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下列情况与此相似的是( )
A.时间久了,腥臭味闻不出来 B.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度差异很大
C.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得多 D.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2.题图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金牌样式,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英文全称(Beijing2022ParalympicWinterGames)字样及金、银、铜的盲文,以供盲人运动员去感受奖牌的魅力。下列有关盲人感受外界信息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盲人“阅读”盲文时,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
B.盲人能用触觉感受外界信息
C.盲人“阅读”盲文时,是利用听觉
D.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3.盲人在行走时总是需要借助手中的盲杖,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与下列哪幅图体现的方式相同( )
AA.吃西瓜 B.闻花香 C.摸东西 D.听声音
4.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吃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5.医院里在注射青霉素时往往要做“皮试”,“皮试”是将药物注射到皮肤哪个层次
A.表皮层 B.真皮层 C.皮下组织层 D.以上三层均可能
6.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7.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
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C.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D.身体各部位的不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
8.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研究人员发现有部分患者康复后会出现味觉和嗅觉消失。对此现象推理正确的是( )
A.存在味觉和嗅觉感受器被破坏的可能性
B.相应感觉消失主要是大脑中枢适应的缘故
C.这部分患者嗅觉失调是因为年龄造成的
D.可以排除因新冠病毒引起的神经损伤
9.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是由于大脑________中枢疲劳的缘故。
10.我校运动会刚刚落下帷幕,运动会里涉及了很多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海同学在参加百米赛跑时不甚摔倒,擦破了皮肤,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选填“真皮”或“表皮”),你认为“血液”应属于哪一个结构层次 。
11.周末,小明同学跟随学校劳动实践团队走进草莓园,看到了一个个红草莓躺在绿叶中间。他摘下一个,闻到了特有的香味;送进嘴里尝起来,“又酸又甜的“……
(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说出一个即可)。
(2)小明看到草莓后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选填“视网膜”或“大脑”)。
(3)小明在草莓园里待了一会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香味了,这是因为 。
12.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里,瞎子是用 来感知大象的形状,此时这种感觉形成部位在 。古人云: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 的缘故。
13.蛋糕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当人呼吸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并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 (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 ,产生蛋糕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形成 的过程。
14.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了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2)小娟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 。
(3)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 。
15.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________,右手感到________;说明________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________。
16.周末,小明同学跟随学校劳动实践团队走进草莓园,看到了一个个红草莓躺在绿叶中间。他摘下一个,闻到了特有的香味;送进嘴里尝起来,“又酸又甜的“……
(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说出一个即可)。
(2)小明看到草莓后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选填“视网膜”或“大脑”)。
(3)小明在草莓园里待了一会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香味了,这是因为 。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选项A中“时间久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提现了嗅觉具有适应性,其余三个选项提现的是嗅觉的差异性,故A符合题意。
2.C
【解析】A.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痛等刺激的功能,盲人“阅读”盲文时,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A正确。
B.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所以盲人是用触觉感受外界信息,B正确。
C.盲人“阅读”盲文,是通过盲文刺激指尖上的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触觉,再在语言中枢的参与下来理解盲文,C错误。
D.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D正确。
3.C
【解析】图中闭上眼睛能摸出某种物体的软硬程度,靠的就是皮肤的触觉来提醒人摸到障碍物的特征与盲杖接触到障碍物辅助提醒盲人的体现方式相同,C符合题意。
4.B
【解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
糖比橘子甜,当吃了糖之后味觉细胞对甜味的敏感程度降低,所以 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故B说法正确。
5.B
【解析】A、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A错误。
B、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里面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药物可直接进入真皮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全身,B正确。
C、皮下组织位于真皮的下层,位置较深,C错误。
D、综上所述,D错误。
6.D
【解析】冰棍使舌头温度下降,舌头血管收缩,舌头神经短暂缺血出现麻木。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D正确。
7.A
【解析】A、在该实验中用针触指尖的力度和针触手臂的力度应是一样的,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B、敏感部位接受的针触信息较多,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也就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指尖皮肤对触觉最为敏感,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指尖皮肤对触觉最为敏感,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8.A
【解析】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有附属结构,叫感觉器官,例如眼、耳、鼻等。
A、味觉和嗅觉消失可能是感受器受损,也可能是传递味觉和嗅觉信息的神经以及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受损,符合题意;
B、大脑中枢适应不会导致相应感觉消失,不符合题意;
C、味觉失调明显不是年龄造成的额,不符合题意;
D、不排除新冠病毒引起的神经损伤,因为是在新冠病康复后出现的这种症状,不符合题意。
9.嗅觉
【解析】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
【解答】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
10.真皮;组织
【解析】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能承受一定的摩擦和挤压,还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因此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真皮部位。血液中有血细胞和血浆等物质,具有营养、保护、运输等作用,属于结缔组织。
11.(1)眼或鼻或舌(2)大脑(3)嗅觉中枢适应(嗅觉疲劳)
【解析】(1)小明用眼睛看到了红草莓,将草莓送进嘴里,品尝草莓的味道,因此运用了眼睛和舌头感觉器官。(2)草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感觉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就形成了视觉,因此看到草莓后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3)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因此小明在草莓园里待了一会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香味了, 这是因为嗅觉中枢适应。
12.触觉;大脑;控制
【解析】瞎子摸象中瞎子失去了视觉,是通过手的触觉来感知大象的形状,感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 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嗅觉具有适应性;
13.嗅觉神经末梢;大脑;嗅觉
【解析】用鼻闻到蛋糕的香味过程如下:
蛋糕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当人呼吸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并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产生蛋糕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形成嗅觉的过程。
14.(1)冷热(2)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3)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解析】(1)人体的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的功能,而人的手背部热觉神经末梢丰富,对热觉比较敏感;故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冷热比较敏感;
(2)痛觉使人体感知一定的疼痛,从而使人体躲避有害刺激,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故没有痛觉并不好; (3)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15.热;冷;冷热觉;大脑皮层
【解析】根据人体对温度的感知知识解题,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对温度的感知,有时会不准确。
将人的左手放入10℃的冷水中,左手会感觉到冷;将右手放入60℃的水中,右手会感觉到热;然后将两手同时放入30℃的水中,左手从1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热;右手从6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冷;说明人体对温度的感知是不准确的,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质。
16.(1)眼或鼻或舌(2)大脑(3)嗅觉中枢适应(嗅觉疲劳)
【解析】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的一类器官。
(1)小明用眼睛看到了红草莓,将草莓送进嘴里,品尝草莓的味道,因此运用了眼睛和舌头感觉器官。
(2)草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感觉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就形成了视觉,因此看到草莓后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
(3)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因此小明在草莓园里待了一会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香味了, 这是因为嗅觉中枢适应。
2.1 感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