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琥珀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23.3.24
核心素养目标 本单元以“自然、科技”为主题,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想象力,创造力。语文要素是“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结合阅读链接,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生动、有趣。 揣摩推测的方法,学习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大胆推测故事的详情。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产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关注科技发展,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结合阅读链接,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方法推测。
教法学法 双主体教学、大单元学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 新课 一、活动导入,词说过去、现在、未来。 延续学习单“模块二”的活动:和黑板上的词语打个招呼吧:多媒体、云技术、互联网、克隆、纳米技术、嫦娥一号、5G网络、新能源汽车。你在哪里听说过它们(在课文中,在电视上……) 这些词语不仅躺在课文中,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就如单元导语说的那样(齐读):蓝天、森林、大海,蕴藏着自然的奥秘。过去、现在、未来,诉说着科技的精彩,这节课,我们继续为穿越时空,探寻琥珀的秘密。 根据“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并结合书中词语,体会自然和科技,带来的变化。 贯穿大单元学习,在本单元“自然、科技”主题下,以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为启发,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讲 授 新 课 借助关键语句,梳理课文。 1.同学们,你还记得这块特殊的琥珀是什么样子吗? 预设: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2.多特别的琥珀,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借助文中的语句,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预设:很久很久,大约几万年前,一只小苍蝇被一只蜘蛛当作美餐,太阳火辣辣的,许多老树被晒得渗出了松脂。最可怕的事发生了。一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落在树干上。苍蝇和蜘蛛刚好被包在了里头。他们卯足了劲,挣扎了一番,终于一动不动了,最后形成了一个松脂球,两只小虫再也出不来了。几千年后,水漫到陆地上,把森林淹没了。只有那些松脂球生了下来,被淹没在泥沙里面。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结合阅读链接,体会推测的依据。 联系上下文,理解推测含义。 从刚才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几万年前发生的事,老师有一个发现,这个作者出生在1804年,现在哪年,减一减,距离现在多少年?200多年前的人,怎么知道几万年前的事?他瞎编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一个很重要的词,说明他不是瞎编的,是有依据的。(推测)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推测是什么意思?(根据已知的事情想象未知的事情。) 想一想什么是已知的,哪些又是未知的?(海边发现琥珀已知,故事是未知的推测的。) 2.结合琥珀物语,体会推测的依据。 现在,我们就成立4年21班勘测队,你们就是勘测队队员,根据资料来勘测琥珀形成的条件,把你的成果记录在勘测卡片上。 (有树脂,有沉积物的掩埋,要经过漫长的岁月,经过地下高温高压的持续作用。) 勘测员们,把你的成果贴在任务单中吧,现在我们就去到几万年前,实地去勘测、考查一下,这个故事合理吗? (请你先在书中做批注,然后再把你的成果带到团队中交流。) 预设: 琥珀的前身是树脂,所以作者推测出故事发生在松树林中。那里长着很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因为有松脂才会有琥珀,而且老师还了解到,百分之八十的琥珀是松树的树脂形成的,还有哪些地方提及了松树、松脂呢、 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琥珀是由一颗松脂球形成的,而松脂球的形成需要不断滴落。 因松脂需要高温,作者又进一步推测出这是一个高温的天气。(2段和6段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从你的朗读中,还不够热,谁能把炎热的感觉读出来。难怪会渗出松脂呢。我们全班来读一读。) 作者根据看到琥珀的样子,发现里面有两只虫子,仍旧好好的躺着。在人们的常理中,苍蝇和蜘蛛不该同时存在。据此作者推测出这可能是蜘蛛要去吃苍蝇,却被松脂包住了。 这块琥珀在海边捡到,所以作者推测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海边的森林。 树脂被掩埋才能形成琥珀,所以在第11段写到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多么合理的推测,男同学我们一起读一读,女同学再来读一读) 通过阅读琥珀物语的片段,我们知道松脂求要经历很多年才能成为琥珀。所以作者在第1段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几万年前,(还有表示时间漫长的词语吗?)10段到第12段写出这样表示时间漫长的词语。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你们小组一起读一读这几段吗?) 通过我们的科学考察,我们发现柏吉尔的推测很合理,作者就是依据琥珀形成的科学知识,以及我们看到的琥珀的样子,来推理想象几万年前的情形,这想象从真实中来,从科学中来,与真实相吻合,与科学相吻合。 3.借助词语,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 琥珀与我们阅读链接中琥珀物语表达上是有所区别的。你发现了吗?(借助故事,更生动有趣)。 你觉得琥珀形成过程中哪里写得生动有趣呢? 预设: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蝉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你能做一做动作这个吗?我们一起来做动作。) 我觉得最生动的是动作描写。苍蝇掸掸翅膀,这个掸,苍蝇的腿就像鸡毛掸子,轻轻的扫去尘土,动作轻盈可爱。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描写蜘蛛的动作更是有趣,他小心地滑动长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滑似悄无声息。表现出了蜘蛛问的美食的小心谨慎的态度。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我觉得环境描写写得好,因为写出了晌午热辣辣的太阳照射着整个树林,温度特别高,老松树才能渗出松脂,才能松脂掉落,裹入两只虫子,这是琥珀形成的重要条件,显得很生动。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文字多美好,让生灵有了故事,有了情节的波折,也有了无穷的回味。 4.发挥想象,大胆推测。 同学们,接下来请你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完善任务单上蜘蛛和苍蝇挣扎的样子,然后分享给同学们吧。 播放视频。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更加直观地感受琥珀的形成。看完这个视频,你有哪些感触? 四、爱上科学,探索自然。 从视频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刹那与永恒,这不就是本单元的主题——自然与科技中的自然吗,希望21班勘测队的成员们,继续保持对自然的热爱,未来继续探索自然的奥秘吧。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试着说一说。 现在,我们就成立4年21班勘测队,你们就是勘测队成员,咱们根据阅读链接,找到琥珀形成的条件,写在勘测卡片上。 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画出相关的语句,仔细体会,可以在空白处适当标注。 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琥珀形成过程中哪里写得生动有趣呢? 找出文中关键语句理解体会,同时学生也学到了生动的动词,形象的比喻,掌握了课文的描写方法。 基于原文,拓展想象,仿写练习。 由文及生活,感受自然的魅力。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生抓住阅读链接中琥珀的形成条件,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科学的推测。 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提炼词句,培养学生的概括、鉴赏能力。 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运用本课学习的推测方法、表达的方法,学以致用。
板书 内容 琥珀 一个夏日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 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蜘蛛扑向苍蝇 推测严谨 几十年 几百年 几千年 陆地下沉,海水淹没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