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测试“过山车”(含答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一、填空题
1.将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松手,小球会___________(填“滚动”或“滑动”)。
2.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我们可以取3次数据的___________作为测量结果。
3.在测试“过山车”时,一般以起点为___________,描述小球的位置。
4.确定和描述“过山车“的位置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5.当小球沿着自己搭建的“过山车”轨道运动时,可以看到小球运动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有时快,有时慢
6.为了方便准确地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A.用量筒测量 B.用软尺测量 C.用直尺测量
7.下面方法可以让“过山车”上的物体运动得更快的是( )。
A.终点设计得再高一点 B.轨道坡度再大一点 C.轨道设计得再宽一点
8.在测试“过山车”时,要让小球从( )滚落。
A.高处 B.低处 C.中间
9.实验中想加快过山车模型中小球运动速度,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 )。
A.抬高过山车起点高度 B.增加曲线轨道 C.增加过山车轨道长度
10.过山车真好玩。回到家后,小柯设计和制作了一个“过山车”,想要测量它的长度,不合适的工具是( )。
A.直尺 B.软尺 C.直尺+棉线
11.下面方法中可以让“过山车”中的小球运动的更快的是( )。
A.终点设计的更高 B.轨道坡度再大一些 C.轨道设计的更宽
三、判断题
12.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 )
13.“过山车”制作完成后就没办法改进了。( )
14.比较不同组的“过山车”可以用软尺或细绳来测量。( )
16.为了保证小球滚完全部轨道,需要让小球从最高处滚下。( )
16.设计“过山车”时,起点要在高处,终点要在低处。( )
17.只用棉线和尺子测量小球运动长度,不测量“过山车”运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几个“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 )
18.在做科学实验时,小组内记录员和操作员要观察实验现象,其他人可以不观察。( )
四、简答题
19.想让小球在“过山车” 上运动得更快, 你有什么改进措施呢?
五、实验题
20.为了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同学们用A、B球做了下面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实验时,小组要分工合作,图中甲同学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用________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为了确保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小球不同外,其它都相同。
(3)实验中同学们对A球和B球分别测量了三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下表),通过处理数据,B球所用时间为_________s。
实验次数 A球所用时间 B球所用时间
第一次 3s 4s
第二次 2s 5s
第三次 2s 3s
(4)根据上表的实验记录表,我们发现在同一轨道上,小球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_________。
六、综合题
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了玻璃球和乒乓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小球名称 在“过山车”轨道上运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
丘乓球 16 16 16 16
玻璃球 15 15 14 ▲
21.玻璃球要测量3次,主要原因是( )。A.训练熟练使用秒表 B.让大家都有机会做 C.重复实验可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22.表格“▲”处选择数据( )较合理。
A.14 B.15 C.16
2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
A.乒乓球运动快 B.玻璃球运动快 C.两个球一样快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滚动
2.平均值
3.观测点
4.参照物 方向 距离
5.C
6.B
7.B
8.A
9.A
10.A
11.B
12.√
13.×
14.√
15.√
16.√
17.×
18.×
19.增加轨道中的坡道数量和增加直线轨道的长度。
20.计时员 秒表 4 快
21.C 22.B 23.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