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作文指导:点面结合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作文指导:点面结合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3 22:1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作文指导:点面结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2.运用点面描写的方法写场面。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2.运用点面描写的方法写场面。
教学过程
同学们,写人的活动离不开场面描写。优秀的场面描写,往往可以让人入情入境,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通过三个学习任务学习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 【任务一:经典再现知方法】 1.什么是点面结合呢?让我们走进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中痛击敌人的场面。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2.前两句话从整体概述了五位战士的战斗情况,这是对团队战斗的群像描写,叫“面”的描写;后面的四句话对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等五位战士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是对个体形象的聚焦描摹,叫“点”的描写。像这样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把点和面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就叫做点面结合。 【任务二:抽丝剥茧识精髓】 一、狼牙山上显英豪 1.在这一片段点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从“沉着”这个词体会到班长的沉着冷静;从“大吼一声”“满腔怒火”体会到副班长葛振林对敌人的憎恨和英勇无畏;抓住“抡个一圈”“使出浑身的力气”感受宋学义战斗经验的丰富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从“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体会到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的认真严肃、一丝不苟。这些句子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具体表现了每位壮士痛击敌人时,各不相同的英雄气概。而面的描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英勇顽强。 2.这样点面结合的运用,形成了一个英雄群像,既从整体彰显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又使人物的个体形象更加丰满。层次感强,画面感突出。 3.小结: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点面结合的方法吧。点的描写聚焦个体进行细节描写,为读者展现场面的细节;面的描写是对整体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为读者展现场面的全景。这样点面结合的写法,就会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二、开国大典意激昂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让我们再来看看本单元的《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中举行典礼的片段。这里也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对毛主席的描写是点的描写,可是,参加大典的领导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突出毛主席?这是因为毛主席是开国大典中最主要的人,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而对广场上人民群众的描写是面的描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群众的激动喜悦和气氛的热烈庄严。 2.小结:看来,在点面结合中,点的选择要聚焦典型,才能突出特点;面的描写还可以达到烘托氛围的作用。 三、片段对比来引路 同学们,对比这两个点面结合的片段,你会发现,对不同的场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是富于变化的。《狼牙山五壮士》中,点的描写分别罗列了五个战士各自不同的表现,这叫做“多点罗列”。在《开国大典》中,毛主席的每一个举动都能引发人民群众的热烈反应,因此点和面的描写交错出现,这叫做“一点一面”。 【任务三:小试牛刀绘场面】 学到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就让我们学以致用吧! 一、情景再现 最近,幸福小学开展了校运动会,比赛项目丰富多彩。 (一)《激动人心的接力赛》片段描写 随着一声口令响起,比赛开始。早已摆好姿势的选手们,握紧手中的接力棒,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在赛道上飞驰。我们班第一棒是飞毛腿小尹,她像一道划过天空的闪电,眨眼间把接力棒传给了小郑。只见小郑接到了棒,绷紧了脸,全神贯注,死死盯着前方向前冲。接力棒传到了小杨手中,小杨大吼一声,甩开膀子,撒开腿,拼了命得往前冲,那架势,真有不得第一不罢休的气概! 一名同学是这样写接力赛的场面的。他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多点罗列”的方式,先是对接力赛中运动员的起跑进行了整体的描写,再从不同方面具体描写班级三名运动员奋力奔跑接力的动作和神态,从整体和细节刻画表现出了接力赛的紧张、刺激和运动员的拼搏与奋进。 (二)《激烈的长跑比赛》片段描写 “啪!”随着一声发令枪响,运动员们就像离弦的箭向终点冲去。“加油,加油!”我们班观赛同学的喊声震耳欲聋,场外一片沸腾。你瞧,我们班的吴博文摆动着双臂,带动着矫健的步伐向前奔去,一直稳居第二名。离终点越来越近了,吴博文和第一名的距离也在逐渐缩短。我们班同学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大家的心都绷得紧紧的,恨不得提到嗓子眼。震天动地的“加油”声,好像点燃了他的全部激情,他目光坚定,紧咬牙关,双脚就像踩起了风火轮,带着必胜的信心,全力加速,终于第一个冲过了终点。顿时,我们班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还有一名同学对长跑比赛印象深刻,他是这样写的。他运用了“一点一面”的方式,点的描写聚焦于典型人物吴博文,面的描写重点关注了班级观赛同学随吴博文的表现而整体产生的热情、高亢的状态,精彩地描绘出了长跑比赛激烈、热烈的场面。 (三)总结 看呀,接力赛和长跑比赛同样是比赛场面,同样是跑步运动,但是因为活动的特点不同,运用的点面结合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场面灵活运用点面结合。 二、结束语 同学们,你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了吗?相信,点面结合一定会为你的文章添彩增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