是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
(2)教育内容:古代是儒家经典为主结合科举考试;近代是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中西。
1.(2014·山东高考)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A项正确;兴办私学对教育的发展,与宗法制和分封制度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动摇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破坏,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不适应于在战争年代统一的思想,故D项错误。
A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下表是清朝留学生会馆于1904年对留日学生人数的统计,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江苏 浙江 广东 直隶 山西 陕西 河南 广西 贵州 云南
280 191 175 172 56 3 12 26 38 126
A.政府鼓励留学政策呈现地区差别化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存在差异D.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更有爱国精神
真对性演练:
【解析】表格显示了东部沿海和直隶地区留学人数明显较多,中西部地区的留学生较少,这说明近代中国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人数存在地区差异,故C项正确;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当地政府的留学政策的情况,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留学情况,而不是革命运动,故B项错误;表格没有体现爱国精神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C
二、印刷书的诞生
(一)书籍的出现
1. 地位:
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⒉.各地的书籍:
(1)世界:
公元前30世纪,埃及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2)中国:
早期书籍是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
古埃及纸草文书
春秋战国竹简
马王堆帛书
(二)印刷书的诞生
1.条件:
造纸业的发展及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印刷书的诞生
(二)印刷书的诞生
2.发展:
(1)造纸业的发展:
①前2世纪,出现植物纤维纸;
②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
(2)印刷术的发明:
①唐朝:雕版印刷;
②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是印刷技术质的飞跃(11世纪中期)
③15世纪:德国人谷登堡整合多项技术,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还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雕版印刷
教材“思考点”: 印刷书为什么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
金属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
提示:
(1)技术:
印刷书的出现是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的产物,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出版。
(2)知识:
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是因为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更多人可以阅读书籍。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 在西方,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激发欧洲各民族的理智思潮,促进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鼓励民族主义和建立新兴的民族国家。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印刷术的作用正好相反,它不仅帮助中国文字的连续性和普遍性,更成为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儒家典籍和科举考试用书的大量印刷,当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因此,印刷术乃是中国文化和社会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维护中国民族文化统一的一个基础工具。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因此,印刷书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文化普及、传承,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②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
③有利于借鉴吸收他国文化,补充发展本国文化;
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3.历史作用
二、印刷书的诞生
(二)印刷书的诞生
历史纵横: 翻译活动的开展
翻译书籍对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还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佛经的翻译:从东晋至隋代,梵文佛经大量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得到官方支持。唐代,译经活动的规模更加宏大。玄奘组识的译场最为著名。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印刷书繁荣原因及宋代活字印刷未能如谷登堡印刷术产生革命性影响
材料 北宋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直至明朝时期仍未推广。从印刷品的流通欲望与范围来看,是因为古代中国书籍出版内容主要是历书、农书等工具书和儒家经史子集等经典;而且,这些书籍一旦雕刻成版,“易成、难毁、节费、便藏”,且雕版技术已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工艺……尽管科举考试之后,读书人进一步增多,但印刷品往往局限于科举范围之内;作为世界另一半的女性自古就被排斥在才识之外。
——摘编自李瑞娜《毕昇与古登堡为何无法对话》
(2)未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原因:
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主要印刷工具书;
②雕版技术历史悠久工艺成熟,更换印刷方法的要求并不迫切;
③科举制和儒家思想的制约,印刷品传播范围有限;
④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文化传统的制约,女性读书少;
⑤汉字数量大,排版繁琐,制作成本高昂;
⑥对工人知识水平要求高。
提示:
(1)繁荣的原因:
①政府重文轻武的政策;
②城市经济繁荣的推动;
③理学兴起教育科举发展;
④印刷术发展: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
合作探究:
3.(2012·福建高考)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这是一个象形文字,上面是串成串的竹木简,很容易选出答案,但这个题目的设问很绕,通俗的说就是这个册是用什么材料来记录文字信息的。
C
4.(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ABD题干材料中无法在体现,是错误的解读。故正确答案选C。
C
三、图书馆的成长
世界 奴隶社会
中世纪
近代
中国 官藏
私藏
亚述图书馆(巴尼拔王建立),保存最完整 规模最宏大 书籍最齐全图书馆。
修道院 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私人图书馆
图书馆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公共图书馆,19世纪下半叶 英美等国出现。
(一)概念:
图书馆最早为档案馆,是为了保存历史经验的。图书馆是指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
(二)发展历程:
①图书馆保存古代文化典籍和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②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当中有大量学术资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③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开发,方便读者更好利用。现今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④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通过提供书籍阅读、开展各种系列讲座与主题课堂,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
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古籍的史官;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为“国家图书馆”。
明清时最突出出现了一批藏书家、藏书楼
如明朝的天一阁(范钦)
学生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1)盟府:周代及诸侯所置收藏盟约载书,封爵勋策的机构。
(2)藏室:藏书和档案处所。
(3)天禄阁、石渠阁:同为汉宫御用藏书典籍和开展学术活动的地方,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
(三)图书馆的作用:
教材(P80)的“史料阅读”:
材料 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史记 · 太史公自序》
提示:
①中国古代藏书历史悠久;
②藏书种类丰富;
③政府重视文献保存和典籍传承;
④设专门掌管典籍的官员;
⑤官藏和私家藏书并重
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等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们,想利用教育文化这个阵地来征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他们在中国开办教会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树立了模式和榜样。
——卿玉弢《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徐凌志《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原因探析》
材料三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使政府及知识分子更看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即普及教育,增强国民素质。近代图书馆就是在这种要求全民族普遍教化的文化觉醒中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的。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过程都离不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社会变革运动……
——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
提示:
①历史因素:旧式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②外来影响:西方教会图书馆的示范;③时代要求: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社会变革的推动;④理念转变:传播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分析近代中国图书馆出现的原因?
