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古诗三首
班级: 时间:XX年XX月
走进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走进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走进作者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
绝句
杜甫 〔唐代〕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曾几 〔宋代〕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认识生字
鸳
yuān
鸯
yāng
惠
huì
认识生字
崇
chóng
减
jiǎn
豚
tún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译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河山川是如此秀丽,春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泥土已经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中心思想
《绝句》
《绝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江山美丽,花草飘香,燕子翻飞,鸳鸯安睡的情景,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欢愉、闲适的心情。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上:指逆江而上。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心思想
《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三衢道中
曾几 〔宋代〕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色,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 趣。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中心思想
《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下课啦
班级: 时间:XX年XX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