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德阳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德阳市德阳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03 20:00:19

文档简介

德阳中学校高2022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满分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5分,选错得0分.
1. 命题“”的否定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特称命题的否定的定义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所以其否定为.
故选:B.
2. 设a,,则“”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作答.
【详解】因为,
所以当时,,
所以即,
当时,取,得不到,
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3. 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A、D讨论、为负数即可判断;B、C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结合根式、正弦函数性质判断等号是否能成立.
【详解】A:当为负数时,不满足;
B:由,仅当时等号成立,满足;
C:由,仅当时等号成立,
显然等号无法成立,故,不满足;
D:当为负值时,不满足.
故选:B
4. 在如图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E为AD的中点,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结合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为边上的中线,
所以,
因为为的中点,
所以可得,
故选: B.
5. 水滴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II·黑暗森林》中提到的由三体文明使用强互作用力(SIM)材料所制成的宇宙探测器,因为其外形与水滴相似,所以被人类称为水滴.如图所示,水滴是由线段和圆的优弧围成,其中恰好与圆弧相切.若圆弧所在圆的半径为1,点到圆弧所在圆圆心的距离为2,则该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及扇形的面积即可得解.
详解】如图,
设圆弧所在圆的圆心为,连接,依题意得,
且,则,
所以,
所以该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故选:A.
6. 函数的部分图象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以及函数值的对应性,利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的定义域为R.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是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故排除选项B、D,
当时,令可得或,
所以时,两个相邻的零点为和,当时,,,,故排除选项A,
故选:C.
7.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是以为始点,向量与为邻边的菱形的对角线对应的向量,可知点轨迹,据此可求解.
【详解】,
令,
则是以为始点,向量与为邻边的菱形的对角线对应的向量,
即在的平分线上,
,共线,
故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内心,
故选:B
8. 2023年1月底,由马斯克、彼得泰尔等人创立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的名为“ChatGTP”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进入中国,迅速以其极高的智能化水平引起国内关注.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实现方法,它是以神经网络为出发点的,在神经网络优化中,指数衰减的学习率模型为,其中表示每一轮优化时使用的学习率,表示初始学习率,表示衰减系数,表示训练迭代轮数,表示衰减速度.已知某个指数衰减的学习率模型的初始学习率为,衰减速度为18,且当训练迭代轮数为18时,学习率衰减为,则学习率衰减到以下(不含)所需的训练迭代轮数至少为( )(参考数据:)
A. 72 B. 74 C. 76 D. 78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得出该指数衰减的学习率模型,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得该指数衰减的学习率模型为,
当时,,代入得,,解得,
由学习率衰减到以下(不含),得




