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4 14: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延安》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3学习诗歌朗诵技巧,读出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信天游”民歌形式,体会艺术特色,把握诗歌内容结构。
难点:
学习诗歌朗诵技巧,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用一首陕北民歌入题,让同学们体会陕北民歌的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回延安》的讲授。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登时:dēng shí民间用语,形容事物的发展迅速,马上,当时,立刻,
糜子,[méi zǐ],原名:稷、黍,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
油馍 [yóu mó]在皖北亳州地区,油馍与油条基本同概念。
脑畔 [ nǎo pàn ] 方言。指窑洞顶上。
眼眶 [ yǎn kuàng ] 眼皮的边缘所构成的框儿,眼睛周围的部位。
2.走近作者
贺敬之,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峰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3.创作背景及特色筒介
诗人说:“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一个节回。我就用倍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4.学生思考: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能否用三个字的短语将内容表达出来:
明确: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 →看延安一颂延安
5.朗读诗歌
指定学生朗读全诗,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其他学生点评)
6.小组合作:全诗中洋溢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他抒发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学生交流后回答。
师明确: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发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
让我们齐读全诗,再次体会诗人为情感,读出怀念与热爱。
四、布置作业
1.读读写写的字词拼音写到作业本上。
2.査找有关信天游的资料,选取摘抄一两个优美的信天游游歌谣。
五、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一颂延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赏析诗歌,学习本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2.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难点
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我们留了一个作业,搜集优秀的倍天游歌词,下面我们来交换作业,共同欣赏。
学生交流:
“十冬腊月数九天,光脊背背着实可怜”/“西北风顶住个上水船,破衣烂衫我跑河滩。”/“石狮子张口不说话,想哥哥想得直哭下。”“只要和妹妹搭对对,铡刀断头也不后悔。”“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红旗一层天下都红遍。”“哥哥杀敌妹宣传,裤腿绾在大腿弯。”……
老师归纳:
这些铭心刻骨的描绘和倾诉,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图景。总之,倍天游的歌词大胆泼辣,直接生动地表现生活,这一点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二、赏析诗歌
(一)齐读诗歌,思考回顾: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老师明确:全诗以诗人高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二)小组合作,解读探究
1、诗的第一小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作者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
明确:
作者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反衬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一开头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展示出作者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
2.体会作者在第一节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明确:
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
3.分析诗歌第二节的比喻修辞运用的与众不同之处。
明确:
“亲山亲水有亲人”犹如看到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一个“亲”字,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而“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更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诗句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
4、分析诗歌第三节是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动人情景的?
明确:
首先,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的情景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生起地上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
5、此诗歌第四节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
明确: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此外还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表达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6、这首诗歌第五节诗人除了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
明确:
这一节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呼应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愿望: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
7、这首诗叠字的运用很有特点,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有表情态和表颜色的,请从诗中找出十几个叠字词语,按上述类别加以分类。
明确:
表事物的:树根根、羊羔羔等。
表数量的: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辈辈。
表情态的:紧紧儿、飘飘、团团、高高地、滚滚。
表颜色的:白生生。
(学生探究,老师明确归纳)
三、概括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
明确: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问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
1.夸张手法的运用
2.富于变化方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①比兴关系;(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②并列关系,(“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一排排……)③顺系关系(“老爷爷进门……可真见亲人")
3.动词运用的很有特色。(如“抓”“贴”“搂”“扑”等)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练习册上的习题。
2、背诵全诗。
六、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写作特色:
“信天游”形式
夸张手法的恰当运用
富于变化的句与句关系
注重炼字(动词)