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音乐 年级 二 班级 时间
课题 《在祖国怀抱里》 节次 1
教学目标 (含学科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熟练地、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知识与技能:在学唱歌曲的同时注意休止符的演唱。 过程与方法:在演唱时用有弹性、跳跃、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演唱中享受合作的快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并用热情、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通过节奏训练和反复听赏,引入歌曲的学习。
教学难点 休止符、结束句、反复记号的正确演唱
关键点 休止、反复记号
易错易混点 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律动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 聆听、欣赏、学唱、练习
学情分析 两个学校的学生都非常认真,音准也不错,在演唱情绪方面还欠缺
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导入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生:56个 师:同学们非常棒!那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生:55个 师:答对了!那你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呢? 生:壮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都很广,老师接下来要来考考你们,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请孩子们说一说是哪个民族。 (课件出示图片) 生:苗族、苗族舞蹈、佤族、佤族舞蹈、撒尼族、撒尼族舞蹈、壮族、壮族舞蹈......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就跟祖国和民族相关,它的名字叫《在祖国怀抱里》 聆听歌曲,感受音乐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听一听,并思考问题:歌曲中出现了几个少数民族的名字? 生:4个 师:同学们都听的非常仔细,那它们分别师哪个民族呢? 生:苗族、佤族、壮族、撒尼族 朗读歌词 师:老师想把这四个民族的名字都加入到歌词里面演唱,你们知道怎么朗读吗?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朗读一下吧! “我把歌声送给你,阿佤的小兄弟;我把欢笑送给你,苗家的小姐妹。我把友谊送给你,撒尼的小兄弟;我把心愿告诉你,壮家的小姐妹。” 学唱歌曲 师:朗读了一遍是不是同学们都想唱一唱了?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聆听第一段 学唱第一段 聆听第二段 学唱第二段 师:同学们都演唱的非常好,同学们仔细看,老师标出的四个红色圈圈是什么意思呢? 生:0 师:谁知道“0”在音乐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师:“0”在歌曲中的意思就是—休止符 师:那么休止符应该怎么来演唱呢? 生:...... 师:休止符中有休止,所以遇到休止符我们要休息,不发声 师:我们把四个休止符准确的演唱出来吧!(放伴奏音乐,注意提醒孩子们前奏。) 师:刚才在识谱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老师最后标出的红色框框是什么意思吗?(出示红色框框) 生:...... 师:它叫反复跳跃记号(出示课件) 师:那么反复跳跃记号是什么意思呢?“反复跳跃记号: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但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这时就会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 师:同学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学唱第一段高潮部分。 学唱第二段高潮部分。 “江三木啰!”意思解读。 江:佤语中是公正、公平的意思。 三木:佤族人名。指排名第三的儿子。 落:佤语指一种蜘蛛。而在本故事当中指三木落父亲的名字叫落,三木落就是这个人的三儿子。 江三木啰:佤族人传说中的英雄,传说他是人类第一个懂得盖房子的人。在歌曲中是衬词,表示“欢乐”“高兴”。 完整演唱,注意“江三木啰!”要唱出欢乐、跳跃的情绪。 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 1-8小节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达出和少数民族小朋友亲切交流的感情。 9-10小节用连贯的声音来演唱,力度中强,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1-12小节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表达出欢快、幸福的情感。 13-16小节用跳跃的声音演唱,结束句要唱准,不要拖,表现出少年儿童活泼的性格特征。 用准确的感情和声音来演唱歌曲。(师播放伴奏音乐。) 小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民族里,民族之间相亲相爱,热爱祖国。在生活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次修改: 板书:撒尼、佤族 多次完整聆听 强调休止符 介绍反复跳跃记号 知识拓展 完整演唱 小结
教学后记
这次的上课班级是严坪小学的孩子们,是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复试班。孩子们热爱音乐,纪律很好,氛围很好。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也都回答正确,节奏感也不错,音准稍微欠缺,二年级的小朋友积极性不高,可能觉得太难了,节奏太快了,下次教学时注意。在情感、演唱方面,孩子们基本上能按照要求完整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