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4 01:4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 B.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0μm
C.一只母鸡的质量为500kg D.小刚百米短跑成绩为7.62s
2.在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时,慧慧同学用新买的一款轻而薄的手机拍照,这款手机的质量最接近(  )
A.1千克 B.500克 C.150克 D.10克
3.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铜比1kg棉花质量大
B.将铁块从20℃加热到80℃,铁块的质量不变
C.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
D.将一个铁块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变小
4.小明是一名普通的八年级学生,下列对他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他的质量约为50kg B.他的身高约为160mm
C.他的正常体温约为39℃ D.他的100m测试成绩为10s
5.宇航服在地面上质量为120kg,飞船升空后宇航员感觉宇航服越来越轻,到达太空后宇航服的质量将(  )
A.大于120kg B.等于120kg C.小于120kg D.没有质量了
6.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和“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最大质量的两个航天器在太空“握手”。如图所示为空间站与地球的合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从太空拍摄到地球,说明地球是光源
B.“梦天实验舱”从地球到太空中质量不会变
C.完成对接后,“梦天实验舱”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D.拍摄合影用的照相机与眼睛的成像原理是不同的
7.天宫课堂第二课,航天员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太空奥秘。如下左图冰墩墩从他们前面飘过,将该冰墩墩从地球带上中国空间站,其质量(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物体被移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
B.1kg铁的质量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
D.将一铁块拉制成铁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9.苹果是非常好的水果,一个成熟饱满的苹果质量最接近(  )
A.2g B.20g C.200g D.2000g
10.如上右图所示,在使用托盘天平时,某实验小组无论怎样调平衡螺母,天平横梁总是左低右高,经小组思考讨论,他们往右托盘中放入了一颗0.1g小石子,终于把天平横梁调至水平平衡状态,接下来测量质量情景如图,则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该为(  )
A.62g B.62.1 g C.61.9g D.无法判断
二、填空与作图题
1.请你给下列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填符号)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
2.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
3.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球表面约 400 千米的高度,约 91 分钟绕地球一周,航天员带着质量为 100kg的实验设备从地面到达空间站,实验设备的质量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想要得到可靠的测量结果,就必须有公认的标准,这个标准叫做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质量的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是   。
5.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起飞过程中,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   (填“静止”或“运动”)。太空授课时,王亚平用的实验器材从地面被带到太空,它们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把质量为6kg的金属球从一楼搬到六楼,请在图中画出金属球质量随高度变化的图像。
三、实验探究题
新华中学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研究“物体的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实验过程如下:
(1)小航用小刀将橡皮泥削成正方形,测出其质量m1,然后再将正方形的橡皮泥削成三角形,测出其质量m2,发现m1不等于m2,小航由此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①实验中测得的两次质量的大小关系应是m1   m2(选填“大于”或“小于”)。
小航得出结论的做法正确吗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若你来做这个实验,你的操作是   。判断方法是   。
(2)小馨利用冰来探究物体质量与状态的关系,她将冰直接放在小烧杯中测出其总质量,接着等冰熔化成水后再测出总质量进行比较。
①实验过程中小馨发现冰在室温下熔化比较慢,若想加快冰的熔化,开始时可以把小烧杯放在装有一定量   (选填“热水”或“冷水”)的大烧杯中。
②在实验过程中考虑到水的蒸发等因素,实验时间应尽量  (选填“长”或“短”)些。
(3)两同学交流后得出: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改变而改变,说明质量是   
(选填“物体”或“物质”)的属性。
四、综合题
1.在“探究物体形状、物质状态对质量是否有影响”的活动中
(1)小红用天平测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多次把橡皮泥捏成其它形状后测出它的质量。这步操作是为了探究   对质量是否有影响。小花则用小刀把橡皮泥削切不同形状进行多次实验,你认为她   (能、不能)探究得出形状对质量有影响的结论,理由   。
(2)把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烧杯仍放在托盘上,在冰熔化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天平依然平衡,说明   。
2.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
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 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
一个静质量m0=1kg的物体,当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 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为: m1=1.000 000 000 0005kg、m2=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
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
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   ,而   会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两种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的规律是: 其中m是指动质量,m0是指静质量,c为3×108m/s.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v   c,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是常数.
(3)设m0=100kg,当它以2.4×108m/s的速度运动时,求其动质量,并分析结果,你可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
答案
一、1.B 2.C 3.B 4.A 5.B 6.B 7.B 8.D 9.C 10.A
二、1.cm;g;m/s 2.0;3×108;g 3.不变
4.单位;m;kg;s 5.运动;不变
6.解:如图所示:
三、(1)大于;不正确;为了控制质量不变,可以用手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并用天平测出其质量;若质量相等则质量与形状无关,若质量不相等则质量与形状有关。
(2)热水;短 (3)物体
四、1.(1)形状;不能;没有控制质量相同 (2)质量与状态无关
2.(1)静质量;动质量 (2)远小于
(3)当物体速度接近于光速时,动质量明显大于静质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