因为,
所以,故G取74,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满分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 方向相反的两个非零向量一定共线
B. 单位向量都相等
C. 若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
D. “若是不共线的四点,且'“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AD
【解析】
【分析】根据共线向量的定义判断A,根据单位向量的定义判断B,根据相等向量的定义判断C,根据相等向量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断D.
【详解】解:对于A,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非零向量为共线向量,故A正确;
对于B:单位向量的模为,但是方向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对于C:若两个向量相等,它们的起点不一定相同,终点也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对于D:若是不共线的四点,且,则且,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充分性成立,
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故必要性也成立,故D正确.
故选:AD
10. 若向量满足,则( )
A. B. 与的夹角为
C. D. 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答案】BC
【解析】
【分析】由模与数量积关系求得,再根据数量积的性质确定与的夹角,判断向量垂直,求解投影向量即可得结论.
【详解】因为,所以,
则,故A不正确;
又,,所以,即与的夹角为,故B正确;
又,所以,故C正确;
又在上的投影向量为,故D不正确.
故选:BC.
11.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将函数的图象( )得到.
A. 先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再向左平移个单位
B. 先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再向左平移个单位
C. 先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
D. 先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
【答案】ACD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的知识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
(1)函数的图象,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
得到,
再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2)函数的图象,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
得到,
再右平移个单位得到,C选项正确;
(3)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
得到,
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得到,D选项正确.
故选:ACD
12. 给出以下命题正确命题的选项为( )
A. 不等式在上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B. 函数的最大值为2
C. 定义运算:,则且,设,则的值域为
D. 函数,,恒有解,则a的范围是
【答案】BD
【解析】
【分析】对A,分离参数,利用对勾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的范围;对B,将函数化简整理得,即可求出其最大值;对C,举反例即可;对D,通过化简,通过换元,利用二次函数单调性即可得到不等式组,解出即可.
【详解】对于A,不等式在上有解,即在上有解,
因为对勾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恒成立,
所以,即,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故A错误.
对于B,,
当时,,所以B正确.
对于C,,
即,
当时,,,,所以C错误.
对于D,
,,令,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
当时恒有解,则
所以a范围是,所以D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计算: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向量的数乘运算法则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易知,
故答案为:
14.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x)=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对称轴和过点,求出的值,再根据求的范围,确定的具体值.
【详解】根据图像可得函数的对称轴为,并且经过点
所以,所以,又因为
又因为
故答案为:
15. 已知函数,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由题知满足任意,都有,进而得,再根据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令,因为,
所以,函数是上的奇函数,
所以函数关于中心对称,
所以,关于中心对称,
所以,满足任意,都有.
因为,
所以,即.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
16. 设函数,其中,若且图象的两条对称轴间的最近距离是.若是的三个内角,且,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及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求,,结合范围,可求,由题意可求周期为,利用周期公式可求,从而可得函数解析式,由题意可得,结合范围,可解得,从而,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可将化为,结合范围,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求其取值范围.
【详解】解:由题知,,
,得,,
,取,得,
函数图象的两条对称轴间的最近距离是,
周期为,得,
得.
由,得,
是的内角,,
,得,
,从而.


,,
,即,,
因此,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角差的余弦函数公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周期公式,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集合,集合或,全集.
(1)若,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由题知,再根据集合运算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得或,再解不等式即可得答案.
【小问1详解】
解:当时,,
所以,
又或,
所以.
【小问2详解】
因为,或,,
所以或,解得或,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8. 设两个非零向量,不共线.
(1)若,,,求证:,,三点共线;
(2)若与共线,求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1)转化为证明向量,共线,即可证明三点共线;
(2)由共线定理可知,存在实数,使,利用向量相等,即可求解的值.
【小问1详解】
因为,
又,有公共点,
,,三点共线;
【小问2详解】
因为和共线,两个非零向量,不共线,
存在实数,使得,

解得.
19.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为偶函数,且.
(1)求的解析式;
(2)判断并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在的单调性.
【答案】(1)
(2)在单调递减,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利用偶函数的定义和即可求解;
(2)单调递减,利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设,作差,整理变形即可证明.
【小问1详解】
由题意,,∴,∴a=0,
∵,∴b=1,∴.
【小问2详解】
在单调递减,证明如下
设,,
∵,∴,,,,
∴,即,∴在单调递减.
20. 设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2)若且,求的值.
【答案】(1)最小正周期为;单增区间为:
(2)
【解析】
【分析】(1)利用倍角公式与辅助角公式化简,整体法代入性质即可求出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2)由,可先分别求出,,代入和差的余弦公式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依题意,
因为