4.英国近代史的材料汗牛充栋,各种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且新资料仍不断被发现。有人从过去政客的文件中寻出家庭开支账单进行分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这一现象反映出
A.还原历史可以从多元角度切入研究
B.英国政府有完备科学的史料留存制度
C.研究历史成为英国民众的一种风尚
D.英国的政党政治为研究历史提供素材
真对性演练:
【解析】材料中“各种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且新资料仍不断被发现。有人从过去政客的文件中寻出家庭开支账单进行分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表明还原历史可以从多元角度切入研究。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反映的是关于英国近代史的资料非常多,有官方的也有私人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关于英国近代史的资料非常多,并不能得出研究历史成为英国民众的一种风尚的结论,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关于“政党政治”的信息点,不能得出该项结论,排除。
A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概念:
博物馆是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重要场所,也是国民教育的机构。
一般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二)历程:
1.世界:
(1)亚历山大博物馆:
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学园,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2)阿什莫林博物馆:
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缪斯是古希腊传说中主管文化艺术的九位女神,西方博物馆一词即起源于缪斯神庙。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亚历山大博物馆至今也不复存在,在它的原址上建了今天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亚历山大博学园“缪斯宫”
阿什莫林博物馆
全称为”阿什莫林博物馆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是英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大学博物馆。它标志着近代博物馆的诞生。位于牛津市。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二)历程:
1.世界:
(3)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18世纪)
法国卢浮宫
大英博物馆
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正式对公众开放,位列世界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
位于法国巴黎市,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
2.中国:(近现代)
(1)自然历史博物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2)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主要陈列动物标本的。
(3)南通博物苑:
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
南通博物苑
自然历史博物馆旧貌,原建筑已不存在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二)历程:
2.中国:(近现代)
(4)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物馆):
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5)国立南京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
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
(6)故宫博物院:
成立于1925年,是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而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丰富了文物藏品。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二)历程:
2.中国:(近现代)
(7)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院:
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事题材艺术品等。
(8)中国国家博物馆:
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在两馆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含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1959年3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60年8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开放。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前身可追溯至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22年12月1日起,中国国家博物馆暂停接待参观。
教材(82页)学习拓展:
材料 目前,文化、城市与博物馆的关系正在开始变得紧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博物馆丰富精深的民族文化在线了本地的历史沿革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脉络,把最辉煌、最闪亮的史实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人文谨慎和民俗风情……博物馆成为培养社会道德最理想的人文环境,对于增强人们对自己家乡、祖国的认知和热爱、眷恋之情,激发观众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具有重要作用。
——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况博物馆的特征及意义。
提示:
(1)特征:
公众性、公益性、服务性、非盈利。
(2)意义:
①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②博物馆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
③以博物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合作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博物馆建设特点和意义
材料 《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纲要》里提出“县县有博物馆,社社有展览室”的建设目标,尝试将博物馆推向县、社等基层地区。同时倡导“博物馆面向工农兵,开门办馆,出门办馆,上山下乡,去工地工厂大搞流动展览”。诸多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博物馆众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如1951年东北博物馆在统计观众构成时发现“以工人、军警、职学生、商人为多”。1953年故宫博物院统计显示:“工农兵”人数占比最大,“其中工农兵,46%,机关干部占21%,市民学生等占33%”。1957年全国统计数据显示,博物馆观众成分“绝大多数是工人、干部、学生、部队、农民和市民,专家占绝对少数”,整体上实现了博物“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
——摘编自徐玲《论新中国初期博物馆的“人民观”》点
提示:
(1)特点:
①类型多样;
②分布广泛;
③着眼于文化普及。
(2)意义:
①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艺术和自然遗产;
②有利于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③推动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5.(2016·海南高考)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宣传网络的意思,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布《办法》并没有对其它媒体的要求,没有结构调整的意图,故B项错误;通报国际国内形势不必要规定只有新华社才能报道,与规定的意图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务之急巩固统一,安定人心,避免其它混淆视听,而统一的新闻制度可以规避这些问题,故D项正确。
D
6.2020年5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认为,“遗址呈现出的景象与内涵,契合了《易经》‘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因此,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黄帝时代的传说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B.中国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进入了信史时代C.历史文献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D.考古发掘是研究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方法
真对性演练:
【解析】通过材料叙述可以看出,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发掘验证了《易经》的记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掘是研究人类历史的重要方法,故D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错误;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我国开始进入信史时代,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考古发掘的重要作用,排除C。
D
古代:学在官府 官学与私学并存
近现代:学校教育不断发展完善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校教育的发展
博物馆的建设
与发展
中国
古代: 保存文化典籍和文化遗产
近现代: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世界:
中国:
印刷书的诞生
图书馆的成长
造纸: 书写材料由竹片、缣帛到纸张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金属活字印刷
世界: 大学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人类历史上最早:亚历山大博物馆
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
国家行为的开始——大英博物馆
最早: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在上海建立
中国人自建:1905张謇建南通博物苑
民国成立后:新的气象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