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元日》 ( 教案+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元日》 ( 教案+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4 22:41:09

内容文字预览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屠、苏”2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符”。
2.学习《元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查阅资料、想象画面等方式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并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4.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注释、查阅资料、想象画面等方式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并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2.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其他古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奠定基础
1.图片导入。师出示图片,生猜这是哪个传统节日。
2.过渡:这一时一物都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印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元日》,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1)理解“元日”;你们知道元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拓展理解“元”。“元”就是开始、第一的意思,古代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的人就叫做“状元”,军队里领兵打仗、神勇第一的头领就是“元帅”,农历正月的第一天,就是我们的春节——“元日”。
5.知作者,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春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老师想问问,你们春节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呢?大诗人王安石笔下的春节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读通古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3)读出节奏,男生读、女生读。
(三)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1.找出习俗。同学们,这首诗是描写春节的,诗中都写了过春节的哪些习俗呢?快读读诗歌吧!
①理解“爆竹”,学生汇报。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查阅资料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春节的热闹。
②查字典理解“除”,并尝试描述整句画面。
③师引读:炮声隆隆,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所以作者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喝屠苏酒①初步想象。同学们,屠苏酒是什么滋味呀?你们知道吗?
②师播放屠苏酒的视频。
③引导想象:大年初一,春风和煦,酒香四溢,饭菜飘香的大圆桌上都有谁?是啊,这么多人的人,他们举起屠苏酒,都会说些什么呢?和你的同桌聊一聊吧!
A.孩子们举起酒杯,乐呵呵地对长辈说:“ 。”
B.老人端着屠苏酒,笑眯眯地对孩子说:“ 。”
C.大人们碰着酒杯,笑哈哈地说:“ 。”
④生反馈汇报。
师过渡:喝完屠苏酒,心里有什么感受?是啊,喝下去的不仅仅是暖暖的屠苏酒,还有新年的祝福,新春的美好!
⑤感悟后再配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再读。难怪王安石说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①借助注释理解“换桃符”。
换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同学们,“符”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符,信也。代表事物的标记和记号。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辟邪祈福,过年的时候,我们在大门上挂上一个用桃木做成的“符”,代表这什么呢?
看来我们过年真是少不了这样一个祈福辟邪的“符”!(出示田字格的符)②学写“符”字。
A. 师生交流书写要点;
B. 师范写;
C. 生练习书写;
D. 同桌互评。
③理解“千门万户曈曈日”。
A.读诗句,想象画面。
B.引导生充分发挥想象,让整个画面更加丰富。
C.创设情景读
新年伊始,朝阳初升,勤劳的人们忙碌着……
阳光普照,桃符新换,团圆的人们嬉笑着……
朗朗乾坤,岁岁皆安,幸福的人们期待着……
过渡:孩子们,这不仅仅是人们的期待,也是王安石的期待啊,你瞧,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这些简单又温暖的场景,也是他的毕生所求。所以,他才将这份期待融入到了这首《元日》当中。
⑤同桌交流:
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用自己的话说说王安石的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节日场景?
多么生动的画面,多么难忘的节日啊!谁能再来说一说。
(四)了解背景,体悟诗情
1.补充资料。
2.这首诗除了喜悦,还想表达什么呢?
是啊,就是家家户户,他希望每一家都能在这平凡的节日里,平平安安,热热闹闹,团团圆圆。
3.配乐朗读:读出喜悦,读出诗人的美好愿望。
九、拓展诗句,作业布置。
1.同学们,如果你也被王安石的这份理想和抱负所感动,课后请你再背背这首诗。
2.拓展诗句。其实还有很多古诗都展现了传统节日的风采,比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1)生自读诗句,并用本节学过的方法尝试想象画面,猜一猜这是什么节
日。
(2)带着感受再读诗句。
总结:相信大家一定惊叹于我们中华传统节日的博大精深,下去继续搜集并整理描写传统习俗的古诗,尝试用课上学的方法去理解它们,为我们的综合性学习做准备,同时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追寻中华民族的根。(共20张PPT)
古诗三首(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同学们,下面的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元日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百姓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主要作品:《泊船瓜洲》《梅花》等。
初读诗歌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我会认


屠刀
流苏


我会写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自由读古诗,注意分清节奏。
再读古诗,说一说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些活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诗意: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开怀畅饮屠苏酒。
除:写出了辞旧迎新。
暖:写出了春暖、酒暖、心暖。
解读诗歌
屠苏草泡的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大大小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此酒可以避瘟疫。屠苏草大年初一全家欢聚,迎着和煦的春风,喝着屠苏酒,人们会说什么?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人们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曈曈:写出了光明与希望。
新、旧:写出了迎接新生活的欣喜。
解读诗歌
“新桃换旧符”写出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除旧迎新的意思。“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的意思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如何理解“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含义?
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在一些叫法有所不同。古时:鞭炮元日爆竹春节不同现在:春联桃符新的一年到来了,人们贴桃符、燃鞭炮庆祝欢呼。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对来年的美好祈盼中,诗人见此情景,有感而发,渴望除旧革新,将新政改革带来的温暖送入千家万户。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看图背诗
拓展延伸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读诗句,猜传统节日
课后作业
1.画一画诗中描写的景象。
2.写一写春节的趣事。
畅所欲言
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过春节时有没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