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戏》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综述】
内容简介:
《游戏》选自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从生活出发,围绕音乐游戏这一主题,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知识。内容涵盖了四首音乐作品,包含一首匈牙利儿童歌曲《火车开了》、一首中国儿童歌曲《拍皮球》、一首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所作管弦乐《火车波尔卡》和一首中国作曲家丁善德所作钢琴曲《跳绳》。
作品联系:
本单元围绕“游戏”这一主题,将儿童日常生活中喜欢的游戏融入进音乐之中,边做游戏边学音乐,将“玩游戏,学音乐”贯穿至整个单元。从风格上看,作品都呈现出活泼欢乐的特点,风格一致且节奏感强,适合低年级孩子欣赏演唱。从音乐要素上看,作品节拍规整主要都为,且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难度适中,便于统一教学。
教学价值:
从本体特征上看,本单元包含四首不同形式的游戏主题歌曲,通过欣赏歌唱来体会游戏时欢乐愉快的情感,在学唱游玩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此外单元整体风格轻快活泼,符合低年段儿童活泼好动的特征,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从大单元概念的角度来看,本单元对之前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学习进行了巩固和运用,初次加入分声部的节奏念白,也为之后多声部合唱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单元学习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评价工具
能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完成三声部节奏念白模仿相应的声音,能自行模仿生活中不同声音,能正确感知音乐表达的内用,体会玩游戏学音乐的乐趣。 专注聆听音乐,感知作品不同的段落(三段式ABA),对不同段落做出不同的反应。(欣赏) 课堂观察诊断式评价 1.感知正确,能区分出不同段落发生改变的要素。2.能形成评价语言,并进行表达。 叙述性评价
参与演唱音乐演唱,有兴趣进行表演律动。(表现) 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1.用正确的情绪特点演唱音乐。2.能积极参与演唱并用动作进行表示。3.能对音乐进行速度、力度的处理。 叙述性评价课堂评价
对选择声音进行不同声部节奏的模仿创作(创造) 形成性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1.声部之间相互配合,各个声部速度、力度的和谐。2.积极的参与和表现。 课堂评价
联系生活中声音,进行节奏的模仿(联系) 教师评价自我评价 1.善于发现自然界的声音。2.模仿节奏的准确与完整。 叙述性评价
三、【单元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 感知“游戏”为题材的作品,通过聆听歌唱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活泼特点,在游戏中体会音乐的乐趣,提升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音乐美的能力。
艺术表现: 在学唱聆听的过程中,能用自然的声音、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并用相应的律动动作对作品进行表达。通过体验游戏,提高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热爱音乐的态度。
创意实践: 能根据生活中的声音片段,进行不同的节奏模仿,并完成双声部、三声部的合作配合,再配合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思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文化理解:在体会充满乐趣的游戏中,感受童真童趣,增强学生对童趣的认同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呵护童真、滋养童心。
四、【单元教学安排】
《游戏》 课时一:唱游《火车开啦》+欣赏《火车波尔卡》 要点一:分声部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保证火车每个部位声音出现在相应位置,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火车开啦》)
要点二: 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火车开啦》)
要点三:用合适的速度、力度处理火车开动的路线。(《火车开啦》)
要点四:区分作品各个段落帮助小火车顺利到达每个站点。(火车波尔卡》)
课时二:唱游《拍皮球》+欣赏《跳绳》 要点一: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拍皮球》。
要点二:注意空拍的位置演唱的准确性。(《拍皮球》)
要点三:用合适的节奏模仿自然界中的声音。(《拍皮球》)
要点四:正确感知作品的速度变化。(《跳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