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3 19:1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
学 科 班 级 学生人数
教师姓名 时 间 2023.03.28
单 元 第五章 抛体运动 授课内容 第3节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学 背景 分析 课标要求: 2.2.1 通过实验,了解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2.2 通过实验,探究并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了解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2)掌握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并用平抛运动解答相关问题。 科学思维:(1)通过小游戏和观察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建模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分解平抛运动,学生加强“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 科学探究:(1)能理解现实或实验中的典型情景,并从中剥离提炼物理模型,分析物理现象。(2)能仿照实验教程,亲自动手进行平抛运动实验,分析实验误差,找到实验的正确结论。(3)能作出平抛运动的受力分析,能分解平抛运动,能通过分析,得出平抛运动水平以及竖直方向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能用实验得出结论,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逐步树立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2)通过平抛运动规律的实践应用,意识到物理规律在现实生活的重要作用,增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课标分析:本节是整章教学的第3节,是前一节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已知道可以从分运动的特点切人去认识曲线运动。本节以平抛运动为例,以实验方式展开探究,获得平抛运动特点。既为学生学习平抛运动规律作好铺垫,又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的理解。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等知识的运用,又是研究其他形式的抛体运动、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等内容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典型的科学探究课题,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为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并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教材作用: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等知识的运用,又是研究其他形式的抛体运动、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等内容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典型的科学探究课题,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已经比较熟悉;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也比较深刻;由于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并不陌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推理、实验和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 2.学习需求:通过实验应用曲线运动的处理办法,分析平抛运动的运动特点。 3.可能存在的挑战:对曲线运动的研究,由于综合性比较强,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实验能力可能面临挑战。
学习 目标 必备知识: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2、知道平抛运动的条件。 关键能力:3、能通过实验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和竖直方向运动的特点。 学科素养:4、体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探究平抛运动。
学习 重点 (1)平抛运动的规律。 (2)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先分解后合成等物理方法的渗透。
学习 难点 平抛运动的规律及探究。
教学 准备 套圈1个、可乐1瓶、频闪照片或录制视频及后期处理图片,山楂若干,多媒体ppt
教学 方法 教法:情景激学、引导、互动探究、实验演示、启发讲授、总结归纳 学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 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套圈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 一名学生上台进行套圈游戏展示,将铁圈向对面可乐抛出,要注意观察铁圈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 生活中类似的运动有很多,比如飞机扔下的炸弹、瀑布流下的水流、姚明投出的篮球、赛场上扔出的铅球、空中运动的足球。(图片展示) 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教师总结: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只受重力的作用、运动轨迹都为曲线,这样的运动我们称之为抛体运动。 如果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这样的运动是什么运动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铁圈运动轨迹是曲线。 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虽然为不同的现象,但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用物理语言描述为轨迹为曲线、初速度、受到重力的作用。 学生回答:平抛运动 学生齐读 通过小游戏、图片展示引出抛体运动的概念,进而引入平抛运动。 明确学习任务
一、平抛运动的定义及条件。 二、平抛运动的特点 2、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 3、知道平抛运动的条件。 4、平抛运动的解决办法 方案1 介绍方案2 介绍方案3 巩固提高 观看学生课前录制的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1.乒乓球在做什么运动? 2.谁来帮助我们准确地叙述一下平抛运动的定义? 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教师总结: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水平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再次观看慢放视频,对于平抛运动,我们如何具体研究呢? 教师总结:(1)通过频闪照相(或录制视频),获得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照片(如图所示);(2)以抛出点为原点(右边第一个小球)建立直角坐标系;(3)通过照片描出物体经过相等时间间隔T所到达的位置;(4)测量出经过T、2T、3T、…时间内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并填入表格;(5)分析数据得出小球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数据利用Excel绘制X-t图像 学生做一做 取两个形状、大小尽量相同的山楂A、B,将山楂B夹在拇指与弯曲的食指之间,山楂A放在中指上,使两山楂尽量处于同一高度,如图所示。用食指弹击放在中指上的山楂A,山楂A沿水平方向抛出,山楂B同时被释放,自由下落。它们是否会同时落地?动手做一做,看看与你的判断是否相同,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整理可得y= 从此看出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 播放演示视频 学生回答:平抛运动;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水平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运动轨迹为曲线、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只受重力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时间相同,计算水平竖直位移,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 小组合作,测出水平位移 得出水平分运动的特点:匀速直线运动。 X=v0t 学生小组合作 学生观察两个山楂同时落地,得出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y= 学生观看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学生练习 帮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 锻炼学生总结交流能力。 让学生理解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和物理建模的思想。 为探究平抛运动水平的特点有定量的分析。 进一步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特点有定性的分析。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板书 设计
综合性评价 本节课由游戏引入课题,利用优美的图片得到平抛的定义,并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得到平抛运动可以沿两个方向研究,然后利用视频照片定量的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着重的强调了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解决物理问题这一重要物理思想,整个过成中,并通过不断的设问与解决问题,引导同学探究物理知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课标基本落实,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参与度高。
作业 设计 课后习题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