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物传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人物传记的概念,把握传记作品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明确阅读人物传记的重要性,掌握阅读传记的一 些方法,提升阅读传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人物传记的概念,把握传记作品的 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确阅读人物传记的重要性,掌握阅读 传记的一些方法,提升阅读传记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
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 ——梁启超
二、明确概念,了解分类
1.什么是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 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2.人物传记的分类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 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从表达方式看:大多数的传记以记叙为主;也有的传记,一 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 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三、文本引路,知晓特点
1.《老舍自传》传记作品赏析
2.《邓稼先》传记作品赏析
3.《伟大的悲剧》传记作品赏析
小结:从对以上几篇人物传记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首先,这些传记都是基于人物的真实经历来写的,但又各自 都富有很鲜明的艺术特色,这样的传记作品生动而富有感染 力,可读性很强。
4.总结归纳,熟记特征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 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 生活经历等,写作时不可虚构。
同时又具有文学性。传记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 在内,不能把人物扁平化、概念化。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 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写得生动富有可读性。
四、阅读导航,拓展提升
( 一) 阅读传记的方法
传主中心法:
1.传主是谁
2.传主的事迹
3.传主相关的人及作用
4.刻画传主的方法
5.传主的精神品质
重点句梳理法: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议论抒情句等 (二) 传记作品推荐
《居里夫人传》(艾芙·居里著)
《名人传》(罗曼·罗兰著)
《贝多芬传》(罗曼·罗兰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著)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斯蒂芬· 茨威格著)
五、结语
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前言里写道:“切勿过于怨叹, 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 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吧。 他们会安慰我们。”
我们读传记,就是在汲取伟人的智慧,激励人生的勇气! 与同学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