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中国国家战略发展举例(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3 中国国家战略发展举例(共5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3 21:5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必修二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1.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地理背景。
2.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例,说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3.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4.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
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新课导入
问题
材料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吗?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建设主体功能区
目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维护海洋权益
01
建设主题功能区
建设主体功能区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例如,有的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有的区域是提供工业品;有的区域是提供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等生态产品。
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建设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
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一般来说,在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建设主体功能区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我国山地多, 平原少,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开发的土地面积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
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建设主体功能区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区域开发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
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少且分布很不均匀。水资源短缺区域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如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建设主体功能区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示意图
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建设主体功能区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建设主体功能区
我国的主体功能区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这里的“开发”特指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建设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建设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如兰州一西宁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虽然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建设主体功能区
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所限制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所有的开发活动。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
建设主体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建设主体功能区
注① :暂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注② :禁止开发区域以自然或法定边界为基本单元,分布在其他类型主体功能区区域之中
我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
各类主体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很重要,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
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
建设主体功能区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目前各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公布。运用网络等手段,获取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及相关资料。
活动:了解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1. 找出各类主体功能区及分布。
2. 就某优化开发区域或重点开发区域,谈谈其经济开发的优势和潜力。
3. 就某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说明这里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的原因。
4. 综合上述活动的结果,谈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思考】
0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位置和范围
读图,归纳长江经济带的位置范围。
(1)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
云南、贵州11个省市;
(2)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具有
水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
(3)长江经济带连接北部沿海的环渤海经
济区及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经济区。
【思考题】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读图和课本材料,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思考题】
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长江经济带位置和范围示意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储备充足,种类丰富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长江经济带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还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区域内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密集,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还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同时这里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1、城市分布密集,大城市较多;
2、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3、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一轴: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格局: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
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在我国国土开发和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进人现代工业文明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以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已从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 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0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有人称海洋为“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仓”。
在陆地资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的今天,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
我国的海洋国情概况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我国的海洋国情主要包括
资料来源:星球研究所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还有可转化为动力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
我国的海洋国情主要包括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我国的海洋国情主要包括
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我国的海洋国情主要包括
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洋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要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04
维护海洋权益
维护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海洋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保障,也是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与合作的平台。
对海洋权益的争夺,从过去主要围绕军事目标、战略要地和海峡通道,发展到更广泛的海洋资源及其他相关经济利益。
维护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的概念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维护海洋权益
阅读课本和自学窗的内容,将下面的海洋区域与海洋权益连线。
课堂活动
领海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
勘探、开发、管理自然资源
公海
惩治防止犯罪
共同使用,和平目的
享有主权
勘探、开发海床、底土矿产资源
维护海洋权益
中国 海洋大国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大陆海岸线18000多km;
海岛11000余个;
岛岸线超过14000 km;
领海面积37万km2;
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km2 。
维护海洋权益
中国 南海诸岛
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维护海洋权益
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维护海洋权益
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因此,钓鱼岛既不是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维护海洋权益
中国海洋权益维护
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
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与周边国家也存在着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而且能够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05
随堂练习
C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1.2020年4月18日民政部发布公告,国务院于近日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三沙市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西沙区人民政府驻永兴岛。三沙市南沙区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沙区人民政府驻永暑礁。读图,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
A.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B.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D.开发南海资源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2019年7月11日上午,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近20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C.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B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3.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水产、滨海旅游等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
B.海洋污染较严重,海洋生态压力大
C.海洋开发利用总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
D.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
C
2019年7月11日上午,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三沙市是中国纬度最低的地级市,主要管辖西沙、中沙、南沙三个群岛中的200多个岛礁和沙滩及其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海南省三沙市最主要的职能是( )
A.海洋开发利用 B.海洋环境保护
C.海洋防灾减灾 D.维护海洋权益
D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三沙市是中国纬度最低的地级市,主要管辖西沙、中沙、南沙三个群岛中的200多个岛礁和沙滩及其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为促进海岛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 (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岩礁和低潮高地等)开发,首先要完善的设施有( )
①交通运输  ②能源供应设施
③淡水供应设施 ④机场建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槽
A
7.日本曾多次声称“钓鱼岛”是其领土,这说明(  )
①我国与世界其他海区一样,存在海区划界及岛屿归属的争议
②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③我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来保卫祖国
④世界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