即,所以的最小正周期为.
由,可得
∴的单增区间为:.
【小问2详解】
因为,即,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21. 已知函数,其中a、b、.
(1)当时,求的值域;
(2)当,时,设,且关于直线对称,如果当时,方程恰有两个不等实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或.
【解析】
【分析】(1)把代入,利用换元法结合二次函数求解作答.
(2)把,代入,利用辅助角公式结合正弦函数最值求出b,再利用正弦函数图象列式求解作答.
【小问1详解】
当时,,
令,有,
因此,当时,,当时,,
所以的值域为.
【小问2详解】
当,时,,又关于直线对称,
于是
则,,令,
依题意,在上有两个不等实根在上有两个不等实根
,的图象如下,其中点,,
观察图象知,或,解得或,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或.
22. 人脸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视须或者图像,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识别信息,最终判别人脸对象的身份.在人脸识别中为了检测样本之间的相似度主要应用距离的测试,常用的测量距离的方式有曼哈顿距离和余弦距离.已知二维空间两个点、,则其曼哈顿距离为,余弦相似度为,余弦距离:.
(1)若、,求、之间的余弦距离;
(2)已知,、,,若,,求、之间的曼哈顿距离.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利用题中定义可求得点、间的余弦距离;
(2)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可求出点、的坐标,结合题中定义可求得、之间的曼哈顿距离.
【小问1详解】
解:因为、,所以,
所以、间的余弦距离为.
【小问2详解】
解:因为,,
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则,
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之间的曼哈顿距离是.德阳中学校高2022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满分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5分,选错得0分.
1. 命题“”的否定是( )
A B.
C. D.
2. 设a,,则“”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是( )
A. B.
C. D.
4. 在如图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E为AD的中点,则( )
A. B.
C. D.
5. 水滴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II·黑暗森林》中提到的由三体文明使用强互作用力(SIM)材料所制成的宇宙探测器,因为其外形与水滴相似,所以被人类称为水滴.如图所示,水滴是由线段和圆的优弧围成,其中恰好与圆弧相切.若圆弧所在圆的半径为1,点到圆弧所在圆圆心的距离为2,则该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6. 函数的部分图象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7.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三个点,动点P满足,,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8. 2023年1月底,由马斯克、彼得泰尔等人创立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的名为“ChatGTP”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进入中国,迅速以其极高的智能化水平引起国内关注.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实现方法,它是以神经网络为出发点的,在神经网络优化中,指数衰减的学习率模型为,其中表示每一轮优化时使用的学习率,表示初始学习率,表示衰减系数,表示训练迭代轮数,表示衰减速度.已知某个指数衰减的学习率模型的初始学习率为,衰减速度为18,且当训练迭代轮数为18时,学习率衰减为,则学习率衰减到以下(不含)所需的训练迭代轮数至少为( )(参考数据:)
A. 72 B. 74 C. 76 D. 78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满分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 方向相反的两个非零向量一定共线
B. 单位向量都相等
C. 若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
D. “若是不共线的四点,且'“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0. 若向量满足,则( )
A. B. 与的夹角为
C. D. 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11.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将函数的图象( )得到.
A. 先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再向左平移个单位
B. 先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再向左平移个单位
C. 先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
D. 先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将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
12. 给出以下命题正确命题的选项为( )
A. 不等式在上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B. 函数的最大值为2
C. 定义运算:,则且,设,则的值域为
D. 函数,,恒有解,则a的范围是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计算:______.
14.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x)=______.
15. 已知函数,若实数满足,则最大值为__________.
16. 设函数,其中,若且图象的两条对称轴间的最近距离是.若是的三个内角,且,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集合,集合或,全集.
(1)若,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设两个非零向量,不共线.
(1)若,,,求证:,,三点共线;
(2)若与共线,求的值.
19.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为偶函数,且.
(1)求的解析式;
(2)判断并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在的单调性.
20. 设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2)若且,求的值.
21. 已知函数,其中a、b、.
(1)当时,求的值域;
(2)当,时,设,且关于直线对称,如果当时,方程恰有两个不等实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2. 人脸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视须或者图像,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识别信息,最终判别人脸对象的身份.在人脸识别中为了检测样本之间的相似度主要应用距离的测试,常用的测量距离的方式有曼哈顿距离和余弦距离.已知二维空间两个点、,则其曼哈顿距离为,余弦相似度为,余弦距离:.
(1)若、,求、之间的余弦距离;
(2)已知,、,,若,,求、之间的曼哈顿距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